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按:
人间蒸发又称为“幽灵分手”,按照柯林斯英语词典的定义,“通过无视对方的所有通信来结束一段关系。它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分手策略,通常会被同理心水平较低的发起者采用。”现实中,被分手、被幽灵的一方往往在遭遇这一情况时十分错愕,因为他们认为对方绝对不会采取这种方式分手。
而选择这种方式人间蒸发的一方,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对伴侣失去兴趣、有了新欢等等等等。但更为关键的是,用这种不辞而别的方式,的确省掉了很多当事人不愿意面对的麻烦。不过,对于被分手的一方,恐怕就很难接受“我之所以不解释就离开你,是为了你好”这样的措辞了。
“这感觉就像他死了一样——不过如果有人去世了,他们是不会有一天再次出现在你家门口的。”
这就是琳恩(Lynn)对她前任艾登(Aidan)去年突然切断所有联系之后的感受。两人交往了7年,住在阳光明媚的加州,共同养育着两只狗和琳恩前段关系中的两个孩子。他们正计划着扩展家庭:预约医生,研究捐卵人选,甚至在与潜在的代孕人会面。在艾登去夏威夷探望姑姑之前,他们还买了游轮票,打算他回来后一起去旅行。
但艾登并没有回来参加游轮之旅。他只是最后一次对琳恩说了“晚安,我爱你”,随后便默默地、令人费解地从她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他“人间蒸发”了。
根据研究,大约有50%到80%的人会遭遇“人间蒸发”现象,即突然断绝一切联系,从而结束一段关系。它不仅出现在朋友和线上约会的关系中,也常见于长期伴侣、同事、家庭成员甚至密友之间。甚至有些心理治疗师也会在与患者数月的合作后突然切断联系[1]。“人间蒸发”已成为线上约会中一个如此普遍的现象,以至于约会应用Tinder在去年愚人节发布了一个虚假的招聘广告,为“消失副总裁”职位寻找人选。
我对这些长期“消失者”深感着迷。
像琳恩的故事令人震惊,但并不算罕见。在数月甚至数年相处后,人们“人间蒸发”的情况屡见不鲜。
2024年一项涉及大约200名美国成年人的研究中[2],纽约大学博士生朴艺真(Yejin Park,音译)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行为科学家纳达夫·克莱因(Nadav Klein)发现,遭遇“人间蒸发”的关系平均维持长度竟高达5年。
这一发现与我在Reddit论坛所见的情况相符。r/ghosting子版块拥有14,000名成员,当我向这片庞大的“被人间蒸发者”群体发问时,许多人分享了他们失去挚友、长期伴侣,甚至未婚夫的故事。
我对这些长期“人间蒸发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再回复爱侣的短信,屏蔽了他们的电话,微笑着说晚上7点会来接他们,却忽然消失不见。
我脑中浮现的正是琳恩在艾登离开后反复问自己的那个问题——也是所有被“人间蒸发”的人始终无法回答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人间蒸发”?为何不直接说出实情呢?
玛丽兰圣玛丽学院的副教授吉莉·弗里德曼(Gili Freedman)花了多年时间研究“人间蒸发”的心理学。当我问她“人间蒸发”行为背后的原因时,她回答说:“原因太多了。关于这个话题我可以永远讲下去。”
弗里德曼解释说,“人间蒸发”的动机多种多样。最明显的原因有:对伴侣失去兴趣、遇到新的意中人,或是意识到双方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合得来——但这些原因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分手,而不仅仅是“人间蒸发”[3]。还有一些实际原因,比如沟通过载或缺乏时间——这些原因在数字化社交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可能让“人间蒸发 ”变得更常见[4]。
有时,人们会因为关系还处于初期而选择“消失”,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花力气来进行一场困难的对话。换言之,消失的人可能根本不认为自己处于一段关系中,即使对方不这么认为。尽管研究人员尚未系统比较人们在长短期关系中“消失”的原因,但这些原因似乎都无法解释像琳恩这样的经历。
那些拥有强烈“命运信念”的人,更容易接受“人间蒸发”行为。
有时候,“人间蒸发”在更深层次的关系中可能是合适的选择,比如当一方担心个人安全时。这些担忧使得“切断所有联系”成为一个合理的“退出”方式[5]。有些人也会因为绝望而选择“人间蒸发”——因为他们想不出其他方法来结束关系。“比如,‘我已经尝试过一切都无法离开这段关系——我只能切断一切。’”弗里德曼说道。
但“人间蒸发”也可能源于对如何结束一段关系的困惑或不确定——当我们没有明确的“脚本”来指导我们分手时,可能会选择这种方式[6]。
脚本帮助我们驾驭社交环境。弗里德曼说,这些是“我们在某些时间会说的特定话语”。她举例说,去餐厅时:跟随招待到桌前,点菜单,等待上菜时享用面包棒。这种脚本已经根深蒂固,几乎不用去思考。
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好的“拒绝”脚本。“你可能会想到一些可以说的话,”弗里德曼解释道,“但你永远不会使用它们。比如,‘这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或‘我们还是做朋友吧’——这些都是脚本,但它们根本没用,因为都太老套了。”
当我们还没有背熟台词时,有些人会即兴发挥,而另一些人则会悄悄溜下舞台。
这一点暗示了另一个可能性:有些人选择“人间蒸发”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关系的看法和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例如,弗里德曼和她的同事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7],那些拥有更强烈“命运信念”(即相信人们注定要在一起或注定不合适)的人更容易接受“人间蒸发”行为。这些人也表示,在未来也会倾向于在浪漫关系和友谊中使用“人间蒸发”。弗里德曼解释说:“如果你是那种认为‘这段关系要么是注定的,要么不是’的人,那么‘人间蒸发’可能很有道理。”
对于这些人来说,与其花时间精力去和一个本不应该在一起的人进行困难的对话,不如“就此了断”。
