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2年的谢春生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里,小时候家里穷,一家四口都指着那一亩田来吃饭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勉强填补肚子,好在母亲王秀英手还算巧,缝缝补补一点小玩意儿补贴家用,不至于在饥荒年饿死,这样的生活持续了15年。

到了1937年,那一年庄稼收成并不理想,谢春生的父亲看着闹着吃不饱的孩子们,心里有些发愁,外面的人都在说,日本鬼子要向中国宣战了。那个身处东北的村庄,每一天都有村民收拾细软往外跑。谢春生的父亲不想离开,他是一个念乡的人,但看着自己周边的人家一户户的离开,谢春生的父亲也不得不做出离开的决定了。

父亲把所有的家产变卖换了两辆拉货的板车,又换了些锅碗陶器,就这样父亲和谢春生各拉一辆车,母亲和妹妹走在后面,一家四口开始往南边迁移。

一路上,谢春生看到了许多,有城里能载人的铁皮壳子,也看到过站在高台上演讲的青年,还有一些穿着军装老百姓见了都避之不及的士兵。父亲告诉谢春生,这些士兵是日本人,他们都是可恨的侵略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下的日子里,每日奔波居无定所虽然很累,卖东西全看运气,但好在一家还是在一起互相扶持。谢春生也认为,等父亲老了,拉不动了,自己就一个人拉车卖,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可好景不长,当谢春生一家人南下到上海,谢春生第一次看见如此繁华的地方,它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铁皮壳子比其他任何地方的都要多,日本士兵也比其他地方要多。当时的谢春生不知道,为何这群人这样不讲道理,他们打翻板车上的货物,还准备砸烂父子二人拉的板车。

谢春生的父亲本是老实之人,可自己全部家当都被这群日本鬼子给砸碎,泥人也有三分火气,就与日本士兵起了争执。

当时的正值卢沟桥事变之前,所有小鬼子都在想方设法的挑衅。

谢春生父亲的举动正好中了这群小鬼子的下怀,于是,谢春生亲眼看见,鬼子的钢枪刺穿了父亲的胸膛。

当时的谢春生只有一个想法,跟这群鬼子拼了!母亲王秀英一把抱住了儿子,她知道,面对这些钢枪刺刀,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拦住儿子,儿子一定不能再离她而去了。

就这样谢春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仇人,杀了人之后大摇大摆的离去,自己却无能为力,一旁的母亲和妹妹已经哭成了泪人,谢春生只能咬紧牙关,把自己父亲的尸体装在板车上,找个地方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春生恨啊,他恨不得自己能杀光所有日本士兵,正巧,谢春生看到了征兵公告,看到公告的谢春生巴不得立马参军,然后训练一身好本事为父报仇。

可是这样的一腔热血,却被担心儿子的母亲拦住了,明眼人都知道,快打仗了,现在去参军就等于去送死。自己的丈夫已经死了,如果连儿子都牺牲了,自己和家中小女儿该怎么办啊。因此,母亲还专门从当地部队把谢春生给拉了出来。

可谢春生知道,如果人人都不去参军,自己的国家还会有更多像他这样的悲剧发生,父亲被日本鬼子杀害,但即使是死父亲也没有向这群侵略者屈服。

于是在一天深夜,谢春生对着熟睡的母亲,磕了三个响头,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孝子,但父亲的死,以及鬼子对中国领土的侵略,谢春生无论如何也不能就这样苟且偷生,于是谢春生就选择了悄悄离开。此时的谢春生才15岁。

谢春生没读过书,不识几个字,误打误撞的加入了国民党部队,当时的谢春生倒没想过国共两军有啥区别,反正招募的人对他说:“跟着我们有鬼子打。”

而谢春生加入的部队正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钢七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加入部队的谢春生年纪尚小,连枪杆子都不大扛的动,于是被安排去做了通讯兵,由于之前跟父亲一同拉货,谢春生的脚力还是相当了的,对于通讯兵的工作应付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而当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的一年,钢七军的一次攻坚战,当时的战况十分激烈,部队命令只要能动的都往前冲,通讯员也不例外。

