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文汇报》推出
“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特刊
以杨浦区作为特刊封面
同时,“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特刊刊登杨浦跨版《牢记嘱托,再启征程 奋力书写“人民城市新实践 创新发展再出发 振作杨浦‘一股劲’”三篇大文章》,报道五年来杨浦区始终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坚持最高标准、对标最好水平,以丰硕的标志性成果、首创性案例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鲜活经验和生动样板。
一起来阅读全文!
牢记嘱托,再启征程
奋力书写“人民城市新实践 创新发展再出发 振作杨浦‘一股劲’”三篇大文章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杨浦滨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理念,赋予杨浦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的光荣使命。杨浦区始终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将人民城市建设作为全区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战略机遇,将人民城市理念作为区“十四五”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提出加快建设高标准人民城市实践区、高能级科技创新引领区、高水平社会治理先行区、高品质生态生活融合区的“四高城区”的目标。
为全面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杨浦区近期启动“人民城市五周年‘四百’走访到一线”暨“一线工作法”集中行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以民声定民生、让“民意”变“满意”,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汇聚起共建人民城市的强大合力。
5年来,杨浦区始终坚持最高标准、对标最好水平,以丰硕的标志性成果、首创性案例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鲜活经验和生动样板。
生活秀岸,“烟火”“诗意”同在
在由百年火电厂净水池改造而成的零碳咖啡馆里小坐片刻,到明华糖仓变身而来的公共空间看一场关于未来科技的展览,江风拂过,江岸上守望多年的钢铁家伙都变得温柔起来,曾经“生人勿近”的工业建筑,焕新后承载起更多元的现代功能。作为杨浦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区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区域,杨浦滨江经过5年的接续开发建设,如今被提起,“生活秀带”总是第一个出现的关联词。5年来,杨浦滨江已然是人们熟知并喜爱的生活场域。
关注全人群需求,滨江空间持续升级
杨浦区位于上海东北角,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同时拥有最长的黄浦江岸线。5年来,杨浦滨江把“以人的使用为核心”作为公共空间贯通和综合环境提升的指导原则,奋力创建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
杨浦滨江岸线全长15.5公里。2019年9月,杨浦滨江实现了南段滨江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的全面开放。5年来,滨江空间同时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市级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世界会客厅”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空间无障碍创新示范区、“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低碳示范区的创建,打造集博览秀带、景观体验带和活力交织带的城市公共空间样板。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
如滨江建设者所说,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建设提升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实现开放的滨江南段仍在开展综合环境精细化提升,5.5公里内陆续增加滨江艺术空间、滨江活动空间、滨江栈道、步道、休憩木椅、木制坡道、观景平台等景观构筑物,功能也不断优化提升。中北段10公里的滨水岸线则有序实施公共空间贯通。通过推进2020—2022年和2023—2025年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杨浦区正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世界级滨水区”。
以人民为中心,是杨浦滨江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杨浦滨江岸线有10个党群驿站,平均每700米就有一处,提供各类便民设施,形成了珠链式分布、功能化服务的阵地体系。为了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都能亲临滨江公共空间,无差别感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变化、得到优质体验,杨浦区先行先试在杨浦滨江打造“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创新区,实现各类人群通行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从饮水机的高度到厕所的空间大小,每一毫米的较真,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杨浦滨江的感受度。2022年9月发布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是上海市关于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的首部导则,入选“全国5类50项无障碍环境建设精品案例”。
