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其成

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执行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兼职讲席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名誉会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其成(左一)在安徽呈坎调研。(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以修心

从记事起,张其成的家中总是挤满了前来求医的人。

安徽歙县张氏家族世代行医,历史悠久,由于治疗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症有奇效,往往一帖(一剂)药而起沉疴,被誉为“张一帖”,至今已传承460多年、15代子孙。“张一帖内科疗法”也于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其成是这个传统中医世家的长子,用他的话说:“我从出生时就已经背负了传承家族的使命。”小小年纪的张其成就开始背汤头歌、背《药性赋》,读《黄帝内经》,学习配制家传药方。如果继续下去,他应该会继承家族医术,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中医。

但张其成的性格好静不好动,在人来人往的喧闹声中,他总会独自待在二楼,安安静静地看书。

直到上了中学,张其成在课本中读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一下子豁然开朗:“鲁迅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中国人的精神。我从小看到了太多病患的痛苦,和一个一个的治病救人相比,我对于以文‘修心’更感兴趣。”

文以化人,文以修心,张其成走上了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报考了中文系。以此为起点,他上了五个大学,从大专到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专业领域也从中文到医古文、中医哲学、中国哲学。博士毕业后他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成为全国第一位《黄帝内经》博士后。

“其实也是唯一一个《黄帝内经》博士后,后来就被称为中医基础博士后了。”回忆起这段求学经历,张其成感慨万分。这条看似一路向上的求学道路,实则并非一帆风顺。准备报考《易经》研究泰斗朱伯崑的博士研究生时,张其成得知对方年事已高,已多年不收弟子。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长信,说明自己的研究志向和之前取得的学术成果。最终他成为朱伯崑在大陆的“关门弟子”。

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张其成从事着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文化教学研究工作。他倡导重新认识《易经》,再从《易经》出发研究《黄帝内经》。对他而言,如山的国学典籍不仅是古老的智慧,更是对当代生活的启迪。虽然涉足的学科领域广泛,但他努力以文修心的初心却始终未曾改变。多年潜心研究之后,张其成在《黄帝内经》《易经》等经典著作中,找到了中医与国学的共通之处。

“从根本上来说,中医与国学是相通的,都是修心治人的学问,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在张其成看来,国学是中医的基础,中医文化与国学文化一脉相承。中医“天人合一、阴阳中和”的理念便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体现。几千年来,中医护佑了国人的身体健康,也滋养了人们的心灵。

张其成所倡导的修心,其实就是从中医文化和国学传统中,找到每个人精神上的“根”和“魂”,从而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在具体研究中,张其成将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提炼出思想精髓,建立“中医文化学”“中医哲学”学科体系,主编了《中医文化学》《中医哲学基础》等规划教材,阐释中医学的文化源流、哲学观念、思维方式和历史发展脉络。

张其成还提出了中医文化的三个层面——他将其形象地比喻为“心”“手”“脸”。“心”指的是中医药的核心价值,就是“阴阳中和”,“手”指的是中医药的行为方式,包括辨证论治、养生方法等,“脸”指的是中医药的物质文化,就是形象文化、品牌等。

这些年中医在疫病防治和慢性病防治方面的优势被越来越多人重视,中医发展正迎来最好的时代,张其成也愈发期待着中医文化能够走进更多人心中。

守正创新

9月,张其成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学术论坛。

演讲的开始,是与主题无关的一句玩笑话:“每一个城市都是有味道的,南京给我的味道是最特殊的。”

这里,是张其成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1988年硕士毕业后,张其成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担任讲师,并面向社会第一次开设了《易经》课。原本他还担心大家觉得《易经》晦涩难懂,没想到开课后座无虚席,来听讲的人挤满了教室和走廊。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对《易经》等国学经典研究的深入,张其成萌发了要编一部易学工具书的想法。张其成花了四五年时间,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易学大辞典》。两年之后,又主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易经应用大百科》。

但在张其成眼里,这些还远远不够,他有着更高远的追求——尽己所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而守正创新,正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守正,在于更精准地阐释、解读经典,从传统典籍中寻找力量。

