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袤的戈壁沙漠到加里曼丹岛的雨林,从西伯利亚的极地荒野到印度洋的珊瑚礁……这是你还不认识的亚洲大陆。这里有全世界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洋、最高的丛林和规模最大的洞穴,以及,更多超乎想象的奇妙生物。

11月4日,BBC Earth年度巨献《亚洲》首映会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该片由凤凰卫视版权引进,将于今晚10点在SMG旗下东方卫视首播,并同步上线爱奇艺、哔哩哔哩、腾讯视频及优酷。

尽管拿到了野生动物方面的博士学位、从业超过四十年,但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负责人乔尼·基林却说,他在这片新鲜、多元的广袤大陆上看到了太多未曾见过的新故事、新物种,而结合全新的技术,今天观众能从更多新鲜的视角观察它们,“我们现在拍到的画面,在五年前是不可能呈现的”。

新角度与新生物

亚洲大陆拥有全世界最长的海岸线和最丰富多彩的珊瑚礁,其海域与最强劲的洋流相连,栖息着全球超过60%的海洋物种……伴随着“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熟悉的声音,纪录片《亚洲》第一集《波涛之下》拉开大幕,水下世界的绮丽风光正在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集体捕猎的黑尾真鲨对角镰鱼群围追堵截;半环扁尾海蛇则在徜徉大海时学会了和蓝鳍鲹合作捕猎;还有在树干上攀爬的弹涂鱼,看似软萌实际自带剧毒的海蛞蝓,它们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亚洲》如何捕捉这些独特的画面?

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负责人乔尼·基林表示,许多场景确实极具挑战,比如黑尾真鲨追击角镰鱼群的画面,是团队早在《地球脉动》系列制作时期就想要尝试拍摄的,“这样的场景一年可能只发生那么一次,我们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从哪个方向离开珊瑚礁——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还需要一点点运气!”而在蒙古腹地的戈壁上,摄制团队又拍到了仅剩40多只的戈壁熊,“我之前听说过这个动物,但我完全没想到能拍到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透露,中国制造的无人机为《亚洲》的拍摄提供了更丰富的角度——安静的无人机从高处捕捉到了三只即将成年的老虎放松玩耍的画面,“无人机只有巴掌大小,非常安静,每次能拍摄30分钟,所以我们会安排两台无人机同时拍摄,还有一台随时准备替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亚洲》还挖到了更多超乎想象的故事:在饱受战火困扰的两伊边界,纪录片的镜头捕捉到了一只雌性波斯豹和它的幼崽,险象环生的雷区反倒为它们提供了庇护;在一处持续向海洋排放高温废水的核电站旁,待产的鲨鱼结伴而来,因为升高的水温恰好能辅助幼崽的发育;拥挤的印度城市里,野生老虎亦有其生存之道……乔尼·基林感慨地表示,自然写就了精彩的故事,“我们总能在这里找到一些有趣的、新颖的、过去不知道的东西,这让我觉得非常激动人心”。

好故事仍是核心

《亚洲》不仅有观众未曾见过的野生动物和壮丽美景,也有一些相当熟悉的“老朋友”——软萌的大熊猫,就是最好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乔尼·基林看来,哪怕是观众熟悉的动物,当它们出现在不同寻常的环境里,依然有触动人心的故事发生,“大熊猫也是一样,我们讲述的是非常暖心的妈妈和孩子的故事”。在他看来,内容的新鲜、情感的共鸣、形式的创新是一个好故事的三大要素,“能不能触动观众,能不能讲好这个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换句话说,动物本身的行为虽然有限,巧妙的搭配却可能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同样是展示捕猎,我们有可能看到捕猎失败,也可能看到动物采取了非常聪明巧妙的策略。我们要讲那些反转和出乎意料的情节,在一个画面和故事中呈现多重的元素。”

此外,《亚洲》也有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的探讨。比如纪录片的第5集《拥挤大陆》,讲述的是在这片人口稠密的大陆上,动物如何各显其能,在人类世界求生。而在第7集《拯救亚洲》中,纪录片也讲述了亚洲不同区域的人们如何以独创的方法,竭尽所能拯救珍稀野生动物,“除此之外,每一集中我们也都会有关于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熟悉却新鲜”的故事,也得益于BBC Studio与不同的本土团队的密切合作。乔尼·基林透露,几乎每个片段背后都有当地摄影师的通力合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更是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比如在青藏高原,中国摄影师潘光平记录了藏狐如何借用牦牛群隐蔽自己、巧妙展开捕猎的画面,这个精彩的故事还是历经高原上的暴风雨、连续的等待后才奇迹般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亚洲》只是观众与更多优质的BBC佳作结缘的第一步。在首映会上,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副总编辑尹欣与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负责人乔尼·基林交换了合作意向协议。此次达成的合作意向为期三年,包括三部由BBC Studios自然历史部制作的全新头部纪录片:探索深海动物世界的《蓝色星球III》、展现微观昆虫世界的《隐秘星球》以及聚焦非洲动物家族的《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