当前“安全”已和创新、智能一样,成为汽车产品的关键词之一。各大车企也越来越注重旗下车型的安全性,一些售价较高的高端车型更是将“安全”列为主要卖点。然而,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来了:汽车是不是越贵越安全呢?

用了半年时间,懂车帝选取了当前市场主流热销、关注度高的30款60辆热门车,上到160万元的豪华车,下到5万元级的入门车型,对其进行了64公里/小时40%重叠正面碰撞、80公里/小时70%重叠追尾碰撞和56公里/小时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等3个项目共计90次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懂车帝

测试结果显示,并非价格越高车辆越安全。在测试车型中,30万~50万元价位车型取得G(优秀)和A级(可接受)评价占比最高,甚至优于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比如,在56公里/小时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测试中,绝大部分车型安全保障有所欠缺,即使豪华车也不例外。

“高价位的车辆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安全配置,比如会配置多个气囊、高级别的车身稳定系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情况下车辆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一位车辆技术研发工程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车辆安全更多取决于车企的技术水平。

懂车帝在此次测试中也发现,影响车辆碰撞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车身用料和安全结构设计。比如,沃尔沃汽车将侧面碰撞保护系统(SIPS)与侧面安全气囊的结合,能够显著降低侧面碰撞时乘客胸部受到的严重伤害,其降低幅度高达50%以上。

虽然汽车并非价格越高车辆越安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汽车安全性高低的一个参考指标。从懂车帝此次测试的结果来看,10万元以下车型总体碰撞结果一般,因为10万元以下的车型,气囊、气帘、安全带预装紧,这些配置普遍都很难配齐全,车身结构钢材强度也会受制于成本。

相较国外品牌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车型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缺乏成熟的制造体系和坚实的市场基础,曾一度被扣上“低质低价”的帽子,但如今这一标签正在被撕下。

从此次懂车帝的测试结果来看,中国汽车安全性进步明显。尤其是在正面和追尾碰撞中,多个国产品牌在车身结构、乘员保护、紧急救援等方面排名靠前,并且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均未出现起火现象。

另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J.D.Power发布的2024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成果,近三年,自主品牌在驾驶辅助类别的质量趋于稳定,对比主流国际品牌以及豪华品牌的领先优势也较为明显。

随着市占率的上升,自主品牌加大了在产品安全性方面的研发。比如,近期中国一汽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车辆碰撞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的专利。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高效的碰撞预警,确保驾驶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获得信息,从而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大部分车型均会搭载自动紧急刹车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等主动安全配置,以及侧气囊和侧气帘等被动安全配置。

不过,即便是车辆主、被动安全配置得再高,也需要驾驶者在驾驶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把控车速和安全距离,系好安全带的同时,尤其和大卡车保持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