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9年10月新中国刚刚成立,林彪带领四野一路高歌猛进,直逼深圳界河畔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这让驻港英军和香港警察大惊失色。

随着广东全线解放,加之战士们士气正旺,林彪立即向中央请示:“我已拟定了计划,两日内香港必拿下,还请中央批准。”

然而,就在林彪与四野全体战士静候着毛主席下令解放香港的佳音时,却收到了一条出乎全军预料的指令。因为毛主席的电令如下:“停止进攻!香港,另有打算。”

毛主席的决定令众将士感到意外,香港的英国守军不过一万余人,解放香港胜券在握,为何却叫停了呢?如今再看毛主席的这个伟大决定,令人不禁感叹,毛主席真英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们没有趁机收回,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超前的思维和远见卓识,从现实角度和国家发展等方面考虑做出了这样的决策。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1840年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封闭的国门,同时鸦片战争的战败,清政府不得不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是在《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将香港割让给了英国。

自英国强占香港后,中国人民发誓要使中国崛起,我泱泱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亿万人之众,刻在骨血中的不屈是璀璨的。为此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在内的历代中国政府为香港回归做出的努力从未停止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时候”,在没有足够的国家实力和话语权之前,香港主权始终未能收回。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政府也曾为收复香港做出过努力。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想要中国牵制日本,所以是中国也享有与西方同盟国的“平等地位”。

这个时候解决中英之间香港问题也提上了议程,国民政府和英国之间进行了多次谈判,蒋介石也多次摆明态度要求战后收回香港。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清政府外交上习惯性的妥协退让,以及当时的国民党高层认为中国并无实力与英国抗衡,所以他们对香港问题的态度变得不再强硬,“我退敌进”,英国抓住了主动权,最终蒋介石在这一问题上彻底让了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次国民政府并未及时抓住太平洋战争这一时机,香港问题仍然没有任何进展。

1949年三大战役的结束标志着解放战争也接近了尾声,就在开国大典前夕,周总理向世界庄严地宣布,以往清政府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新中国几乎全部不予承认。

人民解放军摩拳擦掌,等待上级命令去解放香港。时任香港总督的葛量洪对于局势很清楚,面对千锤百炼的王者之师,驻扎在香港的一万余人英国军队无法抵挡。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毛主席却没有下令收复香港,反而叫停了进攻,同时周总理还表示要保证香港的淡水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不少人认为应该趁着这个时机一鼓作气收回香港,但毛主席和周总理根据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考虑,决定将香港问题作为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不急于立马收回,时机成熟后再予以收回。

此决定一宣布,引起了轰动,有人不理解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也有人从中看出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和深谋远虑。

为何我们当时有能力收回却没有收回呢?原因有三,为此周总理还特意做出了解释。

一是新中国成立了,但100多年来中华大地遭受了太多破坏,中国人民身上三座沉重的“大山”才刚刚搬走,新中国亟需休养生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际形势却不容乐观,虽然我们刚刚“站了起来”,但国际上一些国家“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这为新中国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强大阻力。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种种措施,对新中国进行了种种封锁和保卫。在此严峻的情形下,毛主席等领导人决定使得香港维持现状。

尤其是以香港作为窗口来沟通中外,避免面临被封锁的局面,更重要的是维持香港现状,避免了和英国的冲突,保持了和英国的对话关系。

国与国之间是“永恒的利益”,维持香港现状,和英国保持对话关系,这不仅仅是一条与西方国家沟通的渠道,更是分化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打开外交国门的有效手段。

抗日战争年代毛主席有“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是其一,我们要联合一切能联合的力量,在国际上争取到更多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美联盟没有那么牢不可破,二战结束后,美国将英国视为竞争对手,一直试图将英国“搞残”,昔日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曾经英国最大的殖民地印度也独立了,而印度独立的背后就有美国做推手。

凭借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有名的强国,而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由于战争、金融危机等因素,综合国力严重倒退,这一切背后有着美国的“功劳”。

所以此时的香港对于英国极为重要,如果此时我们坚决强硬收回香港,英美同盟可能会更加紧密,英国可能会请求美国的帮助,因此不如维持香港现状。

在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最早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并最早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很大原因是我们决定暂不收回香港。

周总理也表示过:我们做出这一决策不是由于软弱和妥协,而是另一种积极主动的进攻和斗争,这是我们战略部署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后来总结的“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八字方针。

二则是由于中国和苏联的局势,苏联这位“老大哥”在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时帮助良多,但我们要知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一直暗戳戳地想将中国变为自己的附属国,因此毛主席等领导人一直在努力避免过分依赖苏联。

暂缓收回香港就是毛主席所做出的避免依赖苏联的战略决策,通过保持香港现状,以防止被苏联卡了脖子。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这一时期,由英国暂时管理香港,维持香港自由港的地位是上策,当然也是一时之选。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一事实不容置疑,香港必然也一定要回归祖国的怀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香港是窗口,发动一切力量将被动化为主动,将它作为经济上对我们有利的港口。香港作为窗口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状况,扩大交流,而且也稳定了香港局势,谋求进一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振奋人心的好事,然而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马不停蹄地讨论中国该如何发展。

