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不被承认的中国,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引起了整个世界的轰动。”
这是长津湖战役中,一名美情报军官对此战役的评价。
我们称朝鲜战争为立国之战,不仅因朝鲜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保家卫国的愿望,也是因为在这场新中国成立来的首次大战中,中国展示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实力,打出了国威、军威,使世界为之一震,认识到这个经受百年战争摧残的东方古国,仍是一头雄狮。
朝鲜战争的苦,不单纯是战争苦,还有条件恶苦、环境寒苦。其中长津湖战役,更是被美军称为“最艰苦的战役”。大名鼎鼎的美军精锐陆战1师的师长史密斯谈起这场战,也是这样评价道:
“长津湖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
这场战役究竟是什么情况?
首先从长津湖的环境说起。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最终注入鸭绿江,周边山区平均海拔1300米,林木茂盛,山路窄险,人烟稀少。到了冬天,这里更是连日大雪,气温最低能降到零下40度。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场战役。1950年10月25日,中国打响入朝后的第一场战役。由于志愿军是秘密入朝,美国的“联合国军”根本没有预料,很快就被打退到清川江以南。
美军虽已知中国加入了朝鲜战场,但并不打算改变既定的作战方针。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自满地判断道:“入朝的中国军队总兵力不过3、4万人,在战略上不过是象征性的。”
最早进入朝鲜战场的那批志愿军规模的确无力抵抗美军:在朝鲜北部第一线的联合国军有22万人,在朝鲜部署的总兵力则高达51万人,而志愿军共23万人,武器装备也远不及联合国军。
毛主席做出抗美援朝指令后,1950年8月,中央军委便决定将在苏南、上海的华东军区精锐主力第9兵团调到山东,作为东北边防军二线部队,根据战争形势及时调遣其入朝作战。
第9兵团先前准备的是攻台任务,兵团下面有第20军、第26军和第27军,司令员为宋时轮。后为适应出国作战,又调遣了3个师进入兵团,最后共计12师15万人。
11月3日,朝鲜战场的第一场战役正在激烈展开时,中央军委紧急命令9兵团立即开赴东北梅河口,短期集训后便入朝参战。接到命令后的9兵团迅速赶赴东北,然而在半路上却又接到了一份急令。
急令要求9兵团改变原计划,无需在东北进行短期整训,直接从辑安、临江入朝,加入东线战场。当日,被命为前卫的第20军已行至沈阳车站。
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奉军委命令前来检查,看到全军斗志昂扬,倍感欣喜。然而,他再仔细一看,却眉头紧锁。
东北11月已十分寒冷,而20军的战士们身上穿的却都是薄棉衣。9兵团过去驻扎在南方,因此军队发下的冬棉衣都不厚,而北赴作战事态紧急,根本没来得及赶制厚棉衣,战士们穿着旧薄棉衣便出发了。
带的是东北军,贺晋年怎会不知东北冬天气候的厉害。他立即下令紧急停车两小时,准备将自己军区备下的5万厚棉衣、棉帽交给战士。但军情重大于天,20军的58、59、89师根本没有停车而是直接开赴朝鲜,只有后卫部队60师短暂停车,拿到了部分物资。
11月11日,20军由辑安全部入朝,次日,27军也未有任何停留直接跨过鸭绿江。11月19日,26军也进入了朝鲜战场。20军和27军迅速集结,进行战前准备,26军因运力不足,所以作为预备队。
9兵团15万兵力短时间内迅速进入东线战场,整个过程进行得十分隐蔽,以致美军根本未曾发现。
当时,美军在朝鲜战场开辟了西线、东线两个战场,计划以钳形攻势向鸭绿江推进。麦克阿瑟还扬言要在圣诞节前把中国军队赶回去。在东线战场的美军,包括开头提到的美陆战第1师。
9兵团没有任何休整喘息的机会。11月25日,东线的联合国军发起了总攻势,计划沿着咸兴、长津公路北攻,以配合西线主力的进攻。
9兵团不仅缺厚棉衣、棉帽,还缺基本食物,重军备不足。与之相对的是,美军的羊毛衣、毛裤、派克服、防雨防寒服、鸭绒睡袋、高级的C类口粮,以及85辆坦克、几百门榴弹炮和迫击炮。美军的飞机每天在空中飞行成百上千次,为各地的战士投下支援物资。
然而,保家卫国的热情和激情荡漾在军中,即便气候恶寒,他们仍目光炯炯,端着枪奔向恶寒的战场。
柳潭里地处长津湖地区西北方,新兴里在东北方,两处中间以南是下碣隅里,再往南是古土里和真兴里。美军兵力并不集中,分散在各地,且这时还未发现9兵团的集结。于是,在入朝歼灭了美军几个团后,9兵团计划分散拦截。
11月27日,长津湖降下大雪,气温零下30度。20军和27军共8万人,秘密进入计划的埋伏位置。
