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4)日,全省“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中央在川媒体和省市主流媒体的记者走进甘孜州道孚县、炉霍县,实地探寻托底性帮扶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为集中呈现中省媒体以笔触和镜头对甘孜州的生动记录,展示甘孜州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现整理了中省媒体相关新闻作品,详情如下。

人民网‍‍‍‍

探访海拔4000米光伏电站 “发电”“畜牧”如何两不误

“华能道孚亚日光伏项目装机容量500兆瓦,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色卡乡亚日村的高原,海拔最高处达4200多米,这里风光绝美,气候也变幻莫测。”道孚县亚日“1+N”项目Ⅰ标500MW光伏电站项目副经理徐钢说,今年的初雪,比往年提前了约15天,给建设带来了不少麻烦。

航拍光伏基地。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光伏基地。受访者供图

望着远处的雪山美景,徐钢感慨万千,对于许多游客来说这里是不可多得的观景区,但对于建设工人们来说,旖旎的风光早已无心欣赏。“我们正马不停蹄地抢抓11月大雪封山前短暂的施工窗口期。”

面对挑战,项目部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精细的进度管理,克服了高原地区恶劣的天气条件,确保了项目稳步推进,并在保证支架安装进度的同时,实现了质量验收合格率100%。确保明年10月建成投用。

光伏场区雪景。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伏场区雪景。受访者供图

站在海拔4200米建设中的道孚县亚日“1+N”项目Ⅰ标500MW光伏电站,记者看到,现场的工人们正忙于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等任务。村民扎西多吉和丁真群措都是现场的安装工人。接下来他们和其他工人组成的安装班组每天将要安装150片光伏板。

在光伏建设项目务工,当地村民能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一个月的收入是6000多元,离家也近,20分钟就能回家。最开始学习组装时有老师傅带着我,一个月后就熟练了。”

“项目里像丁真群措这样的务工人员有很多,自项目实施以来总共用工1000余人次。在当地政府、村两委会的帮助下,我们针对当地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开展符合当地实际的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不断吸纳本地群众在我们电站就业。”据项目部工程部主任俞艺超介绍,这样的探索提高了当地群众的就业能力,也切实解决了群众就业难的问题。

安装光伏板。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装光伏板。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扎西多吉是本地的牧民,来务工前他最大的担忧是——“光伏板挡住了阳光,没有了牧草,家里的牛吃什么?”

的确,道孚县亚日“1+N”项目Ⅰ标500MW光伏电站地处高山草地,受到冰雪冻融作用影响,生态条件比较脆弱,土壤稳定性下降,增加了现场施工的安全隐患。

“为保护好高原草甸,项目光伏支架基础采用微孔灌注桩等新技术,在桩基满足抗拔、抗压、抗水平力的基础上,加厚桩基上半部分防腐层厚度,预留20公分的黏土回填段,圆满解决了桩基施工与草甸保护的矛盾。”徐钢说,去年完成桩基施工的区域,他们已经及时撒上了草籽,帮助高原草甸及时修复。“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同时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我们还充分考虑当地牧民的放牧需求,支架最低点设置为1.8米。”徐钢告诉记者,组件采用双面发电技术和双层玻璃结构,既能充分吸收太阳辐射,减少草地水分的蒸发,又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利于植被生长,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畜牧”,可谓发电、畜牧两不误。

 光伏基地。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伏基地。人民网记者 朱虹摄

位于道孚县色卡乡亚日村的亚日“1+N”项目Ⅰ标500MW光伏电站,是目前中国华能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建成后将采取“智能运维+远程集控”的智能化运营模式,预计每年可提供9.21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可节约标煤 28.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19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除了亚日“1+N”项目Ⅰ标500MW光伏电站,在甘孜州道孚县,亚日“1+N”项目(Ⅱ标)500MW光伏电站、道孚县龚吕500MW“1+N”光伏项目也正加紧建设中。3个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4亿余千瓦时,实现地方税源增收5亿余元,将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川观新闻‍‍‍‍‍‍‍‍

4200米高原上建成万亩光伏电站

11月4日,聚焦城乡融合主题,“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正式启动。作为四川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的主阵地,甘孜州、阿坝州四个县被列为此次采访活动三大线路之一。

川西高原第一站,记者来到了甘孜州道孚县色卡乡亚日村。

4200米,这是亚日村的大致海拔高度。天气晴朗时,站在亚日村的山顶,远处亚拉雪山、折多山、贡嘎山清晰可见。而在亚日村,一座座被光伏板装饰的银色山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远处的雪山相比毫不逊色。

光伏电站与雪山遥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伏电站与雪山遥望。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道孚县亚日“1+N”项目Ⅰ标500MW光伏电站。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当地即将进入每年11月中旬开始,为期数月的土建施工停工期。为确保明年10月投入使用,电站正组织工人抓紧时间安装光伏板。

正在建设中的亚日村光伏电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建设中的亚日村光伏电站。

来自山脚下麻孜乡的村民扎西多吉就是安装工人之一。这段时间,扎西和其他4个工人组成的安装班组每天要安装150片光伏板。

这片占地11149.44亩的项目点,扎西再熟悉不过了,从小他就在山上放牛,这里是他家近50头牦牛的夏牧场。

去年4月,光伏电站启动建设。得知这一消息时,扎西最担心家里的牦牛。“光伏电站建好了,牦牛不去吃草怎么办?光伏板建在牧场上,会影响牧场长草吗?”

