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园东区启动大规模地下空间施工。
张园东区更与众不同的是,还有地下空间的开发。地铁12号线、2号线、13号线分别占据了茂名路、南京路以及石门路,目前达不到共线换乘的状态,借助张园东区地下空间的开发,该问题可迎刃而解。时筠仑介绍,地下空间共三层,约8万平方米,主要解决轨交换乘和停车功能,可以提供500余个地下车位。地下一层、二层是商业和公共服务配套,为整个板块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张园全景
量身定制多项技术支撑
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时筠仑今天表示,从张园的整体规模来看,目前投入运营的面积只有1/3。预计最快在2026年底,整个张园东区也会投入运营。"张园东区地上建筑仍保留了将近3万多平方米的历史建筑,以及一些新建建筑,包括美术馆、演艺中心、酒店等。"
张园的保护性改造已成为城市更新的"范本" ,其中离不开技术上的保障与突破。为了实现文保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项目工程师们勘察了张园项目场地内的每个角落,为所有建筑3D量体裁衣。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谊说,工程师们根据室内施工可操作的限制高度、门洞宽度及设计桩位尺寸,研发出了专为张园项目定制的小型"建筑机器人",如高度仅3.03米的自行走低净空钻孔灌注桩桩机,在保证屋体结构不受损的基础上,把原本无法打下的桩在"方寸之间"打入地下。未来,还将会有一大批"建筑机器人"参与到张园的城市更新建设中,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建造。
地处静安区南京西路风貌保护区核心位置的张园,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它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风格最丰富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也是上海首个保护性征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历经4年的保护性改造后,张园西区已于2022年12月1日对公众开放,这片打上"海上第一名园""七十二家房客"印迹的石库门里弄,以更胜往昔的繁华与生机,为城市更新增添新注脚,为城市生活注入新内涵。在张园东区建设完成后,东西联动的张园才是真正的焕新全貌。
百年海派建筑营造交流中心
城市更新集成技术服务商体验中心
章谊团队研究古建筑修缮
展现精细化解决方案
在工程师眼中,张园的城市更新之路也体现了技术的集大成。紧跟建筑业与市场之变革趋势,积极应对形势之变与市场之变,深化传统技艺传承和新型技术研究创新,11月4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在张园保护更新项目亮相。
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于勇,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共同为其揭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向义海,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徐建东共同启用百年海派建筑营造交流中心;华东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卫东,上海建工集团总工程师陈晓明共同启用二建集团城市更新服务商集成技术体验中心;静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区总工会主席林晓珏,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殷红霞共同启用城市更新工匠学院-张园教学点;上海勘察设计院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蓉、上海静安建筑装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皎冬、上海建工二建集团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轶男、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蓝戊己共同签署战略联盟合作协议。
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是二建集团集成城市更新业务资源、融合尖端技术优势成立的首个新兴业务公司,它以"共生、共享、共融"为价值目标,依托上海建工中央研究院与二建集团的专家资源优势,联合政府、协会、建设、施工、设计、专业单位等多方开展前瞻性强、专业度高的城市更新创新业务研究,面向全行业开放城市更新全生命周期综合集成服务,推动城市更新的发展转型、功能拓展,助力城市文脉传承、民生改善以及空间品质提升。
公司聚焦城市更新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城市更新策划与咨询、旧城保护、提升与复兴、产业融合与升级,提供从前端咨询、智能研发到过程管控、后端运维的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综合集成服务,致力于破解城市建设难题,以数字化为行业、社会提供"看见价值、赋能新生"的城市更新精细化解决方案。
作为二建集团城市更新公司的"前沿阵地",张园项目将对外展示最先进、最全面、最精细、最经典的更新集成技术。后期根据张园项目整体工况,公司将不定期举办核心技术体验开放日,包括既有建筑原位保护专用工程设备应用展示、原位更新逆作工艺及装备展示、石库门建筑修缮技术展览等,邀请业界同行和公众走进施工现场,亲身感受海派石库门建筑群的保护与复兴。
为了更好实现项目建设和科研成果的相互转化,城市更新建设公司还以上海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二建集团章谊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核心,将在张园联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行业内的大咖、劳模工匠开设多堂现场教学课,发挥劳模工匠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区域内创新工作室团队的协作功能,搭建行业内人才交流、示范教学的服务平台。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专家品牌,二建集团已先后打造了外滩源33号、上海爱马仕之家、南京路中央商场、外滩老市府大楼、南昌万寿宫等一大批文物保护和城市更新项目,培育并积累大量核心技术专利,不断将美好的规划愿景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作者:史博臻
文:史博臻 图:采访对象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唐玮婕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