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朔,清朝的书法家,虽然名气不大,但也是一位很有造诣的人。他关于金石学的评价思想,以《枕经堂金石题跋》为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朔(方朔生年是一八六六年到一八六七年,一八一二年,卒于一八七二年,这一点在下文中已提)。安徽怀宁人,号果斋,号顽仙。

方朔的名字比西汉文人东方朔少了一个“东”字,但他的名字叫小东,就不知道是不是“小东方朔”了。方朔和邓石如同为安徽怀宁人,邓石如“顽伯”、“方朔”“顽仙”,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顽仙”二字,都是出于对他的敬仰,所以起的名字也比较接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朔出生于贫苦家庭,在官场上并不得志,终生居于他人之后,以游幕生活,但却以金石为媒,结交了不少当时的名人。方朔和何绍基走得很近,后来又和曾国藩关系很好。曾国藩曾经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方小东前来谈话,说有一条沟渠和一块石碑,潘伯寅曾向我要过一本书,余借给小东。”

方朔的藏书很多,但大部分都送给了别人,他和曾国藩的交情,也是互相帮助的。方朔精于鉴赏,对碑论帖颇有见地,在金石界和书法界都颇有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朔的斋号“枕经堂”,他潜心于经典,“枕经而眠”,意在古代,他的书法多用篆隶,亦颇具古意。方朔传世之作并不多,这幅隶书六言联(见上图),题为"子仪得大福,武侯出小春秋",据题跋判断,是光绪元年(1875),也就是方朔逝世之前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副对联两侧各有一人,每一行都是三行字,字迹潦草,略显凌乱。联本字间距较宽,而这一组字间距却很近,每一个字都挨在一起,颇有新意。上联以“大”字结尾,又粗又硬,似是又大又沉,下联则以“小”字为底,将中间的空隙压缩为三个点。

“大”、“小”二字,都可看作是一首诗,“大”字的跳跃,打破了诗中的停顿,又将六个字融合在一起,变得更加紧密。“小”字,让对联有了空间,可以自由呼吸,可以骑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朔的书法虽为隶书,却也融入了篆法,横笔几乎没有了雁尾,字体笔直,和汉印有些相似。有几个波浪形的笔划,先是用力按了一下,然后又飞快地向右上方划去,短小而急促,这种书写方式虽然朴实,却又有新意。

后两个“贵”字没有“小”两个典雅内敛,略有流泻。“副”字左横右竖,苍劲有力,尤其是下方的“田”字,苍劲有力,虽然笨拙,却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味道,右侧的一竖一竖,圆润优美,却少了几分古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朔的书法,造型奇特,篆书与篆书相得益彰,充满了一种古老的韵味,这是因为方朔从小就喜欢“隶古”,《怀宁县志》说他“好金石籀斯,隶法可通汉代”。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情况,无法见到真正的墨迹,而这一点,却是最容易得到的。

方朔在《枕经堂题跋》中说:“余学楷以外,每一天都在临摹《礼器碑》。百姓们见我有这等本事,便出了许多纸张,向我乞讨,无论长短,无一不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绍基又道:“我看了小东的画,才知道临摹不是看表面,不会写字的人,是不会钩刻古帖的。”他承认自己的临摹得很好,但临摹毕竟是一件很难的事,很容易被人代入自己的想法。

方朔的隶书,字形高古,但总体上略有严谨,不够流畅,笔力不足,描绘感太重。方朔追求的是“隶,不是篆,也不是单纯的隶,而是从篆而趋隶的渐进”,其书体多属这一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朔十分敬重同里的邓石如,曾说过:“我出生时,离那人去世已经有十二年了,迨束发得书,虽知究学问,却不能亲闻。”他虽然一生都在追求邓石如,却始终学不到邓石如的笔法,也许这就是他名声不显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