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金秋时节,曹州牡丹园景区实施提升改造,深入挖掘菏泽牡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别样人文特色。此次改造后园内新增4个历史传承展示区,何园红、何园白、状元红、赵粉、豆绿、守重红、冠世墨玉、景玉等900余个不同时代的精品牡丹品种集体亮相。这些精品牡丹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此次提升改造对菏泽文旅产业发展有什么意义呢?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大功能区展示传承脉络

11月3日,天朗气清,在曹州牡丹园观花楼前的牡丹主观赏区,牡丹专家赵信勇正带领10余名工作人员栽植牡丹,四大历史传承展示区的牡丹种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片区域按照时间轴划分为传统牡丹展示区、新中国培育牡丹展示区、改革开放培育牡丹展示区、新时代培育牡丹展示区。为了保证观赏效果,我们挑选的每一棵牡丹都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株型圆满。”赵信勇说。

曹州牡丹园占地1600余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观赏园,也是展示菏泽牡丹文化的重要平台。为更好地提升牡丹景观档次、讲好牡丹故事,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牡丹省级农高区高工庞志勇今年9月提出在曹州牡丹园建设菏泽牡丹历史传承展示区的建议。经市文旅集团和曹州牡丹园管理人员充分酝酿讨论后,10月初工程进入实施阶段,目前即将竣工。

新增的4个历史传承展示区中,传统牡丹展示区主要种植1949年前菏泽保存下来的118个传统牡丹品种,新中国培育牡丹展示区主要种植1949年至1978年菏泽培育的近300个牡丹新品种,改革开放培育牡丹展示区主要种植1978年到2012年菏泽培育的300多个牡丹新品种,新时代培育牡丹展示区主要种植近年来菏泽培育的100多个牡丹新品种。

“118个传统牡丹品种是菏泽保存下来的中国传统牡丹品种的精华。据山东农业大学喻衡教授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牡丹品种仅剩下166个,菏泽保存下来的118个传统牡丹品种占了全国总数的70%以上,对中国牡丹起到了保种保源的作用。当年这批牡丹集中种植在曹州牡丹园,目前我们把它们梳理、整合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集体展示,可谓意义重大。”庞志勇说,“1949年至1978年菏泽培育的近300个牡丹新品种,是在118个传统牡丹品种的基础上繁育出来的,花更大、色更艳,而且生长势强、抗病能力强,比如冠世墨玉、乌金耀辉、香玉等,这些品种享誉国内外,是菏泽为中国牡丹产业发展做出的又一个历史性贡献。”

庞志勇介绍,进入新时代,菏泽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花农在牡丹育种领域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在短短10余年时间里又培育出一批新品种,如华夏一品、金奖一品、黑幕、红魁等。这些牡丹品种性状更加突出,比如有适合切花的品种,有花色更艳的国旗红等,这些新品种背后都蕴含着意义隽永的牡丹故事。

一朵牡丹花 讲述千古情

千百年来,一朵娇艳的牡丹留下了令人回味无穷的传奇故事和眼前的繁花似锦。走进菏泽牡丹花海,你随便指一朵花,花农就会告诉你一个动听的名字,讲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何园红、何园白诞生于明代的何家花园,其主人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庞志勇介绍,此园隋唐时期就有,正式建于宋代,明万历年间御史何尔健买下了这个花园,改名“凝香园”,又名“何家花园”。何尔健四处为官,无暇管理花园。其长子何应瑞负起管理重任,不断收集、培育牡丹名种,何园白、何园红、黑牡丹、绿牡丹皆出此园。当时“凝香园”闻名遐迩,成为北方八大名园之一。

何应瑞于明万历三十八年考取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常州知府、河南参政、副都御史、工部尚书等职。他对牡丹情有独钟,曾经著有《牡丹诗》一首:“廿年梦思故乡花,今到开时始到家。几许新名添旧谱,因多旧种变新芽。摇风百态娇无定,坠露从芳影乱斜。为语东皇留醉客,好教红日护丹霞。”足以见其对牡丹感情之深。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何应瑞闻讯悲痛万分,后绝食七日殉节。

说起菏泽牡丹,就不能不提到状元红。据菏泽籍著名青年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荣宏君介绍,园艺家薛凤翔所著《亳州牡丹史》详细记载了270多个牡丹品种,其中曹州牡丹品种就不下20种,他还对其中9个直接来自曹州的牡丹名品做了详细描述。在介绍“状元红”时,薛凤翔特意交代,这个品种“弘治间得之曹县,又名曹县状元红”。就是说这个品种在弘治年间从山东曹县获得,所以又叫“曹县状元红”。

赵守重,一位土生土长的菏泽牡丹专家,对搜集、整理、保护我国传统牡丹品种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赵孝知、赵孝庆、赵孝崇、赵建朋、赵建修等一大批牡丹专家。为了纪念他为中国牡丹作出的突出贡献,1964年,有关部门将赵守重培育的一个牡丹新品种命名为“守重红”。此花颜色浅红、叶展大方、株干挺直,具有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高贵品质。

“冠世墨玉”是一个非常雅致的牡丹名字。“冠世墨玉和粉中冠是一同培育出来的,于1970年播种,1973年初次开花。”牡丹专家赵孝庆回忆。当年培育出来后,大家发现这种黑牡丹比传统品种黑花魁、烟笼紫、青龙卧墨池花更大、色更深。“当时,济南来了两名记者,再加上我们两个技术员,大家在一块看牡丹时,决定为它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赵孝庆回忆,最后四个人每人出一个字,通过集字的方式确定了“冠世墨玉”这个名字。

借助历史文化完成“重塑”

曹州牡丹园自20世纪80年代建园以来,经历了多次提升改造。庞志勇说,希望通过今年的提升改造,借助历史文化对曹州牡丹园进行一次“重塑”。

20世纪80年代初期,菏泽先后建起赵楼牡丹园、李集牡丹园等,初步形成了牡丹生产和观赏中心。1982年,胡耀邦同志视察曹州牡丹园时,指示“要建以牡丹为主的花园,让群众四季有花看”。1983年,曹州牡丹园建成,西大门是一座仿古牌坊门楼,正中悬挂镏金匾额,上书“曹州牡丹园”,这5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著名书法家舒同所题。1991年,观花楼和天香阁同时开工建设,两座建筑构建别致、古朴典雅。

2002年11月,按照同济大学的规划,管理部门对曹州牡丹园进行了重新建设。重建之后,曹州牡丹园成为以牡丹为主题的植物公园,园内四季有景可看。园内还建成了一座向游人系统介绍牡丹历史文化的大型建筑——国花馆,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牡丹博物馆。2006年,管理部门又在主观赏区建设了牡丹九大色系圃、十大花型圃、十二个品种资源圃。

2009年,管理部门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对曹州牡丹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提升改造。改造后的曹州牡丹园规模更大、功能更合理、牡丹品种更全、植物配置更丰富,达到了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曹州牡丹园逐步形成一个以牡丹观赏、培育为主,集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市政公园,达到人文、自然、科技的和谐统一。

自市文旅集团接管以来,曹州牡丹园进行了整体提升,高标准完善了部分景区,打造了一批质量高、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文旅项目,提升了综合实力。今年牡丹节会前,曹州牡丹园围绕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和旅游体验感,精心打造了一处“百年牡丹”精品园,原有的金属观花平台更新为古色古香的仿古观花亭,建设了文化长廊。

“菏泽牡丹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庞志勇说,“曹州牡丹园是见证菏泽牡丹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菏泽牡丹文化的重要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提升改造,借助历史文化对曹州牡丹园完成一次‘重塑’,让其更具观赏性和历史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