无论原因如何,很明显,“人间蒸发”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引发愤怒、悲伤、沮丧、内疚、困惑和伤害。甚至可能影响我们的依恋风格[8],即我们对待和处理关系的模式。
拥有安全型依恋的人,通常会自信地认为他人在需要时会给予支持,而焦虑型依恋者在关系中不太信任对方,既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被拒绝。
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9],弗里德曼和她的同事发现,这些焦虑型的依恋者更有可能表示自己曾被“消失”。尽管很难确定是“消失”导致了焦虑依恋,还是反过来,但这种关联是有道理的。当伴侣或朋友无缘无故离开我们时,我们将来可能会很难再信任他人。
阿拉巴马大学副教授莉亚·勒费弗尔(Leah LeFebvre)在她的研究中发现了这一点。2020年,她与同事范晓缇(Xiaoti Fan,音译)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10],研究了358名美国人在应对“人间蒸发”经历时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这些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在两项研究中,约18%的人表示在沟通和建立信任时变得更加谨慎,而15%的人对约会产生了悲观的态度。多达5%的人表示他们已经停止了约会——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无限期的。
不过,这些负面情绪似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缓解,有时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例如,在2020年的研究中,一小部分参与者(4%至7%)表示“消失”让他们更关注如何对待他人,以及在伴侣身上寻找什么。其他人则表示,被“消失”是他们走向不同、更幸福关系的一部分。
同样,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中[11],弗里德曼和她的同事对80名曾被“消失”的人进行了调查,了解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感受。当回顾被“消失”的经历时,人们报告说起初感到孤独、愤怒、悲伤。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负面情绪似乎逐渐减弱,受害者变得不再那么情绪化。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对于“人间蒸发”长期影响的研究结果仍存在分歧。弗里德曼2022年的研究中发现,自“人间蒸发”以来的时间长度并未对受害者过去经历的负面情绪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其他研究表明,“人间蒸发”可能对我们的自尊产生深远影响,降低控制感和归属感,增加抑郁倾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促使自我伤害[12][13]。“我真的陷入了抑郁状态,”琳恩回忆道,“我甚至有过‘我还要继续活下去吗?’之类的念头。”
问题是,“人间蒸发”的人并不总是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会对留下来的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朴和克莱恩的最新研究[14],消失者甚至可能认为,选择不解释就离开,他们是在为对方着想。朴说:“在‘消失’的体验中,存在着巨大的视角差异。”消失者“这么做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乎对方”。
在三个试点测试和八项实验中,朴和克莱恩与2000多名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人们常常表示“人间蒸发”是因为他们不想伤害对方的感情,例如让对方感到被拒绝。在其中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向人们提供了一小笔现金奖励,让他们“不理会”一位聊天伙伴,几乎一半的人拒绝了这笔钱。尽管这些潜在的被“消失者”,只是被随机分配到的一个在线聊天只有三分钟的陌生人。
朴说:“很多人愿意放弃这笔钱。”对她来说,这一发现令人兴奋且出乎意料,因为这表明,有些人在意避免伤害被他们拒绝的人,以至于愿意做出个人牺牲。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那些选择保留奖金的人也表示,他们关心被他们“消失”的人——远远超出被“消失”者所认为的关心程度。这一发现贯穿了八项实验,每个实验都采用稍有不同的方法来评估“消失者”和“被消失者”如何看待“人间蒸发”:是冷酷的拒绝还是一种保护行为。
当我问勒费弗尔如何看待这项研究时,她说:“他们的方法确实非常全面。”她解释说,很少有关于“人间蒸发”的研究采用像朴和克莱恩这样的方法,大多数研究选择调查,依赖人们准确回忆“人间蒸发”经历中的情绪。朴和克莱恩的研究也是少数几个探究“人间蒸发”如何影响提出分手者的研究之一。“我们往往对被‘消失’者了解更多,对‘消失者’了解得很少,”勒费弗尔说。
通过对“消失者”和“被消失者”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人员能够实时测试人们可能会如何、为何选择“消失”,以及这对双方的影响。除了证明“消失”的动机不止是自我保护外,研究还发现,给出断绝联系的理由会改变人们体验拒绝的方式。当给出“原因”时,人们会将拒绝解读为一种更富有同情心的行为,即使这个“原因”很难接受。
勒费弗尔对朴和克莱恩的某些研究发现仍持保留态度,她认为,尚不清楚该研究与我们现实中的“人间蒸发”经历有多大的映射性,因为这些通常发生在彼此至少认识的人之间。尽管如此,她仍对这项研究感到兴奋,因为它“揭示了‘人间蒸发’行为中的人性”——这也是她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所揭示的。
这些研究表明,“人间蒸发”者通常会对他们的行为感到悲伤和后悔。根据2023年的一项研究[15],某些人在对朋友(但不是恋人)“人间蒸发”后,他们的情绪状态更加消极,比如感到抑郁或悲伤,或者对平时不会困扰他们的事情感到烦恼。即便如此,他们可能仍然会选择“消失”。
