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是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驰骋江上、声威赫赫。新中国成立后又为国家的国防科技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付出了巨大心血,功勋卓著。作为我军历史上的一位军神,刘伯承元帅在家庭教育上也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并且处处以身作则,一时传为美谈,被人称为“近代关公”。
艰苦奋斗是我党立身之本,万万丢不得
刘伯承从小出生在四川一户贫苦家庭,从小就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勤俭节约也成了贯穿其一生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物资匮乏,他便主动带头降低生活标准,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即便是后来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但是其艰苦朴素的作风一点儿也没有变,总是以普通人自居,给自己的生活条件非常普通。
在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有一次,因为军情紧急,刘伯承非常着急,连轴转了几天后,唯一能看见东西的左眼突然失明了,这可吓坏了周围的警卫员。经过医生诊断,原来是由于着急上火,劳累过度所致。医生建议他多喝点白糖水,能够败火,有利于眼睛的恢复。但是,当时由于日寇扫荡,根据地物资十分匮乏,当得知白糖要到外面去买,并且5元一两后,他坚决的说“白糖水我坚决不吃,这不是我们能吃的,和白开水一样能败火,我多喝点白开水就行了。”
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作为开国元帅,他的老式四合院里,却只有一套旧沙发、几把椅子和一张旧书桌,沙发的套子上还打了好几个大布丁,卫兵多次建议更换都让他制止了。
在新中国授衔后,国家可以为刘伯承元帅提供一台新式轿车方便出行,但是他深知国家财政非常困难,坚持使用原来的老式轿车出行。刘伯承曾对身边的人说:“艰苦奋斗是我党的立身之本,万万丢不得啊”,这种优良的作风,也为他的子女做好了榜样,给他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刘伯承这块牌子不应该成为你们的大树
刘伯承元帅最厌恶的就是领导干部托关系走后门为自己亲戚子女谋取便利,所以他身体力行,从来不借助自己的声威和权势为子女走后门,为了不让子女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优越感,他曾经对子女说:“你们一定要自强自立,靠自己赢得别人的尊重,刘伯承这块牌子不应该成为你们的大树。”
刘伯承在担任南京市市长期间,有一次,儿子刘太行嚷嚷着要去中山陵游玩,于是,刘伯承就选了个日子带着孩子们去中山陵。但是到达中山陵之后才发现当天陵园不对外开放。这时候,陵园负责人认出了刘伯承,便热情邀请他们进去参观游玩。刘伯承却说:“今天不对外开放,我这个市长也不能破坏规律,等过几天我们再来”,于是带着孩子离开了。回去的路上,儿子刘太行闷闷不乐,嘴里嘟嚷着:“明明可以进去玩,你却故意不去”,刘伯承严肃的说:“他们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说的,但是我是一名高级干部,不能带头破坏规律,不能搞特殊化。”
刘伯承还有一条规律,那就是子女结婚后都要搬到自己单位去住,不能再和他住在一起。子女也都明白他的用心良苦,在单位也从来不以刘伯承的子女自居,非常低调,所以他的6个子女也都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做着贡献。
做人要谦逊低调
刘伯承作为一个享誉海内外的军事家以及我国重要的领导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他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但是凡是接触过刘伯承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谦逊低调的人,从来不张扬,曾经有一位记者评价他是“谦逊的人中最谦逊的人”。
1948年,刘邓大军解放了河南新集,当地的老百姓感恩戴德,纷纷表示要把“经扶县”改为“伯承县”。当这个消息传入刘伯承耳朵时,他立刻出来制止,他说:“我们能够得到解放,不是我刘伯承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功劳,共产党的功劳,是我们集体奋斗的结果”。于是,在刘伯承的建议和指导下,“经扶县”最终将名字改为了“新县”,寓意民众新生、幸福生活开始。
建国后,新中国要编写大百科全书,其中有介绍刘伯承的部分,开头写道:“刘伯承,四川开县人,革命军事家”,当工作人员将稿子拿给刘伯承审阅时,刘伯承立刻将“事家”划掉,改为了“人”,这样,“革命军事家”就变成了“革命军人”。刘伯承解释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革命军人,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才打胜仗的。
:长期身居高位,但自奉俭薄,廉洁奉公。在他革命的一生中,真正达到了功高不居功,位尊不恋位,权重不擅权,一心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的高尚境界。他对家属子女,亲朋故旧,身边工作人员,总是谆谆教诲,严格要求。他的革命家风,深为大家所钦佩。
欢迎点赞、关注、评论,一起交流,不足之处,还望指教!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与各位看官从历史的灰烬中感受余温,从岁月的斑驳里领略人间烟火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