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庐剧探源
梁明 霍山县文广新局
庐剧,据《辞海》注释称,它“以大别山和淮河沿岸的民间歌舞为发展而成,约有二百年历史。”有关专家也认为:“庐剧是在大别山民间歌舞的基础上,接受湖北花鼓戏的影响而形成的。”分为东路(合肥)、中路(芜湖)和西路(六安)。
一、霍山庐剧的产生和发展
据老艺人回忆,庐剧的原名,霍山县群众不叫“倒七戏”,而叫它“小戏”、“二小戏”、“三小戏”或“花篮戏”,之所以这样叫它,是根据它原来的演唱形式和活泼特点来称谓的。因为最初只是一些会唱民歌的穷苦农民,在农闲时为乞讨,二人或三人自行组合,把民歌进行改编,用唱花鼓形式,在稻场或人家门口表演“二人唱”或“三人唱”,所以人们就叫它“二小戏”、“三小戏”。后来他们在流动表演时,多用竹编的花篮子装简陋的服装道具,所以又叫它“花篮戏”。
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霍山县开始出现了最初表演班社组织,人员增多了,又添置了服装,又用木箱装运衣物,因而那些旧名称已经名不符实了,所以群众又改称它为“小戏”,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有关霍山县小戏活动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清顺治年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霍山县志•风俗篇》载道:“立春先一日迎春,东郊诸技艺各结彩演故事,村邑男妇沿街充巷纵观之。至日食萝卜,谓之咬春”。这则记述,说明那时立春的先一日,在城乡的诸多民俗活动中,就有了结彩演故事的活动,而且观众沿街充巷,热闹非凡。所谓“结彩演故事”,不就是化妆唱戏表演有情节的故事吗?因此,可以看出,结彩唱戏演故事已经成为当时的传统习俗了。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霍山县志•风俗篇》又载道:“立春先一日迎春,东郊各行结彩亭台阁演故事,村邑男妇杂香充巷,谓之看春……。”这则记述向我们展示:迎春这一天,城乡不仅在广场上唱戏演故事,而且还在亭台楼阁上张灯结彩唱戏演故事,既形象又具体。它应是本县登台唱戏最早的文字记载。
霍山县地方小戏社的表演场所,最初都是临时搭制的土台和方桌搭台,是非常原始简陋的。大约明末清初,本县始有专门为上演戏剧而建造的戏楼戏台。据《霍山县文化志》载,明末清初,徽州旅霍同乡会在县老城光明街集资兴建一座“新安会馆戏楼”,规模宏大,院内可容千人。诸佛庵镇东街火神庙内也有一座古戏楼,名叫“诸佛庵万年台”。它是一座古典式建筑,砖木结构,飞檐翘角,古朴端庄,分上下层,台上演戏,台下住人,甚为壮观。此外,深山区的高山铺还有一座“高山戏楼”等。惜因多种原因,这些戏楼戏台建筑均已荡然无存了。而首次记载在亭台阁上唱戏表演故事的志书,当属清乾隆年间这部《霍山县志》了。
由于地方小戏多系口头传承,没有固定的唱本,一些艺人为了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往往在唱词和道白中夹杂一些秽语淫词,因而遭到达官贵人的鄙视和反对。清王朝有不准小戏进城之禁令,官宦人家也有禁止妇女听戏之戒条。霍山县东乡,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续修的《涂氏宗谱》载有阈族公约广家戒二十则(约束家族的戒条),其中第九则写道:“妇女不准入庙烧香、诵佛念经、看会听戏”。这则“家戒”中所说的“戏”,即是指当时已经流行的地方“小戏”。涂氏家庭不准妇女“听戏”,就是不准妇女听地方的这种“小戏”。这则“家戒”的记述,也充分证明了早在190多年前,霍山“小戏”不仅早已形成,而且影响广泛了。综上所述,霍山的地方小戏(倒七戏)距今350年前就有了表演活动文字记载,距230年前就有了登台上演的文字记载,至于它产生的起始年代,则更远了。
霍山县庐剧的发展由开始的自娱自乐到“二人唱”“三人唱”的乞讨形式,再由临时性的班社活动到半职业班社组织活动,这中间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岁月。据调查,清道光八年(1828年),霍山县东北乡出现了一个小戏班。因班头姓张,人们叫它张家班,成员七、八个人,每到农闲或传统节日,就在家乡附近演唱。对于这种遍及乡村的演戏活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0年)《零山县志》记述道:“……秋收既毕,无论丰歉,必聚金作蘸,演戏赛神。”可见,那时农村秋收之后,无论丰歉,都是打蘸演戏,已经蔚然成风了。所谓“演戏”,当然也是指上演地方小戏了。
民国七年(1918年),张家班传到第三代张毛子班时,成员已发展到十人,其成员有罗金子、潘维进、潘长依等。与此同时,与儿街一带也成立了一个以黄国继、潘维江为首的“三义班”,成员有杜桃林(小生)、舒福隆(花旦)、舒福同(老生)、李静仙(青衣)、何家礼(老生)、赵士奇(武旦)等人。这个小戏班子活动范围较大,活动时间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潘维江等成员后来还加入了县庐剧团。如以最早成立的小戏班社计算,距今已有170余年矣,因此说,霍山县小戏班社的历史也是比较久远的。
二、霍山庐剧唱腔特点
霍山县庐剧的传统唱腔,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与本县的民间歌舞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霍山的民歌丰富多彩,别具一格,有悠扬、高亢的山歌,有秀雅、明快的小调,有载歌载舞的花鼓,等等。这些民歌为庐剧唱腔提供了服沃的土壤。霍山县庐剧正是从中吸取丰富的、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营养,通过艺人一代又一代的加工创新而逐步形成的。
