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304.82亿元,同比下降17.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07亿元,同比下降39.45%。
更惨的是第三季度。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457.96亿元,同比下降25.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同比下降93.53%。
对比四年前的财报,差距就更明显了。
2020年第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149.2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5亿元
2024年上汽集团全年的利润,都比不上四年前一个季度的利润。
传统汽车企业,真的是顶不住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不止是新能源
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同比增长63.6%,中国继续领跑全球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并不是来源于能源形式的改变,而是来源于智能化汽车的方向。
今天全球汽车市场的变革,方向已然非常清晰,那就是智能化。
据麦肯锡报告显示,至2025年,中国具备L2及以上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销量将突破千万级,新型智能汽车的市场销售总额将超过5000亿。
仅仅更换能源形式,并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多年一直未有突破的原因。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多年后找到的一个突破的方向,这个方向一旦突破,就与当下的世界互联网科技所结合,并与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而在技术上全面领先了传统燃油车企业。
据德勤《2023年全球汽车消费者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趣持续增长,尤其是L2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这表明智能化汽车正在逐渐改变消费者的驾驶体验,也正在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但是,传统车企,要转型成为智能化汽车的发展,有非常大的难度。
传统车企转型的困境
上汽这样的企业业绩迅速下滑,只能说明其面对新形势失去了灵活调头的能力。但越是规模大的传统车企,调头就越是困难。
首先是传统的产线已经投入巨资建立了,相应的人员培训、各种零配件供应网络已经建立起来了,这对企业来说就叫作巨大的沉没成本,想要抛弃这些巨资建立起来的生产体系,是一件非常难以决策的事情。
对于上汽集团这样的国企来说,更不具备这样的企业家精神,不敢冒险将原有的体系废除,重新开始,这就会进入大企业创新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路径依赖。
柯达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数码相机的,但他的传统业务是胶卷,自己打死自己对于普通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是难以做出这种壮士断腕式的企业变革的。
但对于新生企业来说,他们毫无包袱,直接往趋势上冲就可以了。
智能化汽车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汽车的能源形式,更重要的是它结束了传统汽车的生产发展模式,并创建了一套全新的发展方式。
新型汽车的“智能进化”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体现在软件和服务上。
据普华永道《2023年数字化汽车报告》显示,软件在汽车价值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10%增长到2030年的30%,这表明软件已经成为未来智能汽车竞争的关键。
为什么中美两国才是新型智能汽车的发展之地,而不是传统的汽车强国日本和德国,就是因为只有中美两国才具备有全世界最多的软件人才。
智能化汽车的供应链体系,也是完全不同的。
传统汽车工厂的核心配套往往是那些机械生产型企业,但新的智能汽车,需要大量的高科技电子元配件、软件系统、甚至人工智能大模型,这都需要重新构建供应链。
在新的供应链体系中,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超传统机械产品,每一天都会出现新的创新,供应链响应的速度远超过往。
这对传统车企的生产管理模式也是极大的挑战。
可以说,在这一轮汽车革命中,不仅仅上汽集团这样的国企可能被淘汰出局,就连传统汽车巨头丰田、大众等国际名企,其转头速度都无比缓慢。
革命性的产品正在路上
在智能汽车的起步期,只有大屏幕、大冰箱到结合手机的一些软件功能,这只能叫作智能汽车的起步,让智能汽车变成移动终端,提供一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增加一些娱乐性的体验,真正带来对传统汽车毁灭性打击的,是自动驾驶汽车。
人工智能产业的当红炸子鸡英伟达在自动驾驶国际挑战赛上荣登榜首,凭借Hydra-MDP模型实现了端到端自动驾驶。
特斯拉的FSD在北美市场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全新的全自动驾驶汽车,正在进入每一个人的家庭。
在人工智能领域、在传统的计算芯片领域,发展速度是机械行业的十倍计,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今天特斯拉能实现的自动驾驶技术,不需要几年,就能在未来每一台智能汽车上普及。
据《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显示,到2025年,中国将实现L3级自动驾驶规模化生产和L4级自动驾驶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中国的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方向,也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
据J.D. Power发布的2024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TXI)显示,智能化创新指数由2023年的528上升至550分,市场深度指数上升至195分,较去年大幅上涨44分。
这一增长表明,中国汽车行业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新能源车型中,智能化配置的渗透率领跑,豪华新能源品牌的市场深度指数为327分,大幅领先豪华传统能源品牌的117分。
消费者在车辆上平均可感知到的先进配置数量为4.9个,较上一年上升1.1个,且连续四年上涨。
而消费者的态度也将发生变化。
汽车之家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用户洞察》报告显示,66%的用户追求L2+、L2++的高阶智驾,对于高速NOA偏好最强,认为可以有效减缓驾驶疲劳感、更有安全保障。
这表明消费者对智能化汽车的看法正在发生改变,尤其是对于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需求和渴望正在加强。
传统车企,现在再追赶,甚至都可以说,已经来不及了。
不敢放弃传统产线、全部ALL IN智能汽车的企业,都会在这一轮汽车革命中受伤惨重。
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
新能源,电车,不是趋势,这是全球激进环保主义的产物,但智能汽车是趋势,特别是人工智能与汽车的结合,必将成为新一代汽车的标配。
传统车企现在已经落后太多了,因为要建造自己的智能汽车,每一行代码都要从零开始构建,新型智能汽车上的各种电子配件也会越来越多,没有供应链的积累和研发部门大量智力的投入,智能汽车领域的大门都进不去。
现在还存有一丝幻想的企业,都是目光短浅的,假以时日,当新一代智能汽车的标杆产品——全自动汽车时代正式来临时,传统汽车的衰败也将是十倍数计的。
在商业世界,不进则退。在新技术浪潮中,不进,则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