琳恩告诉我,艾登在消失后的那个圣诞节联系了她,解释了自己不辞而别的行为。“他的短信说,他停止联系我是因为觉得这样对我更好,我觉得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琳恩的经历揭示了“人间蒸发”行为的根本悖论:虽然我们不辞而别是为了避免伤害曾经爱过或至少在意过的人,但很少有人会将这种拒绝的方式解读为一种关心。相反,勒费弗尔的研究发现[16],被“消失”的人通常会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们会觉得自己太难相处、太需要人照顾,或者存在某些缺陷。她解释道,人间蒸发让我们无法明确了解关系破裂的原因。面对这种无法理解的空白,一些人最终会用自己的不安全感去填补它。
这也使得被“消失”后很难走出来,尤其是对于那些难以接受模棱两可结局的人来说。临床心理咨询专家纳扎宁·莫哈达米(Nazanin Moghadami)说:“我们对不确定性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根据具体情况和关系的深度,不清楚分手的原因可能会让人非常痛苦。”
不过,我所采访的每位专家都一致认为,即使我们无法得到渴望的清晰答案,我们也可以走出被“消失”的阴影。除了常见的提升情绪的方法(比如锻炼、表达感激、帮助他人、结识新朋友),勒费弗尔指出,认识并接受被“消失”是结识新朋友的一部分。“可能每个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经历被‘消失’的过程,很可能也有人觉得你也‘消失’过他们。”
这种观点也许对那些正在约会,并在几个月的相处后被“消失”的人来说有帮助。但是,对于像琳恩这样已经过了“消失”通常会发生的阶段的人来说,指望这种观点来帮助她恐怕并不现实。
© Maggie Lange
不过,当我问朴艺真认为被“消失”的人可以从她的研究中获得什么时,她也给出了类似的建议:“有时候,感知决定了最终的现实。”与其把“消失”解读为不被尊重或恶意的行为,我们可以选择以更宽容的态度看待它。“我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将其解释为,‘他们可能真的是出于尊重我。’”朴认为,这种视角的转变或许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对“人间蒸发”行为的体验,也有助于我们在经历拒绝后继续前行。
当然,将“人间蒸发”重新定义为一种普遍、无意,甚至可能是出于善意的行为,永远不会带给我们想要的那份解脱。它不会让那些离开我们的人回来,也不会完全抹去我们的伤痛和悲伤。但这种小小的观念改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不再视“人间蒸发”为不受欢迎的阴影,而是一种欣赏自己的新方式——提醒我们自己曾经无所畏惧地敞开心扉、勇于冒险。
一年过去了,琳恩说她仍然在为艾登的突然消失而感到痛苦。尽管她知道有些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她也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这段经历——将其视为艾登自身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我的自尊心——我显然还在努力——但它已经开始恢复了,”她说,“我在为自己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psycnet.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pst0000454
[2]psycnet.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xge0001590
[3]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276236618820519
[4]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36585323000333
[5]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2103122000877
[6]psycnet.apa.org/record/1993-25463-001
[7]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265407517748791
[8]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2567603_Attachment_Style_and_the_Mental_Representation_of_the_Self
[9]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2654075211009308
[10]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ere.12322
[11]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0224545.2022.2081528
[12]cyberpsychology.eu/article/view/14691
[13]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36585323000333
[14]psycnet.apa.org/doiLanding?doi=10.1037%2Fxge0001590
[15]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36585323000333
[16]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325024.2019.1694299
文/Alice Fleerackers
译/tim
校对/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nautil.us/why-we-ghost-1006065/
本文基于创作共享协议(BY-NC),由tim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