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日报

◆编者的话

10月23日,江西省文艺界举行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守正创新、踔厉奋发,不断推动赣鄱文艺繁荣发展。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擘画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的新蓝图,为新时代中国文艺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十年间,我省实施了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出台“文艺七条”和促进网络文学繁荣发展措施。十年来,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服务人民,深入扎根人民,热情讴歌人民,他们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助力全省形成了精品佳作竞相推出、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局面。

接下来,我省文艺工作者们将如何扎根赣鄱大地,聚焦建军百年、长江文化、陶瓷文化等重大时间节点、重大主题,秉持传世之心、深挖特色题材、彰显中国精神,创作推出更多引领时代的精品力作?我们约请了几位作家、艺术家代表来畅谈心声。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能感受到江西文艺界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书写着激情澎湃的江西答卷——

书写具有正大气象的文学作品

□ 曾清生

鲁迅文学奖得主曾清生:书写具有正大气象的文学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鲁迅文学奖得主曾清生:书写具有正大气象的文学作品

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我坚定做守正创新理念的践行者,立足江西、面向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具有正大气象的文学作品。

我所理解的“守正”,是守住江西乡土之根,守住江西文化之魂;我所理解的“创新”,是必须立于时代前沿,勇于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学手法,进行大胆嫁接与创造。

十年来,我创作出版了反映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长篇散文《青花帝国》,书写江西古老乡土时代变迁的散文集《回乡记》,同时创作了一批以反映欧阳修、李觏、杨万里、罗大经、文天祥、八大山人等江西古代文化名人精神世界与高尚情操为主题的系列散文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清生(江子)部分出版作品。摄影丨江西新闻客户端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为了书写这些作品,我多次回到我的故乡——江西吉水赣江以西,去向许多旧友新朋打探很多熟悉的村民的下落,倾听他们在这个时代的故事;到江西各地历史名人的故乡,体验历史与现实,民间与庙堂,传统与现代,消逝与留存。这些探访,让我得以完成与这些古人的对话,获得了实地考察的第一手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德镇陶瓷艺术主题、乡村变迁主题、江西文化名人主题,看似相距甚远,其实都是我的故乡书写的分蘖。景德镇应该是所有江西人的精神故乡,那曾经连缀起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的青花,是所有江西人乃至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刺青,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内涵的整理和当代价值的展望,是江西文学写作者实现文学理想的重要途径。

江西是个农耕文明大省,由农耕文明衍生的一整套文明伦理是江西文化基因的核心部分,对故土家园精神“库存”的清理和回望,对农耕文明当代变迁的观察与书写,就显得尤为重要。江西的众多文化名人,是江西文脉的重要根本。探究他们的精神世界,提炼他们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价值,重新讲述江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我们的悠久强劲文脉,以彰显江西文化自信,应当是江西文学创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清生(江子)与读者交流。摄影丨江西新闻客户端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我将继续做一名“守正创新”的信奉者和践行者。我将继续我的故乡主题书写、也就是江西文化主题书写。我将广泛汲取当代文学经验,重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不断挖掘江西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重建江西历史文化叙事系统,彰显江西文化自信。

吾道不孤。江西广大文学作者,乃至今年在中国文联各大奖项中频频获奖的江西文艺家们,无一不是我的同道,无一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守正创新”的信奉者和践行者。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清生(江子)

江子,本名曾清生,男,1971年7月生于江西吉水。有两百多万字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北京文学》《天涯》《钟山》等刊物。出版长篇散文《青花帝国》、散文集《回乡记》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等奖项。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