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近日印发《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围绕“谁认定、认定谁”等关键问题,从责任主体、资格条件、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
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是指那些虽然总收入可能达到或略高于贫困线标准,但由于承担着不可避免的高昂费用支出,在扣除这些必要支出后,实际可支配收入低于贫困线,从而导致日常生活陷入困难的家庭。这类家庭的主要特征在于其面临的支出是“刚性”的,如医疗支出、教育支出、残疾康复支出等,在这些家庭里均属于必须支付而且不能轻易削减的费用。
认定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有什么意义?众所周知,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救助制度成熟定型的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搭建起了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的“8+1”框架,构建了一个广覆盖、多层次、全纵深的社会救助体系,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样一个体系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五保供养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失独家庭、军烈属等各类群体都是我国社会救助政策重点关注的对象。政府和社会通过财政补贴、福利服务、就业培训等多种手段,会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提升生活质量。
不难看出,过去由于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定义未明确,导致这类家庭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可能并不小,却并不在享受救助的范围之内。忽视这些家庭的困难,不及时伸出援手,不但很容易使这些家庭陷入困境,也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有别于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等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其家庭成员一般拥有一定收入,只是因为在一个时期里刚性支出较大才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了困难。换句话说,他们面临的还是发展的问题,只要早明确早救助,度过阶段性困难时期,完全可以回归正常且有尊严的生活。
明确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认定条件,给予帮扶,是在社会保障领域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救助理念指导下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是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梯度救助格局的必然要求。做好这一工作,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是关键。
现在,民政部出台办法,通过对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具体界定,有助于实现分类施救,区分不同类型的家庭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差异化的救助方案,也可以让有关部门更准确地锁定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提升社会救助的效率。
社会救助必须避免资源错配,因此防止救助过程中的漏救和滥发始终是一个难点。民政部近日通报,今年来,多地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纠正“人情保”“关系保”正是重点之一。所谓“人情保”“关系保”,都是通过非正规渠道,使不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人获得了救助待遇。包括但不限于虚报、瞒报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等关键信息,以骗取救助资格的行为。
将来对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实施救助,也难免会掺入“人情保”“关系保”。遏制“人情保”“关系保”乱象,严厉打击之外,一方面需要建立社会救助多元监管渠道和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尽快推动社会救助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救助建设。只有用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完善信息核对平台,建立跨部门的信息比对机制,才能全面提高监督管理的水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