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芦苇的秤

叶如瑄

小麻雀喜欢

落在芦苇的秤上

称一称自己

是胖麻雀

还是瘦麻雀

02

付以修

花有故事

虽然不能告诉我

但是

蝴蝶告诉了我

03

支票

刘颢邦

明天,一定给你买

过几天,等忙完咱就去

妈妈开出的支票

存着我遥遥无期的心愿

04

树说

安重藩

风说:

你是我播的种子,

你就要听我的!

树说:

我长在我自己的根上,

你别老来惹我。

妈妈说:

你是我肚子里长出来的,

你要听我的!

我说:

我长在我自己的身体里,

你别总是管我。

05

读《夏洛的网》

朵朵

我不喜欢《夏洛的网》的结局

因为最后小蜘蛛夏洛死了

它太可怜

只陪伴了我一本书的时间

但我能让它重生

就是再看一遍这本书

但我知道它终究会死去

我还是把书翻到它最幸福的那一页

希望它永远不死

可风会在我不经意的时候

把书吹到最后一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语言,走近诗教

黑女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的一篇小说作品,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小弗朗士迟到了,他发现这天一切都不同。师生和坐在教室后面的镇公所的人都异常严肃,老师也没有批评他,反而温和地让他坐下。文章中有这么一段:

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的确如此,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是世界几个古国唯一没有中断的,虽然异族入侵,但他们很快被中国文化征服,变成了地道的中国人。

语言是思维的基础,交流的工具。离开这个工具,人和人站得再近,也是远隔千里。

《圣经》中载,当人类联合起来兴建通往天堂的高塔——巴别塔,引起上帝的不快,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这是一个宗教故事,但形象地说明,如果人类没有语言文字,不可能有社会,人类是一盘散沙。如果没有语言文化,人类也不可能进步。巴别塔的故事,是语言的工具性的重要表现。

《淮南子·本经训》等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这句话有多种解释,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这样认为:“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还有一种解释说,有了语言,人和神可以交流,可以传达神的旨意,使鬼无法再作乱。可见在中国古人看来,语言文字是有神性的。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在语言艺术的基础上思考和前行的。因此,语言艺术是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在文学,而诗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因此,最高的语言艺术在诗。正如简·赫斯菲尔德所说:“进入一首好诗,一个人的感觉、味觉、听觉、思维和视觉都会发生改变。如果我们不能被艺术的存在和它的神秘之手改变和拓展,那为什么还要要求艺术进入生活呢?” (《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

语言的艺术性,在中国古代叫“文”,《左传》说“言之无文,传而不远”。 《论语·雍也篇》说“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内容与技艺的关系非常微妙。

当语言成为一门艺术,表达就与人的修养境界产生密切关系。奥地利哲学家、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提到:“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人居住在语言之中,思想家和诗人乃是这个居所的守护者”。当我们不知道一个词时,不会思考它,更不会践行它。所以,言和行具有密切的关系。

语言可以塑造民族性格、民族灵魂。一个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他就是什么样的人。德语的逻辑性极强,所以德国哲学很发达。再如,中国古代汉语是单音词,歧义多,理解空间也大。中国古代诗学和文论都是重体悟,重玄思,片断化,没有严密的逻辑和推理,这就和我们的语言有关系。

一个民族的语言受到污染,这个民族的精神一定会随之败坏和衰颓。世界上最著名的例子是纳粹时期的德语、我国文革时期的汉语。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简单、粗暴、程式化,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充满强权力量和意志。

这种语言统治、摧毁身心,在无形之中让人丧失良知与理性。美国历史学家格伦伯格称纳粹的语言是“扎进(德国人)下意识软肌肉里的渔叉”。这些带钩的渔叉扎进了德国人的日常语言,也扎进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由此形成的“常识”之中。

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很多学者专家专门研究了那段时期的语言,反思它对汉语造成的伤害。它的特点是暴力化、幼稚化和粗俗化。为了那段历史永远成为过去,我们不应该忘记它,而是时刻保持警觉和批判性。

比利时诗人卡列姆的诗形象地表达了语言文字和思维的关系,题目是《我学写字》:

当我学着写“小绵羊”,

一下子,树呀,房子呀,栅栏呀,

凡是我眼睛看到的一切,

就都弯卷起来,像羊毛一样。

当我拿笔把“河流”

写上我的小练习本

我的眼前就溅起一片水花,

还从水底升起一座宫殿。

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

我就看见在花间忙碌的蜜蜂

说到这里,我们语文教师就更加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了。语文教师是教师中的教师。所以一方面要感到职业的骄傲,另一方面要对语言文字抱持敬畏心。要时刻注意自己和学生的日常用语,从语言的使用判断学生的内心状况,用美好的语言塑造学生的心灵。

诗人提升一个民族感受性的同时,也为民族语言注入新的活力,这也是我们做诗教的重要原因。

当人类的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后,就开始追求美,这既是生物特性,也是进步的根源。关于美的本质和特征,在美学史上有各种不同的学说,大致分为这么几种: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与功利无关;认为美没有客观标准,它只存在于鉴赏者心中等等。法国哲学家、文学家狄德罗首创 “关系说”,这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客观存在的关系,二是事物在“我”心中唤起的关系,即察知的关系,也就是说,美具有客观性,更具有主观性,因为“美的事物只有面对审美心灵才美”。在这种关系中,“唤起”是核心。我们经常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表达的正是此意。

最能说明诗之美的,是狄德罗的观点,因为诗正是处理万物之间的关系的语言艺术。这个关系包括诗人和自我的关系、与万物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诗与思的关系等等。

美育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国上世纪20年代前后的一个思潮:美育代宗教。“美育代宗教”理论最直接的提出者,通常认为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这个思想最早来自18世纪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设计出一套审美乌托邦的救赎方案。在他看来,艺术可以塑造出“完整的人”,以取代已经走下高位的神。1917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正式提出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宗教在古代社会中曾扮演过重要的精神慰藉和道德教化角色,但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宗教的许多功能已逐渐被科学、哲学、艺术等现代知识体系所取代。而美育,即美感教育,能够陶冶性情、提升人格、促进社会和谐,是宗教之外更为理想的精神寄托。

这一时期,中国学人掀起“人生艺术化”思潮,以梁启超、朱光潜、宗白华等为代表。梁启超提出人需要有安身立命之所在,这是科学技术所不能解决的。他们对于“人生艺术化”的倡导,也是对现代科技社会弊病的反思与批判。他们用真率、生动、热情、完整、创造、自由、和谐等艺术化生命品格,来批判机械、冰冷、庸俗、实利、雷同、分裂等生命情状。我们可以这样通俗地理解,当我们去看风景,为了欣赏到泰山日出,而忍受漫长和艰苦的攀登,并且赋予攀登和过程以美。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人生,那么它的痛苦、烦恼、挫败也都成为审美的对象,不再那么难以忍受。

这个思潮引起巨大反响,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说美育不可能代替宗教,因为它无法提供给人终极和彼岸的学问。实际上只要采用“宗教”的另一个含义来讲,一切都说通了——那就是:一宗教育。既是一宗教育而非一门教育,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宗关于神圣的教育。

诗歌教育也是这样,它的德育功能、综合素养的培育都是通过美来进行的。而那些美,都是通过语言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