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问题学生背后的教育话题

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在昆明举行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话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以“问题学生和问题教育”为主题的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举行。与会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等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问题学生,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问题学生标签已被广泛接受

什么是问题学生?

论坛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王旭明表示,在理论层面,问题学生这一概念并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在中外教育史和教育理论中,都没有对问题学生的定义和研究。然而在现实教育实践中,问题学生是一个特殊现象,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临的难题。

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认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分数这把尺子衡量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被认为是问题学生。但是,人的发展是多面性的,成绩不应该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尺。

李镇西还发布了《关于问题学生及其教育的问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调查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学生、家长、教师及心理学和医学专业人士,共收到有效样本37956份。调查显示,问题学生这一标签已被广泛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学生的看法和行为评价。

调查表明,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集中在学习方面,尤其是考试和成绩,同时还面临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战,如被孤立、缺乏自信、沟通障碍等。学生认为,造成困难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因素,占比44.38%,如学习态度问题;其次是家庭因素,占比22.62%,如父母严格要求带来的压力;同伴因素和学校因素分别占比17.2%和15.8%,如自由活动时间不足和规章制度过于严格。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在习惯和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均占比在40%以上。此外,孩子的情绪问题和注意力涣散问题也较为突出,占比均在35%左右。手机上瘾和性格问题占比均在25%左右。

教师认为,班级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学生的习惯问题,占比65.79%。其他影响班级的问题包括家庭问题、手机上瘾、学习问题、注意力涣散、情绪问题及心理健康问题,占比均超过40%。

心理和医学专业人士指出,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情绪问题,其次是手机(游戏)上瘾和厌学,社交障碍、抑郁症、多动症等较为普遍。这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问题学生先解决问题教育

李镇西坦言,要改变问题学生,首先得改变问题教育及其实施者,即问题教师、问题家长。

研究发现,当学生的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经常被父母或老师提醒、批评、指责时,他们会慢慢认同,逐渐丧失信心,甚至被同学另眼相待或孤立,这正是导致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之一。

王旭明认为,问题学生之所以产生,与师德、学校管理、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不足及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不当等密切相关。因此,要首先解决这些问题。

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特别强调,养育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卷现象严重。这让家庭失去平静,父母失去耐心,让学校变成战场,老师也失去耐心。内卷让成长变得恐惧,让孩子畏生而逃。

她认为,很多心理疾病源于不顾心理发育规律的养育和教育,这种养和教的目的性太强,即便愿望是好的,但过程和方式值得我们反思。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养——建立孩子的社会行为规范,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与人相处的方式、礼貌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等。首先要培养孩子成为能自律、耐挫折、讲规矩、亲社会的人;其次帮他认识自己的天赋,即价值,并将特长与职业相匹配。在孩子青春期阶段,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

谈到如何帮助孩子寻找天赋价值,李玫瑾说:“在孩子早年,家长创造更多的经历和机遇,在陪伴他成长中观察他的兴趣与专注点,根据他的智力介绍适合的学科领域,宽容他的合法另类。同时,带他到相应的社会圈,帮助孩子拓展他的价值。

李玫瑾还特别强调了性格培养的重要,比如吃苦耐劳、乐于助人、豁达包容、忍让体谅、大智若愚,不计较、肯付出、有底线等。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校长刘长铭也认同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其不可替代性。他表示,教育的增值应体现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信心的提升、态度的转变、精神的振奋、兴趣的激发、动力的增强、特长的发展、眼界的开阔、目标的明确,形成坚定的信仰,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文东茅表示,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往往源自家庭。他强调了“家”在化解教育问题中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像家一样,提供一个安全、和谐、自在的环境。

调查结果也显示,问题学生面临的困难是家长未能充分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并给予足够支持,教师因教学任务重且缺乏心理诊疗专业能力难以有效帮助学生,家庭与学校协作不足,社会对问题学生的包容不足等。

改变教育价值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在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看来,满足问题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帮助比转化更重要,共情比感化更重要,建构比改变更重要,保护比教育更重要。

李玫瑾说:“好的教育不是批量化教育,不是一个标准化模式。批量和标准化模式教育出来的人容易丧失独特性,失去自动力,习惯于看齐标准、寻找统一答案,这部分人会被AI替代。好的教育是关注大多数人,学校只负责提供多元的学科知识,学生有自主选择学科学习的权利,每个个体都得到适合自己的知识,让孩子在兴趣和选择、在探索中去充实、完善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

南京市首批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郭文红认为,比爱孩子更重要的是懂孩子,只有读懂孩子的心理,才能真正理解、包容、心疼孩子的行为。“孩子的行为背后往往有其深层的原因,教育工作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而非简单地将其视为问题行为。”她说,同样的语言,在儿童嘴里和大人口中有时含义是不一样的,如果大人以自己的想法去听儿童的话,自然听不懂,甚至会产生误解。

刘长铭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职业抢跑”,即顺应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把学习变成孩子快乐的体验,让他们在上学期间就有突出的领域和特长,这将成为他们未来生活的支撑和方向。他认为,如果教育能够改变方式,用更包容的心态允许学生学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对考试没有直接帮助,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真正的成功教育是顺应天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机制将减少教育问题,减少所谓的问题学生,童年也会成为孩子快乐幸福的记忆。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若葵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