27军79师从北面攻柳潭里,20军59师从南面攻柳潭里,新兴里由27军80师、81师负责,下碣隅里由20军58师负责,60师则拦在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
在漫天大雪中,埋伏各地的9兵团士兵发动进攻,美军毫无防备,慌忙应战。但毕竟是王牌部队,因此也很快反应过来,火速调整作战。经过一夜艰苦战斗,美军被9兵团分割成了5段。自此,美军被打散,开始分块迎接9兵团四面八方的伏击。
新兴里苦战:不灭北极熊,誓不罢手
新兴里的美军为美步兵第7师第31团和第32团,第31团因一战入侵俄国西伯利亚所获的显赫战功,被誉为“北极熊团”。
11月27日深夜,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率领80师向新兴里和内峙洞的美军发动进攻。经一晚紧凑激烈的冲杀,80师完成对新兴里美军的合围,并深入敌营歼灭1排1营,缴获4门榴弹炮,几乎占领新兴里周围所有高地。
28日天刚蒙亮,虽在美军反抗下,80师未能实现全歼计划,却已将美军合围在狭窄之地。清晨6点,被重挫的美军开始反击,因80师未查清敌情,有所低估,以致美军反击起效,并等来支援部队带来12辆坦克。
80师奋力拦截,最终炸毁4辆坦克,抵住了美军的突围攻势。但经一昼夜战斗,全师有1/3伤亡减员,且战士们未喝一口热水热饭,只匆匆吃了些干粮和雪。而且弹药也告急,只余少许子弹和手榴弹。
28日晚,27军令80师继续对新兴里和内峙洞之敌进攻,两个团试图从多条道路冲进敌军村内,却遭美军重火力猛扫,一夜苦战,伤亡惨重,首长只得在29日晨下令停止攻击。
志愿军的狂烈进攻将美军逼得十分恐慌不安,内峙洞的美32团害怕被全歼,直接丢下4门榴弹炮和300具美军尸体,逃亡新兴里,而在逃亡途中,该团团长被志愿军击毙,内峙洞被志愿军占领。
新兴里的战事更为吃紧,两天两夜激战,仍未有多大进展,而且80师伤亡及冻伤减员已超2/3。即便如此,80师仍咬牙坚持,敌军支援部队一次次冲来,他们便次次击退。等不来支援部队,让被困美军渐感绝望。
30日晚,80师又再次冒着凶猛炮火向困军发动攻击,将包围圈再次缩小,但80师在这晚战斗中也损失了3个连战斗力。27军首长言:“不消灭‘北极熊’,誓不罢手!”
困军于绝望中发起最后反抗,次日,在40多架美军机的掩护下进行猛烈突围。守在美军突围方向的是241团,因美军陆空配合,该团未能堵住敌人,242团3营迅速接上阻击敌人,其余各团也分别从敌侧、敌后和正面拦截,大部分敌军被歼。
200余名残军突围至长津湖边,另400余名则沿公路西逃,但全被242团1营歼灭。12月2日4时,新兴里战斗结束,歼灭美31团和32团1营,共计3193人。这创造了抗美援朝作战史上志愿军成团建制歼灭美军的唯一战例。
在这场艰苦战斗的背后,也出现了令人内心震动的画面。在美军突围时,242团5连奉命在途中设伏。他们在此已埋伏几昼夜,趴在零下30度的深夜中,未吃一口热食热水。然而战斗打响时,该连却无任何动静——全连匍匐在雪地之中,已被冻死。
死鹰岭的冰雕连:至死保持作战姿势
下碣隅里的战斗于11月28日打响,当夜下起大雪,美军试图沿下碣隅里公路北上至柳潭里。当晚8点,20军58师开始试探攻击。美军以坦克炮弹、迫击炮、火箭筒和重机枪筑建层层火网,但我军将士毫不退缩,突破层层防线,先后攻占上碣隅里和下碣隅里多个高地。
这夜58师共歼800余名敌军。但因美军武器装备过强,火力迅猛,部队在激战一夜后已无力再发动集中攻势,使被围美军得以喘息。
11月29日,休整后的美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反扑,东山小高岭的美军被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带领的3排次次击退,而1071.1高地则由172团9连坚守。
不到一上午,9连仅剩30人,且全都带伤。而小高岭阵地的3排战至最后,只余杨根思排长和2名伤员。志愿军支援部队还未赶到,美军又发动了第9次进攻。
在用尽最后一颗手榴弹和子弹后,杨根思将排里那挺珍贵的重机枪交给2名伤员,自己抱起5公斤炸药包冲向敌军方向。他拉开引线,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以生命践行“人在阵地在”的誓言。
战斗并未结束。11月29日,172团各连分守在各个阵地,但因美军陆空火力的攻势,各连渐渐失去和指挥部的联系,因此也未得到支援。然而没有战士选择放弃和后退,他们如同猛虎一次次攻向敌阵。
下碣隅里攻势浩大令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都大感震动。他令南面古土里的美军迅速增援,1支近千人的支队北上,但在增援过程中,遭到20军60师的伏击,最后只有400余人冲进下碣隅里。
11月30日,9兵团下令,58师必须坚决攻下下碣隅里。当晚11点,战斗打响。58师战士手拿轻武器,迎向敌坦克群,但因火力压制,几次进攻未果,且因伤亡过重,弹药耗尽,只能奉命撤出战斗。
