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家不愿意和国家共患难的企业,都很难获得舆论的支持,德国第一,全球第四的大众集团就因为“大清仓”式裁员,遭到了德国各界广泛批评。
根据大众劳资委员会10月28日发布的通知,大众准备在德国至少关闭三家工厂,即使是侥幸保住饭碗的大众职工,也必须接受11111至少10%的降薪方案。
根据来自德国劳工部的数据,10月份德国失业人数暴增2.7万,超过5月份2.5新增失业人数,创下2024年内新高。
在德国继续稳定就业的情况下,大众不仅坚持启动裁员计划,而且还准备扩大在华投资。大众究竟为什么要做这种“坑德国,帮中国”的事情呢?
一、无奈的汽车巨头
1937年在柏林成立的大众集团,最开始的建厂宗旨是“造德国人民自己的汽车”。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大众绝不会“背叛”德国。
虽然在今年的《财富》500强榜单上大众高居全球第11位,但是这和德国工厂的贡献并没有多少关系。从三个方面来看,德国制造已经无法支持大众发展壮大。
第一,严峻的通胀压力。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总理舒尔茨已经彻底抛弃了默克尔时代的“欧洲战略自主”立场,坚决“抗俄”的德国失去了廉价能源的支持。
10月份德国CPI高达2.4%,暴涨的物价不仅让大众德国工厂的生产成本大幅攀升,而且还让大众工人不得不要求涨薪。
第二,糟糕的贸易环境。经过中欧双方多轮谈判之后,欧盟还是作出了从10月30日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五年的决定。
我国商务部已经明确表示不接受欧盟的挑衅行为,中方很有可能对欧盟采取对等反制。大众不仅不能失去中国消费者的订单,他们还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支持,在中方反制开始前大众必须降低德国产能。
第三,落后的产业政策。大众在燃油车领域的发展已经属于“进无可进”的成熟状态,现在大众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像特斯拉一样大举进军智能领域。
熟悉汽车行业的朋友都明白只有新能源汽车才适合发展智能操控技术,欧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毫无领先性可言。如果大众不想沦为“汽车行业的诺基亚”,尽早离开德国就是最理性的选择。
关键问题是全球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众为什么偏要去美西方集体“脱钩”的东大呢?
二、必不可少的中国制造
在10月25日开启的访印之旅中,舒尔茨喊出了“抢占印度制造”的口号,这位德国总理竟然呼吁全球德国企业尽快布局印度制造。
不过大众显然对舒尔茨的号召不感兴趣,早在9月底中国海口举行的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大众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就宣布了加大中国大众新能源产业投资的“2030计划”。
既然舒尔茨千方百计地让德国企业去印度发展,为什么大众偏要为中国制造添砖加瓦呢?
首先,中国制造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十年造车烧光十亿美元”的苹果连一辆车都没卖出去,而小米从提出造车目标到实现量产只用了3年,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直接原因就是供应链。
在中国造车的大众可以买到最物美价廉的零配件,这可以大幅降低大众的造车成本。
其次,中国制造拥有最优质的人口红利。根据官方统计,9月份全国周平均工作时间高达48.8小时,相比8月份增加0.1个小时。相比那些每周平均工作时间还不到40小时的德国工人,中国工人的敬业奉献精神显然更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德国、印度都存在工会支持罢工的问题,中国大众工厂根本不需要担心这方面的风险。
最后,中国制造拥有最庞大的市场空间。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但是从“保有率”的角度来看中国汽车市场还远没有饱和。
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车族”占比只有30.9%,远低于美西方国家超过50%的汽车保有率。在国家大力刺激汽车消费的影响下,大众可以在中国市场取得难以想象的业绩增长。
三、大众的示范作用
虽然包括德国政府、德国金属工业工会在内的多个利益相关方都严厉指责了大众“不顾大局”的做法,但是大众很可能无视德国各界的反对意见。
事实上不仅大众想要离开德国去中国发展,西门子、巴斯夫等德国制造巨头也有同样的想法。比如,在中国湛江扩大化工产能的巴斯夫,早在7月份就裁掉了德国两家工厂共300名工人。
一直高喊对华“脱钩”的舒尔茨,怎么也没想到德国制造竟然陷入了“脱钩反被脱钩误”的尴尬境地。
如果舒尔茨还不愿意恢复,默克尔时代积极友善的对华战略,德国经济很有可能因为企业大量撤离,陷入无法避免的衰退危机。
在今年10月9日公布的一份经济报告中,德国官方预测今年德国GDP很有可能负增长0.2%。
舒尔茨显然应该清楚留给德国经济摆脱困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从德国人自己的利益出发,舒尔茨必须抛弃“一切跟随美国”的战略,否则最终付出代价的只能是德国。
就像西门子CEO博乐仁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德国企业不可能离开占全球经济总量近两成的中国。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舒尔茨必须明白。
结语
大众并不是一家不爱德国的企业,他们只是实在没办法在德国生存下去,才无奈选择“清仓式”裁员。
美西方的脱钩断链政策不仅不会阻止德国等欧美企业投资中国,反而还会严重降低这些企业扎根本土的信心。
那么,你觉得还会有哪些外企“移民”中国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