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蒋介石向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 。

蒋介石在陕北放了25万部队,在山东放了45万部队,并且依靠黄河天险,设计了一个所谓的“黄河战略” 。

他企图把战场限制在黄河以北,把战火尽量烧向解放区, 大量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 使我们不能持久, 最后把我们搞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像邓小平所说:

“ 拿冀鲁豫来说, 经过一年的内线作战, 农民的鸡、猪、牲口看见的不多了,村里的树也少了。

同时,要打破蒋介石的重点进攻,牵制陕北和山东的国民党军队,减轻我方压力,我们就需要打到外线去,发动战略进攻,把战火引向敌占区。

战略进攻的方向选在哪里呢?

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选中了中原的大别山区。

为什么选择大别山,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蒋介石军队兵力薄弱,进去之后我们能够立得住;二是大别山的战略地位高,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三是战略的牵制效果好,正所谓打的一拳来,赢得百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大别山的三个原因

1、蒋介石军队兵力薄弱:

蒋介石在“全面进攻”失败后 , 企图把主力集中于陕北和山东两翼, 利用黄河从陕北到山东的 “ 乙” 字形天然形势, 将我军压缩到“乙”字形的孤内, 然后聚而歼之。

蒋介石满以为他的“ 重点进攻” 会打败我军, 于是就穷兵默武 , 把主力部队几乎全部调往前线。

到1947年8月底 , 蒋介石的“ 正规军二百四十八个旅中, 放在前线已达二百二十七个, 留在后方的仅有二十一个旅。

其中新疆及甘肃西部八个旅 , 川康七个旅 , 云南两个旅, 广东两个旅, 台湾两个旅” 。

湘、桂、黔、闽 、浙、赣等六省 , 几乎没有一个正规军 。这也就意味着,长江南岸已完全没有第二线部队。

蒋介石军队部署上的这个致命弱点,一经我刘邓大军进攻,就会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大别山战略地位高

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 正处于中原腹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

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我军占据了大别山, 就可以“东慑南京, 西逼武汉 , 南扼长江, 瞰制中原”。

毛泽东同志多次电告刘伯承和邓小平:要“消灭敌人, 夺取中原。”

朱德总司令也特意托陈毅转告刘伯承和邓小平 : “ 自古谁得中原 , 谁就可得天下 。取得山东、华北 , 再取得中原 , 也就得到了全中国”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战略牵制效果好

邓小平同志说:

“现在, 敌人进攻的重点是山东和陕北。山东敌人是六十个旅, 近四十五万人; 陕北敌人十五个旅, 十四万人。 正像刘司令员所讲: 敌人是哑铃战略, 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现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 ,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 ”

刘伯承同志说:

“ 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袭, 陕北按着两条腿, 我们拦腰砍去。”这时候 , 北面的敌人就可以吸引一部分到我们这边来 , 山东、陕北和其他战场的担子就会减轻一些 , 他们可以放手歼灭敌人...... ”

刘邓部队的“中央突破” 事关全局,如果成功了,我军则转入主动进攻的战略地位。如果失败了, 则我军的战略进攻就要延缓,解放区内线的战争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全局就要被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挺进大别山的过程

为了配合刘邓大军,毛主席还制定了“三军两翼”的战略战术。也就是所谓的“ 三军配合, 两翼牵制”。

三军配合是指, 由刘邓大军实施 “中央突破” , 直接插入大别山区,陈谢兵团在右路挺进豫西,陈粟大军为左路挺进豫东。

三路大军形成品字型阵势,向南挺进。

为了让蒋介石“胸膛垂露” , 方便三路大军南下,我军同时进行了“两翼牵制”。

由西北野战军出击梅林,将敌人拉向沙漠的边缘;由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在胶东辗转机动,将敌人拉向东海之滨,左右拉开,露出胸膛,以便我中原各军顺利展开进攻。

1947年6月30日夜 , 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 , 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率领下,突破波涛汹涌的黄河天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渡河之后,刘邓大军发动了鲁西南战役,仅用28天的时间,就歼敌九个半旅,约五万六千余人 。

8月7日 , 刘邓又甩开敌人,挥师南下,横跨陇海路,越过黄泛区,渡过沙河、颖河、洪河、汝河、淮河等,一路拼杀,千里跃进,于八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建立了拥有33个县的大别山新解放区 。

按照中央部署, 刘邓大军首先杀奔大别山。这支奇兵,完全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他万万没有料到,我军会以这种方式展开战略反攻。

蒋介石错误地认为:

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刘邓大军经过28天连续作战,疲惫不堪 ,短时间内难以再战。他以大军压境,我军既不能北渡 ( 当时连日暴雨, 黄河水势很猛 ),又不敢和他们再战。于是提出“ 共军溃不成军,向南流窜”的猜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两个特点:

1、跳跃千里

这是一次远离根据地、无后方依托的作战。 进军途中河流众多,容易被敌军堵截, 十分不利部队的奔袭行动。

而且,我军到达大别山后,,也必然要遭到敌军围攻,十几万人的弹药补充、伤员安排、粮草、医药等问题 , 都难以解决 ,均要靠“自力更生”。

孤军深入,远离后方,实行无后方作战,历来为兵家所忌。 而千里跃进大别山,却正是把大后方丢在千里之外, 深入敌占区的腹地, 实行无后方作战。

2、从战略防守直接进入战略进攻

照战争的一般惯例,大致总是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样三个阶段。

结束不久的抗日战争,就曾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战略相持阶段,然后才转入了战略反攻 。

不经战略相持积蓄力量 , 在还没有完全打退敌人战略进攻的情况下 , 跨阶段突然发起战略反攻 , 这是很不寻常的事情 。

但是 , 也只有敢于发动不寻常的壮举, 才有可能创造不寻常的业绩。

为什么解放战争可以不经战略相持就转入战略反攻呢?

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发展,蒋介石军队兵力不足、士气低落、人民反对、后方空虚;而我军兵力增强、士气高涨、人民拥护、无后顾之忧 。

因此,我军乘敌军陷在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不能自拔的时机 , 立即发起战略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出乎意料挺进大别山,包括陈谢兵团挺进豫东,蒋介石顾不上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了,急忙从山东和陕北调出部分军队,阻拦我军继续向南前进。

这样 , 陕北和山东战场的兵力就相对减少,蒋介石的重点进攻计划遂宣告破产。

我军主力打到了外线,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打破了蒋介石的战略进攻部署。

因此 , 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刘邓大军:“象一把尖刀 , 插入了敌人的心脏” 。

陈毅同志也称赞刘伯承的军事才智是“论兵新孙吴” 。

美国记者杰克 · 贝尔登,面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 “ 胆识和气魄,更是惊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蒋军后方的许多城市和战略要点,是不需要重兵防守的,现在却必须派兵防守, 蒋军的兵力大大分散 , 战略机动兵力大为减少。

作为从防御到进攻的战略转折点,千里跃进大别山客观上为后来的辽沈、平津和淮海等三大战役,甚至渡江作战创造了必要条件。

所以,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解放战争全国大反攻的重要战略序幕。

欢迎大家进入小野的主页,观看置顶视频— —千里跃进大别山

关注@,我们一起瞄历史,聊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