完成蝶变的杨浦滨江也成为孩子们探访自然野趣之地,滨江岸线建成21.6万平方米公共绿地,有记录到鸟类44种,昆虫380余种,生态多样性显现勃勃生机。考虑到儿童的需求,滨江公共空间从“一米高度看城市”,着力打造包容性、开放性、国际性的全球儿童友好会客厅,以工业线、生态线、技能线3条主线构筑杨浦滨江儿童友好地图,打造集交通安全、环境生态、儿童参与、科普技能、体能拓展、文化艺术等功能为一体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原有的明华糖厂水杉林地,种植蜜源植物,打造蝴蝶花园作为儿童自然教育及科普体验基地。“小小规划师”“童心点亮滨江之美”等项目,则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探知欲。滨江景观提升工程,也从儿童视角出发,对户外灯光、绿植、道路、饮水、指引等设施进行了综合改造。
全龄友好的杨浦滨江亲水岸线正在成形。与此同时,杨浦滨江重点推进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市民中心、秀带广场等“五个一”人民城市特色载体建设。未来,这些特色载体共同组成滨江党建联盟平台和人民城市理念教育培训基地,结合“微旅行”党史学习教育党课路线,形成一系列有特色、有品牌、有亮点的滨江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实践成果展示。
尊重善待老建筑,焕发百年滨江底蕴
历经3年创建,今年1月,上海杨浦生活秀带被正式授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称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百年工业为杨浦区留下了“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的城市肌理。15.6平方公里的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内,涵盖了杨浦区六成以上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点43处,优秀历史建筑19处,这些老建筑犹如留在时光里的老人,诉说着杨浦区的过往。
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杨浦区坚持“向史而新、还江于民”的理念,以“全方面摸底、全要素保护、全方位赋能、全周期管理、全民性参与”的工作方法,推动工业遗产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一方面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实施有限介入、最小程度干预、精准化保护,确保工业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另一方面综合工业遗产现状、价值、环境等因素,推动工业遗产与周围环境风貌、城市有机更新、区域功能定位等融为一体,打造生活新空间、产业新载体、生态新格局等发展趋势,构建面向人民、服务发展、充满活力的新型滨水空间。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从污染严重、闲人免入的电厂滨江区域转变为生态共生、艺术共享的亲水公共岸线,并成功入选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名单。上海船厂旧址变身文化商业综合体和未来的古船博物馆;有着百年历史的永安栈房旧址西楼修缮成为全球首家世界技能博物馆;原上海茶厂厂房化身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4A级旅游景区“笔墨宫坊”;毛麻仓库、明华糖仓等经修缮后成为人们体验艺术的新空间,已开办了数十场艺术展览,每天清晨都有市民在附近散步。通过对工业遗存进行合理的保护利用,杨浦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体验度和感受度。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
在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基础上,杨浦区积极引入高校等第三方资源,借力高校专业优势,深入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更好把上海百年工业、杨浦工业城区演进发展的历史进程放在全球视野中,延续城区风貌、传承城区文脉,弘扬“百年工业”文明。
今年7月,《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深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杨浦区开始了对文物保护利用的新一轮探索,将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基础,构建精准保护标准化体系,以提升“1+N”政策体系效能为牵引,构建文物高水平活化利用体系,以建设文物主题游径为载体,构建“生活秀带”活力开放体系,充分发挥文物赋能美好生活的重要作用。
“文商旅体娱”联动,让滨江活力充盈