这是谢春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拿起武器上场杀敌,战斗中,谢春生没有表现出一丝害怕,反而把国难家仇的恨全部发泄出来,他记得,父亲被刺刀捅破胸膛对鬼子依然不屈的眼神。

这眼神如今化作了他的勇气。

战斗结束了,长达五小时的战斗,谢春生的部队成功夺回了阵地。虽说整体战局来说,这场战役是失败的,导致了上海沦陷。

后面的战斗谢春生也是跟着钢七军多次上战场英勇杀敌,在后面的战争中屡赫战功,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这天等来了战争的胜利。

那一天,听到这个消息的,谢春生激动不已,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一定会为他感到骄傲,同时谢春生也想着自己可以回家了。这些年谢春生一直挂念着母亲,挂念着家中小妹,他想着,大仇已报自己终于可以回去孝敬母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另一头的谢春生母亲王秀英也得知了胜利的消息,自从儿子偷偷跑去参军后,王秀英就一直很担心自己儿子,战争前期女儿每天还会去打听战况告诉母亲,但每天的战况都很激烈,死伤惨重,久而久之连家里的小妹都不相信自己大哥还活着了,对战况闭口不谈。

但母子的羁绊让王秀英一直相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胜利这天,王秀英让女儿买了壶酒,洒在地上,颤抖的对天说道:“孩子他爸,你的儿为你报仇了。”

又望着远方,喃喃说:“儿啊,妈等你回来。”

可王秀英依然没等到自己的儿子,胜利不久国共开战了,谢春生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都打完了,中国人还要自己跟自己打,可没办法,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自己只能再次参战。

令谢春生没想到的是,这次参战将会远离故乡几十年了。

国军被打的退守台湾,刚到台湾,谢春生想的是这地方应该还不错,自己如果能把母亲和小妹接来也不妨是一桩美事,自己这边即将可以退伍了,拿着退伍补贴去干一点小买卖,找个漂亮媳妇一起照顾母亲,余生这样度过倒也挺好。

可没想到两岸就这样被相隔了,看着大陆那头,谢春生愁啊,自己出来当兵多年,从未跟家里有过联系,他甚至不知道母亲是否健康,小妹过的怎么样,出嫁了吗,这些问题,他想用自己的双眼去看,看看自己母亲的模样。可国共关系的持续恶化,自己回不去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几十年里,谢春生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按照自己的喜欢做了点小买卖、娶妻生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生活逐渐归于平淡。可那海岸对面的家,成为了他长久的遗憾与痛。

终于到了八十年代,大陆与台湾双方的开始积极改善,直到2008年的12月15日,两岸三通的实现。86岁的谢春生终于得以回到故土,在孙子的搀扶下,谢春生时隔五十几年终于回家了,踏在这片土地上,是曾经远离故乡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土的怀抱。

谢春生杵着拐杖,迈着蹒跚的步伐,站在故乡的村子前,可这里早已不是谢春生记忆中的模样了。其实谢春生也想过,自己的母亲可能已经不在了,但自己在想,哪怕自己的母亲真的走了,自己这次也要在她坟前跟她道个别。

好在谢春生的母亲还健在,在各方的努力下,母子二人也是时隔71年终于团聚了,106岁的王秀英每天都在等,她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会回来的,所以王秀英住的地方,是儿子出生的地方。

谢春生来到母亲跟前时,这位106岁高龄的老人已经只能瘫在床上了,气若游丝,已经很虚弱了。谢春生看到自己的母亲,只是激动的叫道:“妈,我回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的王秀英睁开了眼,哪怕时隔七十一年,母亲依然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孩子,轻轻呢喃着谢春生的名字。眼角泛起了点点泪水,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回来了,她的儿子没有死,她的儿子还是英雄。

那一晚,这位百岁老人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谢春生也会遗憾吧,他才刚刚见到母亲,还没来得及尽孝。但我想如果再让谢春生选择一次,他依然会选择在那个夜晚,独自离开家中,因为他的背后始终有一个想要保护他的母亲,让他得以去保护民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