基于多年的研究基础,张其成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一源三流、两支六经”的基本结构。一个源头指《易经》,“三流”指儒家、道家、佛家;“两支”指中华传统文化两个支撑点国医和国艺,“六经”则指中华第一经典《易经》、儒家第一经典《论语》、道家第一经典《道德经》、中国化佛教第一经典《六祖坛经》、中医第一经典《黄帝内经》、艺术第一经典《诗经》。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也被张其成从“六经”中提炼出四个字来概括:“刚柔中和”。

除了阐释、解读经典,张其成也深知创新的重要性。他自己很喜欢新事物。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甫一传入中国,他就成为中国第一代网民,2004年又建立了个人网站“张其成国学网”。社交网站、音频软件、短视频兴起时,他都是第一批用户,如今他已是全网粉丝过千万的“网红博主”。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将传统文化作为终身教育的内容。政策支持下,大中小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视不断提升,各类教授国学的私塾、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那一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其成却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实践中,国学经典内容碎片化,教育手段形式化,教学目的不清晰甚至曲解。”

于是在提案中,张其成表示:“我们要传承的是优秀文化,要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精选出适合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以经典教育为核心,创新国学教育经典内容方式,熟读经典、感悟经典。”

在音频分享平台上,张其成是最受欢迎的国学博主之一。和20多年前相似的情景再一次出现:他的课程中最受欢迎的,依然是《易经》。点击播放按钮,伴着古典弦乐的伴奏,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这是他更喜欢的表达形式——更完整、更成体系,如春风化雨,润人心田。

生生不息

17岁那年,张其成作为最后一批知青,来到偏远的农村插队。

初来乍到,张其成就担任了小学校长这一重要职务。不只是校长,他还是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体育老师和炊事员,因为整个学校只有他这一位老师。不久后中学又缺人,语文、化学、英语、政治,缺什么课张其成都需要补上。

即便是后来决定参加高考,张其成也没有立刻放下这群孩子回去复习,而是坚持到了最后一刻。“那时候就只有一个很单纯的想法,我现在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教书育人,构成了张其成人生中一条清晰而又深刻的主线。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张其成最为珍视的身份。从乡村教师、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从传承到传递知识,他深刻践行着自己的使命,并将大量精力用在学生身上,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三所高校带了超过100名研究生,其中不乏留学生。

2019年,张其成发起成立了“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致力于支持文史哲领域优秀学子的学术研究。基金会成立以来,已经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了奖学金,资助了数百名学生。

张其成喜欢和学生们交流,特别是在文史哲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当下,他会尝试着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们解答困惑,树立专业信心。

“只有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从了解到热爱,薪火的传承才能够生生不息。”每年,张其成最少有一半的时间在路上。他到各地讲座、上课,身体力行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普及做出一些努力。在他看来,普及需要俯下身子、踩实土地,深入一线才能让更多人知道,“国学并不是高高在上,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2013年,张其成成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大部分提案都围绕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终身教育体系》《推进中医药文化进课本进校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研究》等。

政协委员的身份,让张其成能够做得更多了。本职工作与履职的结合,让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2016年,张其成作为全国政协“提升中华老字号品牌质量”调研组成员,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调研,深入了解老字号发展面临的困境,探讨帮助老字号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此后不久,张其成在全国政协“提升中华老字号品牌质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呼吁引导老字号品牌做合理延伸。“品牌是什么?就是品质加文化。提升老字号品牌质量就需要注重文化价值的挖掘。”

同样是在2016年,张其成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将履职与本职工作放在一起相互促进,张其成由此受到了启发:一方面,他连续数年提交提案,希望能够建设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以中医药老字号为着力点,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他在研究项目中增加了“中医药文化品牌符号助推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塑造”的子课题,让研究更深化细化。

历经7年呼吁,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正在走向现实,目前正处于筹建阶段。张其成期待着,不久后,这个博物馆能够成为讲好中医药故事、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如果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我一样走上传承文化的道路,那就更好了。”

记者:王亦凡

文字编辑:李京

新媒体编辑:杨思永(实习)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