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作为全国首部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地方性立法,明确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的责任,回应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怎么预防”“怎么发现”“怎么诊治”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怎么保障”等重点和难点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层面

设置学生欺凌举报信箱

在学校层面,《条例》明确要健全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落实全市中小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教师心理健康专业培训、心理健康课、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等重点任务。强化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引导;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全员心理健康排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预警学生加强跟踪辅导,及时指导和帮助家长对学生转介诊疗。同时,明确特殊教育学校和专门学校应当根据在校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安排符合其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尚雅小学学校副校长办公室门前设置“防欺凌举报信箱”。

“五中滨江学校基本能保证每周有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每月都有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以及每个班都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班干部,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情况,让老师尽快去干预,并且和家长协助一起来开展学生健康工作。”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获评“2024年广州市健康学校”,该校德育主任章志为介绍了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龙中学“投诉和举报学生欺凌信箱”。

华附高二级的卢同学告诉新快报记者,华附有一个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室,高一年级也有专门的发展指导课程。“平时华附的同学都挺劳逸结合的,我平时也会通过踢毽子等运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条例》还提到,学校应设置学生欺凌举报信箱,接到关于学生欺凌报告的,应当立即开展调查。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尚雅小学设立“校园欺凌”举报信箱。学校副校长办公室门前自办学伊始已专设防欺凌举报信箱,意在为广大学生提供快速便捷反映信息的渠道。同学们可以针对校园欺凌直接向学校领导举报,杜绝欺凌行为的发生。

新快报记者观察到,番禺区多所中小学均开设了防治校园欺凌专线以及投诉邮箱,并在校内张贴“向学生欺凌说不”的宣传海报。

家庭层面

发现孩子情绪异常应主动沟通

在家庭层面,《条例》明确要建立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家长学校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为中小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育儿指导和服务。强调家长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条例》强调家长发现孩子情绪或者行为异常以及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应当主动与学校沟通并寻求指导,家校协同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工作;孩子有意愿接受心理咨询或者就诊的,家长应当支持。

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中小学生父母及其他监护人而言,甄别学生是否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仍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对此,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袁杰认为,《条例》中所讲述的识别方法是比较专业的,比如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的行为、言语、情绪、睡眠、学习等诸多方面出现异常状况时,应留心考虑是否会存在学生心理行为的问题。“此外,许多孩子身体出现异常时,会被家长带到医院去做一些常规检查,而当各种常规检查后发现,并没有存在生理方面的问题时,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思考,是否背后受心理问题的影响。”袁杰说。

“当已经发现了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家长应及时地与学校的班主任、心理老师以及类似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此类的咨询热线进行联系,与被监护人本人也要做到良好的沟通。”袁杰表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家长甚至可以反推思考是否家庭这片土壤存在问题,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通过家庭的环境和家庭功能的改善,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袁杰表示,作为一个地方性的法规,《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在全国范围内有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我看到,像深圳和其他一些城市的家长,在看到广州出台了相关条例后,就有呼吁说要跟进的声音。这同时也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地关注中小学心理行为健康问题,提供了法律法规的依据。”

社会层面

建立志愿者服务质量反馈机制

在社会层面,《条例》提到,志愿服务组织应当指导、协调、监督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志愿者,并建立服务质量反馈机制。社区可以聘请心理咨询师或者通过精神科执业医师对存在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小学生提供随访服务。家长学校或者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应当制定、公布、宣传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年度计划,开展心理健康等主题的讲座和实践活动,每年组织不少于两次心理健康讲座、亲子活动、综合实践等活动。

11月1日,广州市黄埔区黄埔街道联同辖内7所中小学开展“同心小树洞”信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计划启动。据介绍,今年5月至9月期间,黄埔街道“双百工程”社工站以荔园小学为试点,设置“同心小树洞”信箱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而社工们则每周来到学校收集信件,并进行登记和保密处理。随后,社工们还将根据信件内容,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撰写回信,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提供情绪支持。而对于信中反映出的个别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社工们将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接下来,黄埔街道将在辖内丰乐初级中学、港湾中学、怡园小学、荔园小学、港湾小学、下沙小学、黄埔区教育研究院实验小学等7所中小学同步推行“同心小树洞”进校园计划,并组建一支近60人的专业心理健康关爱志愿服务队,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心理慰藉等帮扶服务。

新闻延伸

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建设

广州市教育局在行动

●2021年 广州建立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教育副市长担任召集人,统筹推进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体系。

●2022年 广州落实较大规模学校(500人以上的中学、1000人以上的小学)1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2023年 广州落实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配备、标准化辅导室建设、心理健康课程开设、专任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全员C证“四个基础性工作100%”。

●2024秋季学期 在全市中学(含中职)推行“全员导师制”,即采取自愿结对的方式,由每1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与约15名学生结对,担任学生的成长导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健全“筛查-预警-干预”闭环管理机制,每年开展春秋两季中小学生(小学四年级以上)全员心理筛查,完善“全员普查、2对1复核、1对1干预”工作流程,落实预警库学生“一人一案”名单化管理等措施。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陈钰涵

■图片:新快报记者 郭晴 部分为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