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儿与少年》自第六季上线以来讨论度不断增高,网上甚至有人专门剪辑“花学”课程。

无论是办公室里的闲聊,还是朋友私下聚餐的饭桌上,大家都会聊点“花学”相关话题。

浅层意义上讲,聊八卦是寻找共同话题,拉进你我关系;但从进化角度来看,聊八卦不只这么简单。

由得到听书编著的《得到:速通100本经典》通过解析《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分享了“语言的进化就是为了聊八卦”这个新奇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摘编自《得到:速通100本经典》

有删减

《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洞察:语言的进化就是为了聊八卦。这么说可不是夸大其词。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次跟朋友一起吃饭时,大家都聊了些什么?如果那个时候旁边刚好有一位心理学家,那么他八成会说,你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聊八卦。别觉得不好意思,聊八卦不代表我们是肤浅的人,聊八卦这件小事用得好也能创造价值。

虽然这个书名听起来“不太靠谱”,但作者罗宾·邓巴是一位正经的进化心理学家。20多年前,邓巴提出了“邓巴数字”——又叫“150人定律”,意思是人类的智力限定了社交网络的规模,人类能拥有的稳定的社交网络人数大约是150人。

在这本书里,“邓巴数字”还有一个变形:“语言”能维持的社交关系也是150人左右。这个理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如今,虽然技术改变了,但“邓巴数字”没变。

梳毛、八卦和语言的

内在联系

“梳毛”“八卦”和“语言的进化”三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有什么内在联系呢?邓巴认为,动物的梳毛行为跟人类聊八卦一样,都是一种社交方式。而早期人类聊八卦,可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张口就来。语言的进化过程是漫长的,目的就是顺畅聊八卦。

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呢?我们先从人类的祖先说起。科学家普遍认为,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有共同的祖先。可能在七八百万年前,人类才跟黑猩猩分道扬镳,变成了不同的物种。所以,科学家推测,灵长类动物的行为模式跟人类的祖先很接近。我们要了解人类的祖先如何社交,不妨先参考一下灵长类动物的社交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那么,动物也有社交吗?这就要说到动物的群居生活了。群居生活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一致对外,共同对抗捕食者。不过,既然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就不仅有合作,也有摩擦。那该怎么办呢?聪明的社会动物进化出一种策略,即拉帮结派。而它们结盟的方式就是梳毛,这种结盟方式非常有效。

邓巴举了一个例子,他在非洲观察过一种狒狒。这种狒狒里的雄性有点大男子主义。当配偶离得太远,他就担心妻子出轨。于是,雄狒狒就大声喘气,甚至想要去教训雌狒狒。这个时候,雌狒狒的梳毛搭档们就登场了,她们可谓“模范闺蜜”,关键时刻就会跳出来替她撑腰。

为什么梳毛搭档会这么给力?因为梳毛搭档可不是随便选的,搭档之间必须特别信任。为什么这么说呢?只怪梳毛太享受了。梳毛的时候,被梳毛的动物体内会产生一种天然物质,叫内啡肽,它可以带来愉悦感和轻微的麻醉效果,就像人类做按摩一样,梳毛也能舒服到让狒狒睡着。然而,万一在昏昏欲睡的时候来了一只老虎,狒狒就得靠梳毛搭档提醒。梳毛的时候,狒狒几乎是把性命交到了搭档手上。

更重要的是,梳毛是需要很大付出的。动物的梳毛活动要持续好几个小时:我给你梳了毛,就没工夫给别人梳毛了。所以,每只狒狒都得想清楚到底要加入哪个帮派,不能脚踏两条船。当然,只要好好经营跟梳毛搭档的关系,回报也是很可观的,因为梳毛搭档是可以两肋插刀的。作为社交方法,既然梳毛这么好用,人类为什么还要发展出语言呢?毕竟,口说无凭,听上去语言反而没有梳毛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语言的起源,人类学家有许多推论,目前尚未达成一致。而邓巴的看法是,语言的进化跟社交的需求紧密相关,他甚至把语言称为“声音形式的梳毛”。语言的发展其实是一种对策。由于环境的变化,群体的规模扩大了,群体成员就难免会被欺负。怎么办呢?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就是多找几个同伙,让别人不敢随便欺负自己。但是,就像我们在前面说的,梳毛费时、费力,一个成员给更多成员梳毛根本不现实,要生存就得另想办法。

邓巴发现,灵长类动物偶尔也会用声音交流,但它们只能发出一些简单的叫声,远远达不到语言的程度。我们的祖先刚开始也是一样的,经过长年累月的进化,他们有了更大的大脑,有了更适合说话的发声器官。

那么,“语言”这个先进的梳毛工具要怎么用呢?最重要的用途是聊八卦。通过聊八卦,我们可以迅速地分辨敌我,更好地生存。如果在比较大的圈子里,我们要想分别跟每个人交流,这实在是有点吃力。这时候,亲朋好友就能帮助我们。邓巴觉得,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跟灵长类动物一样,想知道谁可以信赖以及谁不值得交往。

既然语言的进化就是为了聊八卦,那么我们花这么多时间聊八卦而不是聊工作、谈读书,就毫不奇怪了。这可不是“大材小用”。我们以为自己在乎的是工作和学习,大脑却记得社交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作为一种高效的社交工具,聊八卦才是语言进化的目的。

大脑新皮层占比

决定邓巴数字

既然人类聊了几十万年的八卦,那么现代人的社交关系跟我们的祖先比起来,有什么改变了,又有什么没变呢?