同一时间,59师也奉命攻占死鹰岭等地,以切断柳潭里和下碣隅里间的联系,阻止敌军的增援。这一战打到12月3日,但在前后夹击下,我部队弹药耗尽,冻伤冻亡人数巨大,以致阵地被破,让敌军侥幸逃脱实现会合。
至此,下碣隅里已集结了近万人的敌军,单凭58师已无力阻挡。9兵团令26军与60师迅速赶往支援。经7日恶战,终成功阻止敌军南逃北援,守住了这关键闸门。
柳潭里美军南下增援下碣隅里时,途径死鹰岭。一路激战,美军保持高度紧张,然在进攻死鹰岭一高地时,却发现该处沉寂无声。等他们秘密合围时才发现,这一连全员已无生息。
这是20军59师的一个连队。该连奉命拦截美增援军,战士趴在高地上,握着老式步枪,对准高地下的公路——这是敌人来向。他们保持战斗姿势,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人与枪与冰雪,凝成一体。风雪将全连冰封成一个个冰雕,却无法扑灭军人的保家卫国之情。
26军入前线,美军全线撤退
进入12月后,东线战场上的美军处处受9兵团所制,渐渐有全线撤退之势,但9兵团决定乘胜追击。
志愿军包围了下碣隅里的上万美军,并炸毁下碣隅里通向古土里公路的所有桥梁。美军运输机一面运走伤员,一面又补给大批食物、弹药和几百名伤愈士兵。
12月5日晚,史密斯整编部队后,决定在空中火力掩护下向古土里突围。6日清晨,美军夺取了战略位置东山,但一出下碣隅里便遭到志愿军的火力拦截,奋战一日,美军仅前进了7公里。
此时,26军已正式投入前线战场。当晚,26军开始向东山四面猛攻,美陆战7团被26军的猛烈攻势难以前行。在弹药耗尽,增援未到时,志愿军直接拿白刃与美军战斗,这使美军也大为震颤。
但因美军火力太猛,在阻拦两日后,仍被其南逃至古土里。南逃成功的美军又在黄草岭高地与20军60师展开激战。12月9日,美军本呐喊着冲向一处高地,却又在上面发现了被冻亡的一个连队。
在撤退途中,志愿军数次炸掉水门桥,美军又一次次在空投补给下迅速修复,最终撤向兴南港。
26军继续往南追击,27军也紧追敌军尾部,并在兴南港一带多次作战,伤亡惨重,无力突破战情。12月24日,东线战场的美军完成撤离,次日拂晓,27军进入兴南港,第二次战役结束。
对于这一场撤退,美陆战1师作战处处长鲍泽上校在回忆中充满了侥幸:“幸亏中国人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信设备,否则陆战1师决不会逃离长津湖......”
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9兵团共歼灭敌军13916人,据统计,美军冻伤减员超7000人,仅有少数冻亡者。9兵团战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直接冻死近1000人,冻伤后救治无效身亡者又有3000余人。
当时,即便防寒、燃料和食品物资补给极好的美军仍觉得生活艰苦,而我军在处处条件受制的情形下又面临着何种恶境,更是难以想象。9兵团的保卫部部长丁公量回忆道:“这一仗的艰苦要超过长征的时候。”因长征没有这样严寒,也没有饿得这么久。
即便在没膝的厚雪中仅身着薄棉衣,啃冷干粮,战事激烈时甚至断粮,无重武器可使,无强大的后勤补给可依,但面对敌军的凶猛火力,志愿军仍士气不减,从未后退,以生命在作战,以生命在卫国。
外国军事学家曾形容长津湖的战士为“犹如没有身影的幽灵”。美军大卫回忆起志愿军时说:“中国军人身穿白色风衣,在雪地里,你根本就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
他们已与雪地融为一体,即便飞机多次从他们头顶飞过,却也看不出寒雪中,竟匍匐有中国战士。如果想要取暖,能生火烤烤或活动一下身体,但为了不暴露,志愿军都做了同一个选择。
冰雕连并非特指某一个连,而是长津湖战役中,在风雪中备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所有战士的缩影。
毛主席曾用“钢少气多”来形容志愿军,这应是对志愿军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好概括。在中国还未发展强大起来的年代,我军与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和军队对抗,却打下了来之不易却又漂亮的一仗,正是因一口卫国气,一份爱国情,一种革命战斗精神。
1952年9月,9兵团从朝鲜回国,在路过鸭绿江时,宋时轮让司机停车。他望着长津湖的方向伫立许久,然后脱下军帽,朝长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待抬起头来时,这位有着几十年戎马生涯,经历大大小小战事,见过无数伤亡牺牲的将军,泪流满面不止。
“熟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长津湖的中国战士,朝鲜战场的中国战士,为中国革命奋斗的所有战士们,都值得所有国人深深的一个鞠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