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李晓鹏

随着时代的变迁,寒衣节隐入岁月的背景里。秋月无边,凉风有信,寻觅寒衣节的历史印迹,也算是一种追记!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十月初一,此后天气渐渐寒冷。

民俗学家顾颉刚说:“一种传说的成立,全由于民众的意想的结集;它的所以风行,也全由于民众的同情的倾注”。关于寒衣节,有多种传说。一种传说是来自孟姜女。那时,天冷了,孟姜女挂念修长城的丈夫,带着冬衣不远万里来找他。结果城在人不在了,孟姜女放声痛哭,一段长城倒塌,露出丈夫的白骨。因此,她将棉衣烧掉,寄托哀思。后人感叹她的深情,便将十月初一作为追悼亡人的寒衣节。

孟姜女的故事之所以发生在唐代,而不是别的朝代,是因为唐代战乱不断,民众的感情本就装满了“夫妻离别怨恨”。所有的记忆都是文化因子的流动,都有着深刻的文化的维度面向。节日的传说,终将会以个人体验的严肃力量,书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另一种传说是商人的促销伎俩。据说,蔡伦的大嫂,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向弟弟学造纸,结果造出的纸质量低劣,乏人问津。大嫂想出了装死复生的鬼主意。邻居前来吊唁时,棺材里忽然传出大嫂的声音:我回来了!她告诉众人,钱能通神,那些燃烧的纸堆就是阴间的钱!众人见纸钱竟有让人死而复生的妙用,纷纷掏钱买纸去烧。由于大嫂还阳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后世人们便都在这天上坟烧纸。这也揭示了节日文化发生的功用的维度。可以看到,节日的起因也蕴含了发展趋势,预示了它走向衰落的必然。

节日作为特定的文化现象,不会横空出世。它的出现必定有其内在的文化逻辑与历史传统。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重视孝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意思是说,对待亡者要像对待生者一样,延续孝道。在孝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祭祀先人有了客观的需求。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人们的观念里塑造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图景。轮回、超度的概念,给了人们希望,让人们认为,免受阴间艰辛、苦难的生活有了可能性。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则提供了一个从需求性到可能性的实现方式。在道教文化的指引下,烧纸、焚香、祈祷等成为表达哀思、使那些九泉之下的亲人们免遭困厄之苦的重要渠道。在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下,生成了完整的祭祀文化以及固定的祭祀节日。清明、中元、寒衣等祭祀性质的节日,事实上在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寒衣节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自然是生人对亡人的情感依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在寒冷时节,人们希望祖先赐福、保佑,从先祖那里汲取御寒的精神力量。古籍名著《四民月令》就记述了不少立冬时节抚慰亡灵顺应阴气的时令做法,以人文秩序适应自然秩序,当然这种适应最终是为了人事的顺遂。

清代以来,寒衣节有货币化的趋势,祭品的简化反映了人们信仰心理淡化的倾向,同时也模糊了寒衣节的底色,慢慢流变为一般的“鬼节”。寒衣节由送冥衣向送冥币的转化有着商品经济发展的烙印,但更多的是与人们御寒能力增强,对寒冷的身心感受减弱有关。寒衣节的地域分布情形也能说明这一点。寒衣节主要在北方流行,送寒衣的风俗现在北方乡村仍有传承;在中部地区,寒衣节对人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在温暖的南方,对寒衣节知者甚少。寒衣节在空间上的递减关系,反映了人文节日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对应关系,也反映出国人思想深处实用主义的观念。人们所有的关心,落到最后就是吃饱穿暖。这样的社会环境赋予寒衣节的形式与内涵,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

寒衣节呈现出式微的态势,或许终有一天将变成日历上的节日。但通过节日家族集体祭奠先人的仪式,诉说对祖先的敬畏和怀念,那份把先辈放在心上的敬意,将永远留在后人的生命里。那份流动的情感凝聚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氛围,客观上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家庭和睦的行为也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

年年岁岁,冬风渐起,寒衣节至,愿它不只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