要说改变的东西,我们很容易想到,有了语言之后,人类的群体规模扩大了。这是因为聊八卦这种社交方式的效率远远高于梳毛。原先,我们一次只能给一个伙伴梳毛,但现在我们可以扎堆群聊了。我们就可以拉拢更多自己人,维持更大规模的群体。而且,还有一个现象能证明邓巴的这个观点,这就要说到我们的社交关系有什么没变了。那就是,自人类发明了语言以来,群体规模基本没变过。

以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我们不难理解这一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就算想要维持更多的人际关系,恐怕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也是这样的,群体规模本来就不是越大越好,超出一定范围甚至会有麻烦。这个“一定范围”就是“邓巴数字”,即150人。这可不是邓巴一拍脑袋随口说的。“邓巴数字”是怎么得出的呢?这得从哺乳动物的大脑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看到虎头虎脑的孩子,有人会说,这个孩子脑袋大,肯定聪明。那么,聪明和脑袋大两件事情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必然联系呢?科学家认为,两者的确有联系,但这里的脑袋大小指的是相对大小。因为像大象这种体型巨大的动物,按照身体的比例,其脑袋本来就应该大一点。我们要看的是,在扣除了这部分生理需求之后,大脑还剩下多少运算能力,这是跟智力挂钩的。

但是邓巴觉得,光看脑袋大小也不对,大脑又不是每个部分都能思考,所以他在研究时只选择了其中的新皮层,也就是脑部外层的神经组织。它负责接收神经元发出的信号,并传递到大脑的各个区域。新皮层就是大脑中负责思考的区域。邓巴观察到,灵长类动物的新皮层面积特别大。灵长类动物的这个比例要占到50%—80%,几乎比其他哺乳动物翻了一倍。

那么,灵长类动物的新皮层面积为什么会这么大呢?科学家猜想,可能是食物种类、领地大小、觅食范围等不同。直到邓巴发现,物种的群体规模是跟新皮层面积大小有关系的。邓巴解释道,群体规模越大,代表社会的复杂程度也就越高。比如,在一个20人的群体,成员两两一组,共有190组关系,这里面的信息量太考验智力了。新皮层面积要是不够大,可应付不来。

知道了这一点,邓巴开始精确计算。灵长类动物的种群规模数据可以在野外采集得到,邓巴把它们跟新皮层面积对应起来、制成图表。最后,邓巴发现,人类能维持的种群规模在150人左右。也就是说,150人的群体最能体现人多的优势,我们刚好应付得来群体里的人际关系。

所以,尽管我们的梳毛工具比动物甚至祖先要发达,但是社交圈的规模不能无限扩大,也不应该无限扩大。“邓巴数字”是由人类的大脑决定的。维持150人的社交关系,既不会让我们感觉太费劲,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

结语

不管是“邓巴数字”还是“聊八卦”,这本书的内容都跟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人际关系密切相关。“邓巴数字”可以帮助我们估计群体规模,判断何时应该做出调整。而聊八卦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帮助我们维持人际关系,也能帮助我们创造价值。语言的进化不是功利的。人天生喜爱社交,也爱聊八卦,而聊八卦反过来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样建立起来的社会是很有人情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到:速通100本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得到听书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当当购书链接

博库购书链接

文轩购书链接

书海无涯,经典好书读不完,怎么办?

知道读书好,但就是读不进去,怎么办?

读书特别慢,读完又记不住,不能落到实处怎么办?

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

《得到:速通100本经典》,刘擎、万维钢、贾行家、李翔等10多位名家老师、专业读书人,精选文学名著、人文社科、商业视野、科学素养、思维工具五大模块100本经典好书,帮你以一本书为钥匙,走进人类文明宝库。用好书武装自己,掌握一整套应对现实世界的知识系统和底层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到听书

得到听书,得到App旗下王牌产品,截至2024年,累计服务超900万名用户。通过每天30分钟的音频讲解,帮你解决不同场景下的读书难题。

罗翔、刘擎、万维钢、香帅、何帆、贾行家、黄昱宁等知名学者、作家、资深出版人,都在得到听书,为你解读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点击名片,关注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