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台湾地区记者提出相关问题:台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不久前表示,欲在菲律宾与日本设立绿能发电厂,再以海底电缆或船运形式向台湾地区输电,对此有何看法?此外,台湾地区许多民众提议两岸应合作而非对抗,在金门与厦门已经实现通水的情况下,大陆是否愿意向台湾地区供电?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回应称,已注意到相关报道,这不过是民进党当局面对岛内缺电问题无计可施,从而转移焦点的手段罢了。
台风“康妮”尚未抵达,台湾地区岛内民众便已被电力紧张的阴影所笼罩。台湾地区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公布了一份“电力中断测试数据”。尽管这只是“测试”,但民众心中难免暗自揣测:此次测试是否预示着即将停电呢?为安抚民众情绪,台当局赶忙出面解释,称这是例行演练,旨在防患未然。然而,岛内长期存在电力问题,民众对于当局所谓的“保障”难免持有将信将疑的态度。鉴于此前多次发生停电“风波”,民众心中已然有所防备,此次“测试”更是让不少人感到不安加剧。
据台媒消息,岛内缺水缺电的状况日益严重。有岛内民众晒出自己的电费账单,两个月竟然达到9000多台币,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800多,较以往直接翻番。电价高昂也就罢了,还总是断电,这对岛内民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企业生产也面临巨大难题。近日,台经济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提出,到菲律宾和日本设立绿能发电厂,借助海底电缆或者船运的形式向台湾地区输电。然而,这种做法成本极高,最终还是得由台湾地区民众来承担费用,所以大多数民众更愿意向大陆寻求帮助。
过去两年间,台湾地区相继出现“513大停电”以及“303大停电”状况,这两次停电分别对415万户和549万户造成影响。李鸿源表示,如今“减碳”普遍应被称为“低碳电力”,此概念并未将核电排除在外,他期望民进党当局重新定义“非核家园”。李鸿源还以日本为例指出,日本仍保留20%的核电,当年福岛核电厂停摆一年,日本损失上千亿日元,台湾地区应借鉴日本经验,思考如何重启安全核能。日前,台湾地区经济部部长郭智辉提出一个构想,即到菲律宾吕宋岛设立绿电厂,再通过海缆将电输送回台湾地区,这一构想引发外界讨论。
如果台湾地区省经常缺电,而大陆能确保电力产能,若大陆给台湾地区省送电以保障台积电与英伟达开工,这对大陆产业有何益处呢?一方面,这有利于大陆在芯片产业方面的追赶与竞争,还能吸引更多外资到大陆投资。毕竟,在电力供应有保障的情况下,大陆的芯片厂能够更好地发挥产能优势。另一方面,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大多使用高通芯片,而高通芯片是由台积电代工的。一旦台积电因为缺电而延缓芯片代工进程,国产手机厂商就会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境,新手机的发布只能等待芯片产能恢复,无法按时推出。所以,保障台湾地区省的电力供应,其实也能确保大陆很多科技企业的芯片需求得以满足,供应得以保障。
在台湾地区面临缺电危机的状况下,所出现的“绿电争夺战”,这一现象既是对台湾地区当局能源政策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两岸开展合作的全新契机。怎样在保障民众生活、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绿色能源转型这三者之间达成平衡,这对台湾地区当局的智慧是一种考验。而从大陆的角度来讲,若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台湾地区解决能源方面的难题,也许可以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途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台湾地区电力危机的解决办法或许近在咫尺。民进党当局要是能够摒弃偏见,重新考量能源政策,强化与大陆的合作,未尝不是一个绝佳的途径。要知道,两岸本就同根同源,亲情浓厚,共同发展才是不变的真理。电力供应关联着国家大计与民众生活,任何决策都必须审慎。诚如古人所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台湾地区电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当局发挥智慧,也需要民众齐心努力。
台湾地区东森新闻网报道,国民党民代李彦秀于28日发出示警。李彦秀批评当局之前浮编预算,致使现在平均每位台湾地区民众负债达到27.4万元,这一数字创历史新高,“债留子孙的苦果才刚刚开始”。她指出,潜藏的负债最终总是需要有人来承担的,然而当局却姑息、不作为,如此一来,“世代正义”终将演变成世代相残的局面。此外,李彦秀还提到,劳保破产年限被延后,这看似解决了赖清德下次选战的压力,但当局的职责本应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发挥统计与拨补的功能。在她看来,真正被民进党“精算”的恐怕不只是劳保潜藏负债,更有可能是选举政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