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啃老困局注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坚持综合施治、立体施策的基础上,还应聚焦重点领域关键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治,形成治理合力。
“无论穷富都啃,富有富啃,穷有穷啃,婚前婚后都啃。”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中青年人出现啃老现象。有的打工数年,仍需家里老人贴补;有的为了结婚成家,婚前婚后都让老人“大力支持”;有的婚后子女管不了,还靠老人给抚养费。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农村啃老现象亟须引起重视。(11月4日半月谈)
农村啃老并非个别家庭的偶然现象,而是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趋势。从20岁至40岁的中青年群体,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还是进城务工多年的“老江湖”,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陷入了啃老的困境。他们中,有的因就业困难、收入微薄而无力自给自足;有的因追求高额消费、盲目攀比,将生活的重担过早地甩给了年迈的父母。更有甚者,将结婚、购房、育儿等人生大事的开支,悉数推给了本已力不从心的父母。
农村啃老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与碰撞。一方面,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压力,无论成家还是立业都不容易,让不少农村青年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无论是啃老者还是被啃者,都有一种“就应该”或“不得已”的心理,即“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攀比之风与消费主义的盛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啃老现象,有些农村青年甚至“没福硬享”。
此外,也能从家庭教育上找到农村啃老的“病根”。20岁至40岁的这代人,大多在溺爱环境中长大,丧失了传统农村青年身上固有的“吃苦”“独立”等宝贵品质和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的农村啃老是过去溺爱教育的一种变相延续。
面对农村啃老这一困局,不能仅仅停留在指责与批判的层面,而应深入剖析共性原因,从源头寻求解决之道。专家称,要消除农村啃老现象,应综合施治,既要为广大中青年农民的就近市民化提供更多保障,也要持续降低婚姻综合成本,减轻其负担,还要推动崇德向善的乡风建设,在思想上使其扎牢自立自强的正确认识。专家开出的这些“药方”没错,但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破解农村啃老困局注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坚持综合施治、立体施策的基础上,还应聚焦重点领域关键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治,形成治理合力。从目前看,很多地方在促进农村青年就地就近市民化、降低婚育养育成本、改善乡村风气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措施,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以高额彩礼为例,这一问题在不少地方仍然十分突出,成为农村青年面临的首要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啃老现象就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治理高额彩礼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各方无法有效形成合力,往往单兵突进、顾此失彼,甚至用力过猛、适得其反。
总之,破解农村啃老困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智慧。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啃出来的。对农村青年而言,理应多点整顿不良风气的勇气和行动。
作者 陈广江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陈思帆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