这同样是光伏电站项目副经理徐钢的担忧。按照规划,建设光伏电站不能对当地的生态造成破坏。在设计时,就规划项目设施尽量不进行浇筑,减少对草场的破坏。并且要求光伏板离地最低为1.8米,不影响牦牛活动。尽管项目设计就考虑了减少对生态的影响,但徐钢仍然有些担心,“光伏板遮挡阳光,会影响牧草生长吗?”

去年7月,甘孜州迎来牧草最丰茂的季节。徐钢和扎西惊喜地发现,光伏板非但没有影响牧草生长,反而因为遮挡了部分阳光,减少暴晒时长,长势更好了,牦牛吃草不受影响。

更让扎西高兴的是,他和附近20多名牧民上山当上了建筑工人,每个月多了6000多元的收入。

不只是扎西。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实施以来总共用工1026人次,支付相关费用920万元,极大提高了当地群众收入水平。

明年10月,光伏电站就将建成投用。按照计划,预计每年可提供9.21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可节约标煤 28.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78.19万吨。生态治理、畜牧产业、乡村振兴……不只是高原“充电宝”,光伏电站正推动当地将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工人正抢抓工期安装光伏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正抢抓工期安装光伏板。

看着这一片片自己搭建起来的光伏板,扎西和班组小伙伴们很有成就感。“以前村里经常停电,这几年高原地区的光伏电站越来越多,村里用电也越来越稳定。希望来自我们高原地区的电,能够点亮更多地方。”

除了亚日“1+N”项目Ⅰ标500MW光伏电站,在道孚县,亚日“1+N”项目(Ⅱ标)500MW光伏电站、道孚县龚吕500MW“1+N”光伏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三个项目计划静态总投资75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4亿余千瓦时,实现地方税源增收5亿余元,进一步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四川新闻联播

聚焦城乡融合 记录四川发展新“县”象

今天(4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在资阳启动,聚焦城乡融合主题。接下来一周,中央在川媒体和省市主流媒体的记者们将前往我省内江、阿坝、攀枝花等8个市州,记录、展现我省在城乡融合发展上的新动作、新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采访活动分为“体验和美乡村蝶变”“聚焦县域经济发展”和“探寻托底帮扶行动”三条线路。启动仪式后,记者们来到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的国际数字游民社区。“数字游民”,就是没有固定工作场所,利用电脑和手机自主完成工作的新兴上班族。这种“边度假边工作”的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不少青年们的新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曾潇:把工位搬进青山绿水间,这里的“数字游民”在上一种很新的班。走进办公区,会议室、直播间、工位等共享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为渴望旅居式生活的青年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他们打造了一个创新孵化场域。

今年4月该数字游民社区开放以来,已经吸引了近400名“数字游民”入驻。不久前,社区的宠物管理中心也正式开业,成为市民周末游玩的热门“打卡地”,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 周伦理:给其它地方能够借鉴的就是怎么把一些我们修建的好的载体、一些平台吸引人去入驻,然后去经营,让它能够变成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全省各地正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呈现出许多县域经济“新风景”。今天,另一条线路的采访团来到了攀枝花市仁和区光电信息产业园,园区发展以新型显示为主的产业,涵盖芯片封装、集成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周柳青:这里于2021年1月投入使用,目前已引进10家光电企业,均已进入生产阶段,这里也是四川最大的显示屏产业园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美亚迪智慧光电科技产业园董事长 谢兰虎:我们右手边(这条生产线)是做芯片封装的,跟我们左手边这个车间是配套来用,这边是200条封装线,一天的产量是在50000K左右,我们左边这个显示屏的生产线,目前这个设备是我们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光电信息产业园的新型显示和集成线路产业已初具规模,去年实现产值15亿元,预计今年的产值将突破30亿元。在园区带动下,今年上半年,攀枝花仁和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2.2%,超全国平均水平62.7个百分点,超全省平均水平48.2个百分点。除了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托底帮扶也是此行采访关注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 侯雨森:这里是道孚亚日光伏一标的项目现场,在我身旁目之所及的是近6平方公里的光伏区,可以看到目前光伏板的底架安装已经全部完成,在明年底投产发电之后,未来,川渝地区的万家灯火将能用上来自甘孜州的清洁能源。

道孚亚日光伏项目是华能四川在道孚县实施的托底性帮扶项目,总投资超26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500兆瓦,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9.41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8.6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78.19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能道孚亚日光伏项目工程部主任 俞艺超:组件安装的这个最低点,离地高度控制在一米八以上,(让草)享受充分的光照,(还可以)减少了一个(水分)蒸发量,牛羊可以在里面自由穿行,(实现)农牧互补。

目前,涉及交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提质等领域的50余个托底性帮扶项目也正在道孚县推进,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接下来,采访团还将继续行走市州一线,将笔和镜头对准基层群众,呈现我省在城乡融合发展上的崭新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改革报四川记者站站长 王进:四川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这些方面全融合的一个生态,能不能够就是跟我们老百姓的增收密切地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现在乡村新面临的一个困境,如何能够留住人,如何能够吸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日报社四川记者站攀西地区主任 李迪:希望能多走一走看一看,我们也会从多角度多维度地去进行一些全方面的报道,看到县域经济的一些小城市蹦出的一些大活力。

来源:人民网 川观新闻 四川观察‍‍‍‍‍‍

编辑:杨雪

校对:马俪伲‍‍

责编:黄星洁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