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人一说起民主,往往以为是西方的东西,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民主这个词出现很早。在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经典文献《尚书·周书·多方》篇里就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这是中国历史典籍中关于“民主”的最早记载,尽管这里的民主一词与今义迥异,是指具有民主素养和民主作风的“民之主”之意,但也足以证明中华民族对民主范畴具有独立的创制权,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是最早使用民主范畴的国家。

五帝时期的民主

在原始社会的我国,氏族公共权力属于全氏族成员,全体成员一同议事,享有直接的民主权利。一旦需要大的决策时会举行氏族全会。后来,氏族联盟在各诸侯的共同推选下,把公认为最贤能的人推选为联盟长,即“君王”。《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尧、舜、禹三代是在“四岳”以及诸侯的推举、选拔下,然后经过禅让上位的。这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实践,民主是炎黄子孙自古以来的传统。

谏鼓和谤木。《淮南子·主术训》中记载有:“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晋葛洪的 《抱朴子·博喻》记载:“诽谤之木设,则有过必知;敢谏之鼓悬,则直言必献。”所谓“敢谏之鼓”,意指尧帝在朝上专门设置了一面鼓,若有人击鼓进谏,他便会出来接待纳谏。白居易的《敢谏鼓赋》云:“鼓因谏设,发为治世之音;谏以鼓来,悬作经邦之柄。纳其臣于忠直,致其君于明圣。将使内外必闻,上下交正。于是乎唐尧得以为盛治者也,至矣哉!君至公而灭私,臣有犯而无欺。讽谏者于焉尽节,献纳者由是正辞。言之者无罪,击之者有时……”

舜帝继位,他令人在朝廷前设立“诽谤之木”,这里所谓的“诽谤”,并非造谣污蔑、恶意中伤之意。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放言曰谤,微言曰诽。”也就是说,公开表达不满叫做谤,私下表达不满叫做诽。因而“诽谤”一词有进谏之意。舜设立“谤木”,即是为让民众在其上发表对他的批评意见和改进的建议。与“谏鼓”相比,“谤木”的兴起,说明民众敢击鼓当面直言的勇气已经消退,变得只敢在“谤木”上间接发表谏言,甚至是只敢以匿名的形式隐晦进谏了。至秦汉时,“谤木”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功用。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即是说“谤木”已被秦取消。汉以后,虽再次恢复“谤木”,但已演变为一种指示道路的标记,或宫殿、陵墓前的装饰物了。据《古今注·问答释义》记载:“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示衢路也。”文中的“华表”,即是原来的“谤木”,多为立木或立石上加横木(石),并修饰成云板,刻有花纹和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周时期的民主

《尚书·盘庚》有“王命众,悉至于庭”的说法,即商君盘庚就迁都至殷事召集贵族(众)进行咨询、协商、说服。

《尚书》中还提出了“谋己庶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鉴”。又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以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民的想法就是上天的想法,人民的眼睛就是上天的眼睛,人民的耳朵就是上天的耳朵,这其实是在表明:民意就是天意。

周朝的“国人大会”制度就是一种民主制度。“国人”是指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的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庶人也享有国家给予的政治﹑民主权利。如参加国人大会和国人盟会,参与军事活动,充当徒卒等。周制,天子、诸侯都有内朝、外朝。“内朝”是王、诸侯和大臣们在王宫内进行议事的朝会。“外朝”是是召集国人在王宫外举行的集体商议国家大事的朝会。“国人大会”就是国人在王宫之外举行的征询万民大众意见的“外朝”。当时规定,在国家有以下三种大事的情况下必须召开国人大会,征询万民意见:第一是国家处于危难之际;第二是国家迁都徙封之时;第三是国家君王的废立,尤其是在国君继承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由国人大会决定国君的人选。《地官司徒·大司徒之职》规定:“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周礼·小司寇》规定:“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周礼是西周初期周公建立的,它是当时最完美的社会制度,这个“国人大会”是孔子推崇周礼的原因之一。

“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提出了的“大同”政治理想,后世儒家始终把它作为理想社会的美好展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书治要·春秋左氏传》总结:“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还提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和“国将兴,听于民”。

《老子》里说“太上,不知有之”,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的意思是,最好的为政,是人民只模糊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而已,也就是他虽超乎于民却顺乎于民,不与人民产生明显的距离;老子又称,这样的统治者,他为百姓谋福利成功了,人民却感觉这本就是他们自然而然的状态。

孔子说“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荀子》里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也是后来唐代名臣魏征常向唐太宗李世民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还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上天生育了人民,并非为了君主,相反,上天设立了君主,却是为了人民。孟子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出“民贵君轻”这一被后世皇帝认为是大逆不道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氏春秋》写有:“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权力乃天下人之公器”、“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对商周代时期民主制度或程序最细致的论述是《召公谏厉王弭谤》。天子在处理政事时,必须经过以下程序:第一让三公九卿各级官吏进献喻民风的诗;第二让无目的盲人乐师进献反映民俗的乐曲;第三让史官呈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第四由少师诵读相关箴言;第五由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赋;第六由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第七由管理各种工匠的百官提出意见;第八收集平民的意见转达给君王;第九由近侍之臣将相关规定尽量表述;第十由君王的宗亲拾遗补阙、弥补过失;第十一乐师和史官进行教诲;第十二由年高望重者进行劝诫,最后由君王斟酌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召公在这里列举的瞽、瞍、曚等盲人其实在当时也称之为“民”。盲人属于最困难的群体,也能反映出最真实的国情。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国人发起暴动,将周厉王流放到彘地。国人推举周公和召公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也被称为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正是周厉王压制民言的附带后果,使周厉王被“国人”推翻。虽然只有14年,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共和”制。

秦代以后

秦代尤其是宋元以后,随着封建主义的日益发展,皇权日益强化而发展至极端,这些民主的传统也就日渐消歇而不闻。比如明太祖朱元璋读《孟子》,读到“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句时说道:这不是臣子该说的话,命当时的儒臣刘三吾等学士对《孟子》进行大幅删减,修成《孟子节文》。只是个别有些知识分子仍然有民主思想,如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的政治设想,把咨询的范围从贵族、廷臣,扩大到士;其议论的结果,也非“天子亲临决焉”,而是要“公其非是于学校”。这一思想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

与西式民主强调个体人权不同,中国式民主更重视集体人权,即民权。中国古代政治中一向具有倾听民声、考察民情、注重民意、以民心向背为政治导向的优良传统。

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古希腊文明、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尽管三者时代不同、地域相距遥远,但都伴随有相似的政治生态、甚至共同的社会背景,那就是三者都是政治民主、社会转型、思想解放的伟大结晶,都是政治上民主推动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结果,

梁启超指出儒家政治思想的最大缺点,“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其为君说法奈何?若曰:汝宜行仁政也,汝宜恤民隐也,汝宜顺民之好恶也,汝宜采民之舆论以施庶政也。是固然也。若有君于此,而不行仁政,不恤民隐,不顺民之所好恶,不采民之舆论,则当由何道以使之不得不如是乎?此儒教所未明答之问题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