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幸福感高吗?
在条件裕富的前提下,养育孩子幸福感还是挺高的,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极为快乐的过程,虽然可能会辛苦一点,虽然可能没有太多自我时间,但是眼前的宝宝就可以抵消一切了,甚至可以治愈个人的悲伤感。
可也提到了,在条件富裕的前提下,如果没有这个前提,那多一个孩子,多一分压力,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就多一分崩溃。
孩子的到来,让整个家庭紧张兮兮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接触的都是妈妈们,小区里边同龄孩子各家什么样,大家都清楚。
小区有一个叫晶晶的女孩,有点不一样,和同龄人相比,行为幼稚,情绪不稳定,很难沟通,行为特点和实际年龄不匹配。
之所以是这样的,因为她出生以后,谁带她成了一个大问题。
孩子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爸爸稍微好一些,但是爸爸陪伴孩子的时候也只会是看手机,通常就是孩子丢一边随便玩,他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孩子的外婆相对靠谱一些,孩子2岁半的时候,外婆带过半年,不过因为家里还有孙子要带,她实在是分不开身,孩子就只能交给奶奶带。
最初2年多,奶奶带娃,家里没少鸡飞蛋打,奶奶是个非常不讲究的农村老太太,带孩子就主打一个“活着就行”,孩子经常是脏兮兮的,换成外婆带的时候,婆媳关系紧张到极点,奶奶以“腿疼”为由回老家,甩手不干了,所以外婆才来了半年。
之后又换成奶奶来带。
奶奶不凑群,通常会带孩子到没人的草窝里,让孩子自由爬行。
妈妈很焦虑,可是也没办法,她最后也看开了,有人给带就行,不再提要求了,每每看着小区里那些干干净净的女孩,她也羡慕,后来习惯了,她说自己的孩子本身也不干净,就这样吧。
换成外婆来带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要生二胎了。
一个孩子,家里已经鸡飞蛋打了,她还要了二胎。
妈妈情绪不稳定
妈妈时常吐槽奶奶带娃不讲究,其实她自己也是个马大哈,因为工作压力大,情绪有一些不稳定,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很不稳定。
她自己反思的时候,也会说:我不该打孩子,可是每当她不上班的时候,几秒钟宝贝长宝贝短过去以后,孩子原形毕露,她就忍不住暴跳如雷,打起来是毫不手软。
有了老二以后,她情绪尤其暴躁,这跟她格外焦虑有关系。
她考虑到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好的习惯,喜欢模仿,行为能力不足,她认识到不能把孩子丢到家附近的那所普通的公立学校上学,学校是区垫底的,孩子小学毕业不学好的有很多。
两个孩子如果都送到私立学校,一年光是学费就得准备10万,实在是消耗不起。
她算了一笔经济账,不如就投资学区房,虽然学区房很贵,动辄六七万一平米,但是两个孩子上学的问题就解决了,等到孩子毕业了,还能把房子一卖,本钱又回来了就当投资了。
所以两年前她入手了一套6.5万一平米的学区房,首付不够,跟亲戚朋友借了几十万,凑够了首付,房子买好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可是之后万万没想到,房价暴跌,两年还不到,就跌了100多万。
那段时间真的是心力交瘁,孩子不听话,工作压力,房子不断贬值,看着钱就蒸发了,所有的情绪都很容易转移到孩子身上。
目睹过她暴揍孩子的一幕,同样是妈妈,真的无法直视,可是又不方便插手别人的人生。
为什么还要生二胎?
其实特别不理解的一点是,老大已经没有人带了,妈妈已经瞧不上奶奶带娃的方式了,自己确定自己没有时间管孩子,为什么还要生二胎呢?
老大的到来,已经让这个家鸡飞狗跳了,已经让婆媳关系到冰点了,为什么还要生二胎呢?
二胎、三胎开放了,的确可以生孩子了,生孩子的前提难道不是要么有时间,要么有闲钱吗?
时间没有,闲钱也没有,还要生孩子,这不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吗?
现下流行的那个“内卷”、“焦虑”,源头是大环境吗?根本源头难道不是自己吗?
只要自己充分认识到自己和家庭的情况,理性选择,留有后路,怎么可能让自己过得一地鸡毛呢?
不买房、不买车、少生孩子,谁能让你焦虑
总有人喜欢把“割韭菜”挂在嘴边,到底谁割了你的韭菜?
这不都是双向选择的吗?没有人逼你去被割韭菜。
拒绝内耗,理性选择。
不买房子,不买车子,就不会被割韭菜。
而少生孩子,理性生育,就不会让自己陷入无助焦虑的境界。
养育孩子,尽力而为,不攀比,不跟风,走一步算一步,我不相信还能被卷到,不相信还能焦虑到睡不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