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ART WITHOUT BOUNDARIES
“惊鸿远客”
卢志荣的雕塑
惊鸿远客
Angels from Inifinity
《惊鸿远客——卢志荣的雕塑》汇集了卢志荣在2022年于中国香港大馆季丰沙龙举办的“惊鸿远客”雕塑展中展出的11件雕塑作品:《哈克斯之行》《 依罗之邻》 《拜东之行》 《早尔之行》 《伊贝拉之行》《库干之畔》 《科欧之行》 《塔内欧姬之畔》 《瑟伊之外》 《卡地楚之行》 《从伊马门塔》。这些作品是卢志荣对时间、空间和文化深邃对话的载体。
灵感来源
雕塑独特材质
灵感来源
卢志荣的雕塑作品灵感来源于他称之为“天使”的精神导引,这些天使象征着引领和陪伴他从童年到现在的力量。他提到,这些天使远客总会适时地带他逃离世俗的时空羁绊,还他无拘无束的心境。他的童年在港岛东的小渔村,用废纸折叠的纸鸢和用冰棍棒造的小艇,这些都是他最初遇上的天使,它们带他遨游天际远方,穿越童年的孤寂。
Angels
“...他们总会适时地带我逃离世俗的时空羁绊,还我无拘无束的心境。”——卢志荣
独特材质
探索美学的深度,卢志荣以其一贯的严谨,将“天使远客”系列的美学理念,通过三维艺术的形式,带入我们的世界。他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挑战,更在哲学的维度上追求极致,他细致地探索了如何将“天使远客”系列转化为三维形态时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但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如何让观众感受到那种“时空无限性”。为了解决这一挑战,卢志荣在材料的选择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这些雕塑仅使用了青铜和枫木两种材料,青铜因其在众多文化中的深远历史,成为了历史的化身;而枫木则因其在全球的广泛分布,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文化语境。通过这样的材料运用,他成功地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跨越时代的普世价值:“我所追求的是如何传递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文化、种族或地域。在面对世间万物时,我们应当追求的是接纳、思考和解释,而不是分离、对立和局限。”
他的作品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触动。卢志荣鼓励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思考并赋予世界新的意义,而不是被偏见和对立所束缚。这种思想的传递,是他艺术创作中最为宝贵的核心。让我们一起在公众号上,探索卢志荣的艺术世界,感受那份超越时空的美学力量。
图书框架
作品展示
ART WITHOUT BOUNDARIES
图书框架
《惊鸿远客——卢志荣的雕塑》这本图书大致分为四部分:一、王见教授注解;二、11件雕塑作品及11篇卢志荣手记;三、雕塑背后的语境意象;四、作者简介及后言。通过王见教授的专业注解宏观阐述卢志荣雕塑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内涵立意,配有卢志荣雕塑作品的微观展示以及作者文章表意抒情,并且附有独家图片——解密雕塑作品语境意象。
From Aegamonta《从伊马门塔》
卢志荣的雕塑作品《从伊马门塔》(From Aegamonta)是一件结合了自然加拿大枫木和氧化青铜的材料创作的艺术作品,尺寸为585长 x 440宽 x 139高毫米 。
At Cugan《库干之畔》
卢志荣的雕塑作品《库干之畔》(At Cugan)创作于2012年,尺寸为780长 x 365宽 x 375高毫米 。这件作品体现了卢志荣对雕塑的深刻理解,他将雕塑视为一种存在,而不仅仅是一个物体。
卢志荣的图书“后记”
王见教授评析卢志荣的雕塑
解析卢志荣的图书“后记”
卢志荣认为精确性是压制干扰、保持创作纯粹性的关键。同时,他也认为精确性是创造新形态的工具,细节的滋养能够提升作品的声望,最终让作品获得自由,拥有自己的独立生命。他试图通过艺术作品捕捉那种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精确性,这种精确性不是简单的物理测量,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哲学上的平衡。他希望在存在的与将要存在的、永远不会存在的与曾经存在但不再存在的事物之间找到平衡,这种平衡是微妙的,几乎不可捉摸,但却是艺术创作中追求的核心。
ART
卢志荣的内心和个性是开放的,不会偏执地强化某种痛苦并突出其不安,而是把自己的感受力和观察点投放到对人类生命精神与文明的永恒。--王见
他更以其独特的艺术直觉显示了一种具有穿透力和前瞻性的思想和意识,在沧海横流中独立不迁不同凡响。--王见
王见教授评析
编辑校对| ACS编辑部
入群小助手/预定客服
新书购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