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少将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你可能也发现了这个现象:无论是在哪个团队里,我们都喜欢靠谱的人,对别人也往往会用“靠不靠谱”来评价。

为什么靠谱这么重要?

因为靠谱是一种稀缺品质,自带安全属性。与靠谱的人相处,不用猜疑、顾虑,不用提心吊胆。

李嘉诚曾说:做事要找靠谱的人,聪明的人只能聊聊天。

在这个聪明过剩的年代,靠谱才是最顶级的聪明。靠谱的人,就该被世界狠狠地奖励。

那么,什么是靠谱呢?

评价一个人是否靠谱,我们往往不会把这些当做标准:学历高不高,能力强不强,聪不聪明,等等。

只有办事利索、说话得当、人品好,才能算是靠谱。

也就是说,真正靠谱的人,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1

事不拖:

做人有责任心,做事有责任感

“不靠谱的人,都有什么特征?”

有人这样回答:“一边拖延和等待,一边又天真的想要一个好结果。”

事不拖,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

有的人对某件事满口答应,却总是无法按时交付,还找了很多的借口和理由;

有的人做事喜欢靠时间,时间充足的时候不干事,临到时间点了,就想方设法凑数应付。

爱拖延,就是不靠谱的特征。

为什么有的人爱拖延?

说白了,就是懒。懒得想,懒得干,懒得尽快出成果。总想往后靠一会儿,等等看。

等到限定的时间到了,就开始着急了,赶紧先准备一堆理由,安慰自己,抚慰别人。

你肯定听说过“延迟满足感”这个词语,而爱拖延的人都是追求当下的满足感。反正明天才给结果,今天就先歇一歇玩一玩,到时候想办法应付一下就行了。

持续发作的拖延症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拖延越没时间,越没时间越焦虑,越焦虑越干不好……循环往复。

靠谱的人,事不拖。

说干就干,答应了就要干好。不仅要完成,而且要尽量做得更好。能拿出80分的成果,就绝不用60分来凑数。

但是,拖延症是人性的舒适区,“延迟难受感”。如何克服它呢?

克服拖延症,就是要养成迅速开始的习惯。不是马上干,而是现在就开始。有几种方法可以参考。

第一种,从最重要的任务开始。

先做那个容易被你拖延,且完成之后对你影响最大的任务。

那是什么任务呢?通常来说是巨大的任务、麻烦的任务、困难的任务。

比如在美国,大约有65%的成年人梦想有一天能创业,然而真正走上创业之路的只有1%。大部分人没有行动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创业。然而,美国现在还是有3000万个企业,大量的企业是由毫无商业经验的人开办的。

确立最重要的任务后,就把它分解为一个一个具体的步骤,一次只完成一个步骤就好。

第二种,先考虑代价。

我们总是非常忙,从而难以集中精力做好该做的事。所以,你可以先问自己:“如果我不完成这项工作,将会发生什么?”

比如有的大学挂科太多,会导致无法毕业;老师点名总不在,就无法得到“平时分数”。

对职场人来说,某些重要工作没有高质量完成,可能影响上级对你的绩效评定,从而影响绩效奖金、年终奖,以及升职加薪。

有句话叫“年头出事白干一年,年底出事一年白干。”虽然这句话说得很偏激,做法本身也很不好,但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情况下这是事实。

所以,你需要“恐吓”自己,先想清楚坏的结果,激励自己立即开始。

第三种,是考虑收益。

从积极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我成功完成工作,把这个项目干成了,那么我的职业生涯将会如何?我将获得的好处是什么?”

说简单点,增长了经验,交付了成果。说大一点,你做过的每一项工作,都会成为你的“资产”,铺垫在你的脚下,让你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第四种方法,是预留出固定的15分钟时间,来完成一项工作。

为什么要选择15分钟?因为时间够短,你总能找到15分钟,很容易就开始工作。

一旦开始工作,就一直工作15分钟。你可以放一个计时器,在15分钟结束时响起。你就能体会到“与时间赛跑”的感觉。

但你可能会说:“15分钟能完成多少工作呀?我只有15分钟,然后我就得回去做那些不太要紧的事情。”

通常,在完成了15分钟的工作后,你会想:“也许我需要再花15分钟。”你会得到鼓励,感到兴奋,并且干劲十足。

一旦有了这种自信的感觉,你就不会再拖延。当你开始并完成任务的一部分时,你会感到快乐,甚至兴高采烈。

如果你继续这样做,很快你就会拥有自驱力。

第五种方法,拒绝完美主义。

每个人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有的人会说:“既然没有时间把它做到最好,那就不要做好了。等到我有足够的时间再说吧。”

这无异于,为了追求100分的成绩,就不参加考试。“啥时候能考到100分,我再上考场”。

如果说做事有秘诀,那很可能只有一个——先完成,再完美。先把事闭环,再来考虑是否要提升标准。不要把追求完美作为拖延的借口。

第六种方法,时刻提醒自己。

你可以默念:“我现在就完成它,必须在截止时间之前完成。而完成之前,我不会做任何其他事情。”

告诉自己,“不是一会儿开始,就是现在,立刻、马上!”