庐剧唱腔分为“主调”和“花腔”两大类。如将很多首民歌,从旋法、旋律、句式诸方面与庐剧的两大类唱腔分别进行比较,其结果是(曲谱从略):
——《茶山歌》在霍山县流行最广,从旋律上看,它与庐剧主调《平二凉》、《寒二凉》极为相似。后者是在前者的旋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庐剧主调《三七》类唱腔,源于霍山县民歌《花鼓调》。
——庐剧花腔《打桑》是由霍山县民歌《十月花名调》扩展而成。
——庐剧花腔《赐大棍》与霍山县民歌《对花谜》,两者旋律是基本一致的。
此外,还有民歌《十月害相思》、《数花名》与花腔《十拜上》的比较;《寒音山歌》与花腔《哭坟》、《祭塔》的比较,民歌《五花彩》与花腔《打纸牌》的比较,等等。总之,庐剧花腔中的曲牌,或基本保持了原来民歌的面貌,或稍有增减,或紧缩,或扩展,都是根据唱词所抒发的情绪而定,使之比母体有所发展,有所前进。但它变来变去,还都带有皖西霍山民歌的特点。综上所述,庐剧西路唱腔中无论是“主调”还是“花腔”,都能在皖西霍山民歌中找到它的“根”,即“5316和i653”这一音列。而这一音列唯在皖西霍山民歌中才有。皖西霍山民歌与庐剧唱腔的旋法、旋律如此雷同,也只有在大别山区才能发现。
从霍山庐剧的产生和发展,到庐剧西路唱腔与霍山民歌对比足可以看出,庐剧西路唱腔的根在皖西霍山民歌,霍山是西路庐剧的发源地。
梁明.西路庐剧探源[J].才智,2015,(28): 253
附:
1958年安徽省文化局剧目研究室编印《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庐剧》
庐剧(倒七戏)简介
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剧情简介
庐剧原名叫“倒七戏”,于一九五五年七月一日改称庐剧。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它流行于淮河南北和长江两岸约一千多万人口的地区。
庐剧的起源,向无史料可供稽考。据老艺人说,在太平天国年间,就有了职业性的流动班社。从现有的演唱形式和剧目内容各方面来看,庐剧是以当地的民歌小调作基础,并且还吸收了其他剧种(本省的端公戏、嗨子戏以及湖北省的花鼓戏【注:现今宣传中将“湖北省的花鼓戏”篡改成“锣鼓书(门歌)”】)的唱腔和剧目,然后发展而成的。
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 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剧情简介[M]. 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 1980.05.
1958年安徽省文化局剧目研究室编印《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庐剧》
注:因其主要流行地域属于安徽古庐州府(明朝)境管辖区内,故1955年7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庐剧。安徽庐剧(倒七戏)、黄梅戏(黄梅调)、皖南花鼓戏大量剧目移植、复制、改编来自湖北楚剧(又名黄孝花鼓戏,安徽称为湖北花鼓戏)、鄂东东路花鼓戏和黄梅采茶戏(又称采茶调、安徽称为黄梅调)的剧目
1集:乌金记,三元记,卖花记,海州记,杨金花夺印。
2集: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成记,干旱记,蓝丝带,白玉带,荷花记。
3集:休丁香,私情记,河神。
4集:七星配,荞麦记,大辞店,红梅惊疯,三隔帘。
5集:钥匙记,合同记,状元谱,彩楼配。
6集:安安送米,劝锁柜,张四姐闹东京,琵琶记,白灯记。
7集:白玉楼,红灯记,三告,九锡宫,薛凤英。
8集:珍珠塔,白蛇传,蔡鸣凤,滴血珠,手巾记,茶碗记。
9集:柴斧记,万华船,烧香记,珍珠衫,八宝山,西瓜记,烙碗记,狗奶记。
10集:陷巢州,陈三两爬堂,秦香莲,赵莽抢亲,转转岭,小陶挨磨,李三娘。
11集:双珠凤,樊梨花,鸳鸯泪,贤良传,鸡骨记。
12集:借罗衣,花园扎抢,闯山,下桃棚,挑牙虫,打砂锅,点大麦,永乐观灯,闹松林,小辕门,站花墙,童老三怕老婆,换龙,放鹦哥,打桑,闹学,闹金价,王凤赶驴,荒草山,郭华买胭脂,真假难辨,湘子度妻,摸纸牌,打窑。
13集:“文化大革命”中原稿遗失,未付印。
14集:二隔帘,赵匡胤算命,一两漆,逃水荒,王婆骂鸡,张堂抢亲,王兰英祭灵,天花板,双摇会,求子,看相,三兰桥,贾自成嫖院,柏瞎子观灯,游春,东回,鱼周配,小补缸,韩信算命,吊山,坐楼,刺惜。
15集:打芦花,讨学钱,三家店,打烟灯,送京娘,打围屏,五台会兄,忠孝全,金水桥,打面缸,打补丁,三结义,滚鼓山,高平关,打五扇,铁弓缘,打灶,打长工,胡狄骂阎罗。
1962年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一处编《全国戏曲剧种资料 初稿》
全国戏曲剧种资料初稿
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一处编. 全国戏曲剧种资料 初稿[M]. 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一处, 1962.03.有载“霍山采茶戏”,经查知六安市霍山县西路庐剧实际是霍山采茶戏,被套用庐剧(倒七戏)之名,被划归在庐剧之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