光影、美食、盛会……不久前,嗨皮一“夏”——上海·秀带滨江德国啤酒节将杨浦滨江浸润在浓郁的巴伐利亚风情当中,同一个地点,2024年“且听江潮乐”首场音乐会用民乐又将人们拉回到传统文化的意蕴悠长里……抖落一身锈迹,杨浦滨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空间载体“就位”后,杨浦区进一步为其注入生动内容。立足沿江开放空间,重磅赛事、国际大展、城市空间艺术季、全球品牌发布会等高品质活动纷至沓来。滨江先后举办杨浦非遗节、“且听江潮乐”、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睦邻文化节、“百姓艺苑”原创文艺展演、“秀岸生活节”、人人市集等特色水岸节庆品牌活动。其中,“且听江潮乐”杨浦艺趣文化生活节秋·音系列活动,通过小而精的定期音乐快闪演出,为在滨江漫步的市民带来惬意享受。2023年活动首次开展,便在线下吸引了近6200名市民热情参与,线上观看达206.8万人次。
此外,杨浦区在滨江开设“人民·秀带”直播间,举行“百BU穿YANG”杨浦48小时新发现城市微旅行,杨浦“海派城市考古”拍摄作品征集大赛,引导市民游客打卡浦江之畔。值得一提的是,“在杨浦滨江,感受人民城市暖意”当选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6条2024年度精选推荐CityWalk路线之一。
盘活工业遗产资源也为产业导入提供大量各具特色的总部办公空间载体,为滨江发展注入新动能。众多国内外龙头企业如美团、哔哩哔哩、字节跳动等将总部大楼入驻杨浦滨江,投资总额超千亿元。杨浦区还通过举办杨浦滨江全球推介大会、杨浦滨江世界未来水岸峰会、上海杨浦“创业之星”大赛、“3060”双碳产业发展论坛等重大活动,奋力将杨浦滨江打造成人民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标杆区、创新经济投资“首选地”。预计到2026年,杨浦滨江南段将有270万立方米商办体量投入使用,约27万创新创业人才将汇聚于此。
从前“闻江不见江”,如今潮平两岸阔。对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杨浦滨江的“蝶变”仍在继续。
人民建议征集,促成“人”与“城”相互成就
“能不能为区内年轻群体提供更多像租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杨浦、留在杨浦、扎根杨浦。”企业代表说。
“如果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场景能更多运用本土高校的原创技术,则能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园管理人员说。
“希望228的公共区域增加固定坐凳”“希望周围配套再齐全些”曾经生活在228街坊的居民说……
不久前,杨浦滨江举行了一场以“人民城市·我的城市”为题的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来自各科创企业、高校园区、新就业群体的代表以及居民群众,结合各自就业经历、生活体验,对营商环境建设、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展望人民城市建设的美好未来。
更新后的228街坊
事实上,杨浦滨江的开发建设过程,正是人民群众“金点子”转化为撬动城市发展“金钥匙”的生动注释。上海关于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的首部导则——《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中就融入了来自残疾人群体的多条建议,如今这些建议已落地杨浦滨江岸线,让这里的设施、布局更添人性化。
为了用好人民建议这把“金钥匙”,杨浦以杨浦滨江人民城市规划展示馆为中心,将临江而建的10个党群服务驿站全部植入人民建议征集功能,以点串线,串联成了“1个实践中心+4个特色站点+6个基础站点”的上海人民建议征集杨浦滨江示范带,编织出一张畅通便捷、多元互动的“民心网”并逐步辐射全区。征集网络建成后,民意表达渠道越发畅通。在杨浦滨江,一大批建议转化为空间开发和功能建设成果,象征“船承”的垃圾桶、寓意“成长”的接水点、一路“有爱”的无障碍设施,满足了各类人群的需要。如今,杨浦滨江随处可见红色征集邮筒、建议征集二维码,人们可以随时提交关于城市发展建设的建议,让生活的城市离理想之城更近一步。
依托杨浦滨江示范带的成功实践,杨浦区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向更广区域推广,并把杨浦区开创的“一线工作法”深度运用于人民建议征集当中,形成了“声音在一线倾听,建议在一线协商,成果在一线运用”的工作机制,推动征集网络全覆盖,征集范围全方位,征集过程全链条,让更多群众因此受益。
为了把人民建议的触角延伸到老百姓家门口,杨浦区系统性运作“征集员小屋”,开展各类民生专题活动,通过专业征集员倾听社区群众的心声,孵化居民群众最真实的想法,也使政策规定与政府工作开展更符合群众期待、更契合群众需求;同时,定期组织题材丰富、生动有趣的人民建议征集直播间活动,与网友在线互动,让越来越多90后、00后加入人民建议征集中,为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带来年轻的视角与活力。
慧从民来、惠及民生。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启动城市更新后,通过人民建议征集,这片工人新村成为聚合多功能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样板;年久失修、厨卫多户合用的凤南一村在拆除重建过程中,倾听居民意见建议,形成居民普遍满意的方案;新江湾城的河道,在“民声”中升级成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水上运动中心,此外还有“上门办”专员队伍、解决复兴岛居民买菜难题的“复兴小集”、首个雷锋志愿服务亭、限时步行街……一个个冒着烟火气的“金点子”在杨浦区落地有声,“人”与“城”依托人民建议征集相互成就。
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在这里有了具象
周末上午9点,工农四村175号的独栋小楼里人气满满。一楼,阿姨爷叔熟练地在适老化健身器材上健身,残障人士在社区健康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康复锻炼;楼上,年轻人跑步、撸铁,“挥汗如雨”,小朋友们在游乐区域嬉戏玩耍……