第七种方法,保持快节奏。

慢节奏是一种比较舒服、慵懒的状态,如果是在度假,当然可以。但这不是做事的状态。

快节奏,就是要提高效率,能用10分钟做完的事,绝不多花1分钟。

当你能保持“快节奏”的状态,拖延症自然就消失了。

拖延症的问题,本质上是责任心和责任感的问题。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就很容易行动起来,拒绝拖延。

归根结底,所谓的“事不拖”,其实就是做人有责任心、做事有责任感。

2

话不多:说好该说的话

靠谱的人,话不多。当然,这不是鼓励沉默、不要说话或少说话,而是说好该说的话。

1.不要一味解释

首先,不要一味解释。

在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讨厌爱解释的人?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错了就是错了,但解释却是,不仅不承认自己有错,还要试图去掩饰。

比如在上班时,总有人解释,迟到是因为堵车,但他们就是不承认自己晚起的事实。

比如在开会时,总有人解释,手机响是忘了调震动,但他们就是不承认自己不守规矩。

比如在发通知时,总有人解释,没有回复是因为没看到信息,但他们就是不承认自己不上心。

靠谱的人,不是不犯错,而是敢承认、敢担当。

在军队里,新兵们初到军营,学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不要解释”。结果就是这样,班长已经看到了,有什么好解释的?

当然,军队有它的特殊性。但就一家公司来说,有“解释氛围”的公司恐怕很难在逆境下打硬仗。满脑子想着如何把结果解释好,哪有精力去想怎么把事干得更好呢?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你是某公司的老板,一名下属对于任何结果都总喜欢解释,你会认为他靠谱吗?

靠谱的人,很少会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解释”上。

2.直击重点不啰嗦

其次,是直击重点不啰嗦。

三言两语,往往抵得过长话连篇。比如,我们有时候会夸赞某个人说话一针见血。

什么是一针见血?简短,但直击要害。

举个例子。每家公司年终都要开工作汇报会,作为上级,看到那种滔滔不绝但听下来没什么重点的汇报,你会怎么评价?

大概率不会是好的评价吧。甚至,着急的上级可能会直接打断。

啰嗦的人,带给别人的感觉,往往是没有想清楚。如果是跟朋友聊天,包容性会很强。但如果是跟上级沟通,这会直接降低上级对你的评分。

大多数的表达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思考能力的问题。没想明白,当然说不明白。每个人都需要锻炼自己的结构化思考能力,四个字——“论证类比”。

论,就是结论先行。

听你说话的人,是想听结论的。不要上来直接一大堆铺垫,实在想铺垫,就“倒叙”。

所以,当你在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说观点——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有三个领域,结论先行做得特别好,我们可以跨界学习一下:

第一个,媒体报纸的标题。正规媒体的标题一定是结论先行,人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告诉你。

第二个,政府工作报告。每段的开头第一句话一定是一个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一定是一个结论。

第三个,咨询行业。咨询公司的PPT标题有什么特点?所有标题都是结论先行。结构化思考的概念最早是由麦肯锡提出来的,它的 PPT 每一页的标题都是一句话,概括了这一页内容的中心思想。

那如何找结论呢?

可以基于共性找结论。比如这3句话:欢迎老客户来体验我们的新产品;引导客户购买相关互补产品;鼓励客户向朋友分享使用感受。共同点是什么?

客户、产品。所以,结论就是“为了提高产品销量,继续做好对客户的二次营销”。

也可以基于目标去找结论。目标是什么,就围绕什么来表达,来做结论。

比如今年的目标是提升老顾客复购率,结论就要把复购率作为重点,而不是去谈又增长了多少。

证,就是以上统下。

以上统下,即上面有结论,下面有理由。结论概括理由,理由支撑结论,上下对应。

但是,理由必须是对方比较关心的问题。举个例子,假如你要向老板申请加薪20%。你的理由是:第一,家庭生活成本太高,奶粉钱不够了;第二,媳妇挣得比你多,心里不平衡……

这些都是你的理由,也可以支撑你的结论,但是说服不了老板。

老板关心什么?比如,你是不是创造了超出当前薪酬的价值?你的岗位是不是核心岗位?你的能力符不符合市场上的薪酬水平?等等。

所以,要从对方角度看。对方关心什么问题,基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才能支撑结论。

类,就是归类分组。

我们都知道,相近的事分类就容易记。

如果你跟老板汇报工作:“老板,跟您说件事,这件事包含以下几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你觉得他能记住吗?