蒋介石退守台湾,美国在旁蠢蠢欲动,中华大地在经历了百年烽火后,需要休养生息,需要解决中华大地上亿万万人的温饱问题,需要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更需要发展。我们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将自己武装强大,才能掌握话语权!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最大的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要向苏联学习经验,苏联为了扩大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也大力援助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正如上文所说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苏联,所以香港就作为加强我们和西方国家以及非社会主义阵营联系的窗口。

香港被英国人占据100多年之久,已经变成了一个自由港,货物往来十分频繁,正因为香港的独特地位,新中国通过香港与国外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进行沟通。

1950年英国承认了新中国,这与暂时保持英国管理香港现状的决策有很大关系。

英国承认新中国后,陆续一些其他西方国家如法国等也相继承认了新中国,美国政府对我们实行的封锁政策也逐渐被打破,我们也通过香港这个自由港吸取外资,争取外汇。

英国一方面不愿被美国桎梏,另一方面也为了利益,对于美国政府对我国的封锁禁运政策并不严格执行。表面上听从美国的禁运命令,但实际上对于一些禁止进出口的物品时,英国政府是默认批准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年里,美国政府一直对中国采取封锁禁运政策,新中国发展上所走的每一步可以说是筚路蓝缕,举步维艰。正是由于对港政策的正确和灵活,香港在中外经济交流中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香港对于我们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成为了我们和一些西方国家沟通交流的桥梁,那由此看来,香港是不是还是不收回的好呢?

面对领土主权问题必须寸土不让地表示:不是!

02党和国家是香港的坚实后盾

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周总理表示,香港是我们的一部分,香港主权早晚是要收回来的,英国可能也有这个准备。毛主席也曾谈到香港问题不是永不收回,而是暂不收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香港已经离开祖国怀抱已经一百多年了,祖国的发展和壮大他们没有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有很多香港人认为香港现在的繁荣都是英国人的功劳,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这样的认识真是大错特错,令人发笑,即使香港维持现状,毛主席和新中国也始终关注着香港,没有放任香港不管,而是采取种种措施去支援香港。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香港虽然由英国这个比较先进的国家管理,但它作为一个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城市,没有大陆的支持和帮助,根本无法有如此大的发展。

香港虽有很多港口,但地方不大,淡水资源稀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缺乏淡水的问题,周总理对此多次专门了解香港的吃水问题。

1964年,为解决香港缺水问题,广东为其开展提供淡水工程,每年对香港供水,基本改变了香港长期缺水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香港还存着一个问题:日用品稀缺。

香港人口多却地方小,虽然是自由港口经济发达,但副食品以及日用品无法自己生产需要采购,因此周总理特地交代要加强对香港的供应。

经济上周总理也充分给予香港企业家信任,在港则按资本主席制度让他们充分发展。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是炎黄子孙的血脉传承,毛主席和周总理也十分重视香港和内陆的文化交流,因此香港和内陆的联系也从未断绝。

03接续奋斗,圆满收复

毛主席曾多次表明,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对于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不予承认,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和平谈判。

新中国迅速发展,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斯访华,中美关系迎来了新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件大事是中国国力增强的证明,也为香港回归打下了基础。

1974年英国前首相希思首次访华,针对香港问题,毛主席表示1997年的时候应该要平稳交接了。

到20世纪80年代时,逐渐接近香港回归日期,英国政府不断试探关于中国政府对于香港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然而让英国政府失望了,邓小平同志对于英国想要继续租借香港这一要求明确又坚定地表示,到期后一定要收回香港的一切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9月,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来到中国就继续租借香港问题再次进行了谈判,英国多次谈判和要求,但邓小平同志严肃重申了中国立场:主权问题无法讨论,届时一定收回香港。

邓小平同志在和撒切尔夫人讨论时着重了几点,一个是中国关于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二是1997年时,中国要收回包括新界、香港岛、九龙全部香港地区。

邓小平同志的坚定态度表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于收回香港势在必得,不是能够讨价还价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香港问题颇为复杂,英国暂时管理了香港100多年,怎样才能和平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呢?

这就要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了,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英国的情况,邓小平同志等党中央领导人要综合三方考虑使三方都能接受。

于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历史和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也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对于香港主权中国坚决不让,但在香港自身的发展上尊重香港实际情况给予高度自治。

就香港问题而言,“一国两制”是三方都能接受的。于是我国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中表示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的行政主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中英联合声明》这份声明也表示了在香港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制度方式。

在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来华至1984年9月的两年多时间,中英双方一共进行了22轮异常艰难的谈话,在“一国两制”根本方针的指导下,最终达成了我们共同的愿望。

1997年香港回归,这是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人的心血。毛主席和周总理以其高瞻远瞩打下了基础,邓小平同志则凭借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卓越智慧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我们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到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这是150余年的历史,这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离别,这是我们无法言表的悲痛,这是永远铭记的历史!

永远铭记那些为收回香港不懈努力和斗争的前辈们!英雄不灭,历史永存,国之永兴!

参考文献:

  1. 胡长明.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不急于收回香港主权
  2. 肖徐波,龙太江.收复香港的尝试与实现
  3. 汪毓清.解决香港问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