这里是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也是全市首家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市民健康促进中心。如今它已升级成为多部门协同合作、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4.0版。唐伯伯一直到这里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锻炼,通过3个月的个性化训练,困扰他多年的高血压大大改善,肺活量也显著提升。身体状况向好的转变令他欣喜不已。不只唐伯伯,在中心锻炼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都得到显著改善,52%的人肌力得到提升,39%的人精神状态好转,24%的人心肺功能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显著下降。此外还有近70%中青年增肌减肥效果显著。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运动干预门诊
建设多姿多彩、其乐融融的美丽家园,是殷行街道多年来的遵循。不断完善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也是杨浦区一直以来的坚持。
放眼杨浦全区,5年来,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已经落实在区域发展的每一步。
按下加速键,实现安居梦
安居是人民群众幸福的基点。2019年起,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承载了几代人夙愿的杨浦旧改驶入“快车道”,连续三年完成征收户数均超过1万户。2021年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022年完成了剩余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023年,启动旧改收尾攻坚,加速推进存量基地旧改收尾,全年收尾15个基地。5年间,杨浦区共拆除旧住房90.69万平方米,收尾43个基地,受益居民3.92万户。
随着市委、市政府打响“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杨浦区继续锚定不成套房屋民生最短板,加速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全力打造杨浦幸福宜居新样板。2023年,凤南一村项目创下《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生效后全市最大规模、最快速度实现征询、签约、搬迁3个100%的新纪录。今年9月24日,杨浦区最后一片小梁薄板房屋——黄兴路1039弄1—9、12—27号旧住房更新项目完成100%签约。就此杨浦区正式告别“小梁薄板”,比全市要求提前三年完成改造任务。
从30年攻克“天下第一难”的旧区改造到两年补齐“居住最短板”的小梁薄板房屋改造,杨浦区不断刷新城市更新“加速度”,一批又一批居民搬出了逼仄、卫生条件差的旧屋,圆了安居梦。
街坊内草坪前来休闲的居民络绎不绝、特色小店一座难求、网红睦邻小厨“熊猫饭堂”物美价廉,满足了周边老年人吃饱吃好的愿望……经历过城市更新的长白228街坊如今成了上海工人新村住宅历史风貌叠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标杆街区。以居民的需求为指引,228街坊布局了从社区商业、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覆盖全人群、全功能的功能设施,同步升级建设群众需求呼声高的便民点位。老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在这里有了生动具象。
全人群“友好”,绘就城市温暖底色
家住杨浦区控江路街道的陈阿姨每天的日程表很满:上午9点,订购的“家庭照护床位”服务上门了。服务人员为陈阿姨打扫卫生、准备午饭、康复按摩,还能陪伴聊天;下午2点,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上一堂公益美术课;傍晚6点,社区里的文艺晚会开始了,约上朋友在音乐声中享受美好时光……杨浦区正着力打造“幸福养老”服务品牌,聚焦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联合各街道构建“1+1+N——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动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实现辖区内老年人老有颐养,杨浦区全面实施“暖‘杨’惠老”四大项目,并会同长白、延吉及新江湾城三个街道率先开展“幸福养老——颐养社区”试点,从惠生活、惠助餐、惠服务、惠能力4个方面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提供助力。
不只老年“友好”,杨浦区正打造面向全人群的友好城区环境。在殷行街道的骑手友好社区,骑手从小区任一扇门进入都能看见清晰的楼栋路线图、累了乏了可以到小区开设的驿站休息。驿站提供热水与手机充电服务。骑手可随时使用卫生间,工作期间有需要还能将孩子托管在“袋鼠宝贝之家”。定海路街道则携手学校开展“童治理”儿童参与式社区规划实践坊项目,把“儿童视角”引入社区治理,不仅让孩子对所在社区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还通过“小手牵大手”链接更多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实现更广范围的共建共治共享。而在五角场街道的国定支路睦邻街区,家门口就能听上一堂“大师课”,原本闲置的菜场大棚被改建成“人人讲堂”。讲堂定期开办文化、健康养生等类型讲座,开展非遗传承、新书发布、人文行走等活动,引入高校资源开设青少年晚托班等,满足周边居民、高校师生和大创智白领的文化生活需求,也成为了社区居民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
衣食住行,如今人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在杨浦区一一落地。
来源:上海杨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