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是国酒,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茅台酒上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恐怕除了好酒者之外,大部分人都不甚了解。
茅台酒的名号,虽然是在王立夫的手上,响彻全世界,并行销全国的。
但是,要说起王立夫,还得先从他的爷爷王振发说起。
王振发从叫花子到富甲一方的发家史,在贵州仁怀一带,曾广为流传。
在贵州仁怀市苍龙街水塘村的牛心山上,矗立着一块清咸丰八年,也就是1858年刻立的墓碑。碑文是这样写的:
府君号春庭,生于乾隆癸丑年(1793年)正月二十九丑时,没于咸丰丁巳年(1857年)五月二十日丑时。幼时艰苦备尝,长则济施恒切,训子归于忠厚,待人出于和平。……略述数语以志不朽云。
这座坟墓的主人,正是王振发。他去世时,已经成为仁怀的首富。所以有名号,有墓碑,可谓生前富贵,死后哀荣。但是,回到清嘉庆年间,那时候的王振发,不要说什么名号,就连一顿饱饭,也不能天天吃上。王振发每天流浪于茅台镇街头。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人。多年后他发迹,外界才广为流传,说王振发祖籍江西吉安。至于他是如何从江西流落到贵州仁怀这样一个偏僻地方的,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就像刘邦藏于芒砀山,头顶有五彩祥云跟随一样,多年后流传的故事中,也有关于王振发“犯星象”的传闻。
有人说,一天夜里,王振发在一家张姓客栈的门外睡着了。夜半时分,有人从张家客栈门口经过,发现门口笼罩着一团亮光。走近一看,是一个叫花子在睡觉。
第二天,看到此事的那个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张老板。
张老板心下暗喜。毕竟,元末天下大乱,就曾有常遇春、胡大海两位,做乞丐时卧睡于一富足之家门外的传说。那家的主人,午睡时竟然梦到两只猛虎卧于自家门外,开门后发现了他们。随后正是在这家主人的资助下,常遇春、胡大海投军朱元璋,做出了一番业绩。
如今,张老板听到自家也发生了这样的神迹,他就认定这个叫花子不一般。随即,张老板收留了王振发,让他在客栈做了伙计。不久,一个四川过路的行脚商人投诉客栈。在闲聊中,伙计王振发得知,贵州的食盐很快要涨价了。他立刻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东家,并且建议把现金全部换成食盐囤积。那时候,贵州不产盐,日常主要吃从四川运来的井盐。不过还在乾隆十年,时任云贵总督张广泗疏浚了赤水河。由于茅台镇位于川盐入黔的要道上,镇上的盐商很多,盐的储量也很大。所以,当地人日常并不缺盐吃。如今,一个行脚商人却说食盐要涨价,很多人是不相信的。再者,囤积食盐需要大量现金,万一没有涨价,可就赔了。但是,张老板得到这个消息后,还是听从了王振发的建议。
他几乎拿出了全部家当,将镇里所有的食盐买了下来。就在其他人都认为张老板疯了的时候,不久,食盐的价格果然一路猛涨。这一次的冒险,不但让张老板大赚了一笔,而且他也认定,王振发绝对是个人才。张老板奋斗一生,只有一个独生女,他决定把王振发招赘入门,让他继承家业。就这样,王振发从乞丐变成伙计,之后又成为了上门女婿。他在此后创立了王天和盐号。通过经营盐业,王振发迅速富甲一方。此时的王振发,还没有涉足酒业。而后来涉足,完全是无心之举。原来,发家之后,王振发在茅台镇的一个地方修建了豪宅。他经常在这里宴请各路富商大贾。
为了方便,在宅院附近临近赤水河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了自家的酒坊。所以,最初酿造的酒,是宴请宾朋和平日里自家喝的。不过由于他家酒坊酿制的酒品质好,喝过一回的,还想再喝第二回,一来二去,就开始口口相传了。于是,酒坊的规模开始渐渐扩大。从原先自己喝,渐渐变成馈赠亲友和各种客户。再后来,行脚的盐夫,也渐渐喝他家的酒。既可以解乏,也能治脚上的伤口。盐夫们顺着赤水河常年活动,王振发家的酒,也逐渐在赤水河两岸声名远播。后来太平天国战乱,王振发还向朝廷捐了一笔银子,得到了一个奉政大夫的职衔。王振发后来进京朝拜,据说自家的酒,还被当成是土特产,上贡京城。此时的王振发,盐号与酒坊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仁怀当地的首富。王振发一生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鸿宾、家宾、作宾、国宾、用宾。前四个孩子,长大后都从事了其他行业。小儿子王用宾,后来留守茅台,经营盐号与酒坊。而王用宾,正是王立夫的父亲。王振发在1857年去世,第二年,王用宾的儿子王立夫出生。所以说,王立夫是没有见过爷爷的。祖孙俩虽然没有见过面,但王立夫从小,是听着爷爷的传奇故事成长起来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