人类大脑一次性接受信息的量是有限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7±2,一种是5±2。对于这两种,7是一个临界值,突破7以后对记忆开始造成负担。

因此,不论是写报告还是口头表达,千万不要超过7条。

那么,如何保证分类是清晰的,对方能认同呢?用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比,就是逻辑递进。

在思考和表达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先后的逻辑顺序。而逻辑顺序是比较出来的。

举个例子。一个小和尚跟他师傅说:“师傅,我念经的时候困了,可以抽根烟吗?”师傅准备揍他一顿。

另外一个小和尚说:“师傅,我抽烟的时候可以念经吗?”师傅说:“好孩子,就应该这样。”

这两个徒弟做了同样的事情,但是结果是相反的。为什么呢?

顺序不一样。

顺序不一样,结构就不一样;结构不一样,事物的性质就不一样。好比石墨跟钻石,这俩东西元素是一样的,但是价格差得特别多。

一般情况下,我们有三种顺序。

① 时间顺序

彼此可能存在因果,可能不存在因果。比如常用的昨天、今天、明天。

② 结构顺序

从概念或者空间维度,将整体分为部分。如概念的不同部分、按照顺时针、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等。

结构顺序也就是我们日常理解的要素。当我们看一个专家总结他的方法论的时候,最简单的是按照步骤去总结,比如这件事分成三个步骤、四个步骤。最难的是按照要素去总结,比如做战略的3C。

③ 重要性顺序

将事物按重要性或非重要分组,如首先、其次、再次。

有结构化思考能力的人,能想清楚也能说明白,更容易成为靠谱的人。

3.少说多做不自夸

然后,话不多还有一层意思,是少说多做,不夸夸其谈。

比如,你可能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开会时,总有人喜欢在老板面前插话,见缝插针地吹嘘自己,好像公司的进步都是自己的功劳似的。

报告时,总有人爱对你的工作指指点点,有时还要拿自己的业绩和你对比一下,好像他永远都比别人强一样。

他们的种种表现无不给他人传达一种信息:我很厉害,我很靠谱。

但是,真正的靠谱是做出来的,而非说出来的。

把自己夸得太厉害,会提高别人对你的预期。如果你无法做到,那印象会大打折扣。

真正靠谱的人都知道,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3

人不作:

讲信用,讲底线,不敷衍,不自私

靠谱的人,不会作。

我们常说,先做人再做事。人品是靠谱的关键一环。在工作上,一个人再有能力,但若人品有问题,也很难让人真正放心。

人品好的人,讲信用。

早年罗永浩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时,极度缺钱。有位多年不联系的发小知道后,二话不说转给他300万。

罗永浩问:“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况且我们这么多年不联系了,你凭什么相信我?”

发小回答:“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我们都喜欢翻录录像带,互相交换着看。那时候很多人耍滑头,把一部故事片分录成五盘,然后去跟别人换五盘录像带。渐渐地,大家都这么干了,唯独你没有。”

发小说,细节见人品,我当时就觉得你这人靠谱,值得深交。

讲信用的人,每个人都喜欢跟他相处。

人品好的人,讲底线。

雷军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跟员工们分享了一个关于面试的故事。

当时,雷军面试了一个人,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个人都是接近完美的。

他之前在一家供应商任职,只花了4年时间就把900万美金的生意做到了2亿美金。这个人甚至很自豪地表示,自己有能力将稻草卖出黄金价。

但是雷军拒绝了这个人,理由是价值观不符。

觉得能力强的人就一定靠谱,是人最大的错觉。一个人的底线,就是他人品的底色。人品坏了,能力再强成绩再好也没有保质期。

底线,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守住底线,也就守住了人生。

人品好的人,不敷衍。

与靠谱的人相处,你会感到特别心安。因为你交代或请求他做一件事时,他如果答应下来,就会真正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情看待。

从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完成时间,他都会及时跟你反馈。

如果没有完成,他甚至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嘴上说着已经尽力了,实际没出多少力,敷衍了事”。

人品好的人,不自私。

不自私,不是不考虑自己,而是把别人也放在心上。不要“单赢”,只要“双赢”和“多赢”。

没有人是傻子,你有没有为他人考虑,他人一定可以看出来。

那些自私自利,经常给别人添麻烦的人,能力再强,也不会给人留下靠谱的印象。

总之,所谓的“人不作”,就是讲信用、讲底线、不敷衍、不自私。

4

结语

靠谱,不容易做到。

它意味着:

事不拖,做人有责任心,做事有责任感;

话不多,不要一味解释,直击重点不啰嗦,少说多做不自夸;

人不作,讲信用,讲底线,不敷衍,不自私。

靠谱的人,总是很难得。但只有靠谱的人,无论遇到任何事,才都能靠得住。

祝愿你身边的每个人,都是靠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hoto by Alex Knight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必学线上课程】

【全面专业系统的管理服务体系】

陪伴企业成长——帮助企业持续管理能力改进

辅导/微咨询/实践工作坊/定制服务

为组织赋能——帮助企业管理绩效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专题内容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获得更多管理思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