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初冬,披上银装的辽吉地区展示着北国特有的风光,寒冷而宁静。坐落在四平西面约100余里的大洼镇,是昌北县北部一个比较繁华的小集镇。街内行人稀少,只有三三五五骑马的士兵有秩序地进进出出,这是解放军蒙古骑兵师留在这里进行挂马掌的最后的一部分战士。
原来,解放军蒙古骑兵师刚刚在吉林德惠打了一个大胜仗,但由于长途奔袭和激烈的战斗,近5000匹战马的铁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很多马匹都瘸了,急需重新挂掌。
然而,当地的老百姓为躲避战乱多数逃往外地去了,哪里还能找到承担这项任务的人呢?
昌北县县长何戈听到这一情况,他主动找到骑兵师首长,要求协助解决这个当地解决不了的难题。师首长非常感谢解放区地方政府对部队的大力支援。
天黑以后,骑兵师秘密地转移到八面城附近的喇嘛甸子一带隐蔽,等候何戈的消息。何戈等五人来到八面城郊外时,夜幕已经降临,他们先找到地下党支部书记刘贵生、景会胜,共同研究如何完成这项任务的具体措施。
当时国民党驻四平的71军时常出来骚扰,八面城有他们的耳目,因此,做挂马掌这活计的地点设在八面城不够妥当。距八面城30华里的大洼相对安全一些。那里不通火车,离昌北县政府所在地古榆树比较近,昌北县大队和大洼区武工队经常在那里活动,敌人轻易不敢去,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把做活计的地点定在大洼,其周围的十几个村屯可以做骑兵师的隐蔽整休处。
同时众人认为,为5000匹马挂掌,只靠八面城的10来个工人在短时间内是办不到的,于是决定景会胜负责带领八面城和大洼的铁匠收集废旧铁,整修烘炉;刘贵生去梨树、双庙子等地秘密召集铁匠;何戈布置去喇嘛甸子迎接骑兵师。
当晚,在夜色掩护下,骑兵师悄悄地进入大洼周围的蔡家窝堡、王家窝堡、山嘴于等十几个村屯隐蔽起来,由县大队和区武工队负责警戒。时值初冬,昼短夜长。一天很快过去了,一匹匹战马挂上了新铁掌。
可是近5000匹马的马掌什么时候才能挂完呢?何戈同铁匠们一商量,决定白天黑夜连轴转。当时大洼还没通上电,只好动员一些妇女轮流端着一盏盏小油灯照明。
干了一宿的工人到天亮一看,个个都成了黑脸包公。由于天气寒冷,大多数干活人的手脚都冻坏了。为了坚持干活,他们把膏药母子用火烤化塞进冻裂的口子里,用破布一缠继续干活。
就这样他们整整于了16个昼夜,为战马恢复了生机,为战士增添了斗志。第17天早饭过后,骑兵师首长看看只剩下30几匹马没挂掌了,再看看熬了16昼夜的铁匠们,实在不忍心再这样继续下去了,于是就把外地的铁匠们打发回家,只留下当地的几名铁匠利用白天完成扫尾工作,骑兵战士也只剩下30多名留在街内。
突然,从东南方向传来了枪声,打破了这里的沉寂。刹那间,一大股国民党匪军从一个胡同里窜出来,潮水般涌进街内,当地的人们惊呆了,纷纷躲避。
负责指挥挂马掌的姜连长看到突然闯进来大批匪军,感到情况十分危急,他立即派一名战士骑马向隐蔽在镇外村屯里的师首长报告,然后组织战士们奋力抵抗。
敌人全是美式装备,而解放军只有马步枪。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解放军伤亡很大,负伤的战士不下火线,倒下去的还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姜连长阵亡了,战士们怒火胸中烧,他们以超人的胆略坚持战斗。
战斗进行了20多分钟,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这20多分钟,为解放军组织反击赢得了时间,解放军骑兵师主力如神兵天降,一齐涌进街内,与敌人展开激战。
在解放军“缴枪不杀”的喊声中,一个个敌兵丢下武器,跪在威武的铁骑面前,战战兢兢地举起了双手。
这次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傍晚,从大洼街内打到郊外,追击逃敌一直追到岫岩的黄土坑和八面城的三合堡。结果前来偷袭的两个团的敌兵,除少部分骑马的警卫人员跟随他们的长官逃回四平以外,800余敌人全部被俘被歼,基本上全军覆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