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的30多位秘书中,陈伯达的职位升得最高。他是主席一手提拔上来的,一度成为主席手下的“一支笔”,前后担任主席秘书一职长达31年,是仅次于周总理的中共第四号人物。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周总理称赞为是“我党最好的理论家”的老革命家,在1969年平步青云的一年后,就转瞬成为罪人,锒铛入狱18年。
那么陈伯达究竟犯了什么错,他的晚年状况又是怎样的?进入主题之前,希望您可以长按点赞2秒并关注一下,给我一个支持。
陈伯达
晚年的陈伯达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曾不胜感慨地对自己的一生进行总结,
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希望人们从他的悲剧中汲取教训。
这不仅仅是他出自内心的忏悔,更是对自己人生的透彻分析。
陈伯达在加入共产党之前,曾是国民党少将,那时的他看着蒋在上海向共产党举起了手中的屠刀,瞬间醒悟过来这个人不是他想跟随的,于是毅然决然地找到中共组织,要求加入共产党。
后来,陈伯达倚仗主席的信任和自身的才能,在党内的地位逐渐提高。那时的陈伯达在党内炙手可热,红极一时,而他素以
“小小老百姓”
自谦,看似其并不居高自傲。
但当他在掌握生杀予夺的权力时,还是逐渐迷失了自己,干下了不少坏事。他的一生注定是不寻常的,而他曾对我党所作的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
陈伯达原名为陈健相,自幼家境贫寒,是我党为数不多的贫农家庭出身的高级领导人之一。虽然他的家庭没什么财富积累,但好在是个秀才之家,对陈伯达的教育非常重视。
而陈伯达对于知识也是充满渴望,对未知的一切更是充满着憧憬。在家庭条件的影响下,陈伯达的求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他从来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冲过周遭冒出的所有荆棘丛林,最终得偿所愿,在知识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从集美师范学校毕业后,年仅17岁的陈伯达回到老家,从被教育的学生变成了教书育人的老师。
不过,在厦门小学任教没多久,不想安于现状的陈伯达,就计划着去外面闯荡出一个更大的属于他的一片天地。
很快,随着李大钊先生在上海创办起了新青年杂志,陈伯达和其他有志青年一样深受鼓舞,就此下定决心离开家乡。
陈伯达(左)
1924年,陈伯达在中国早期党员张觉觉的帮助下,孤身来到上海,应聘到一家小报社当记者。在此期间,陈伯达一边写文章赚钱,一边考学。不久后,他顺利考入上海大学,这是一所名义上为国共两党一同管理的学校,但实际上学校里的大多数工作和权力都握在我党的手中。
在这里,原本思想有些激进的陈伯达,结识了瞿秋白、恽代英等我党卓越的革命家,受他们的影响,陈伯达的激进思想得到了一定的改正,同时对马列共产主义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下,陈伯达在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学生运动,身体力行地表达着他对共产主义的认同和热忱。
在完成了上海大学的学业后,陈伯达回到了家乡。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21岁的陈伯达对三民主义非常信奉,于是在旁人的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秘书工作。
自此,陈伯达的文学才能开始显露,不仅深受上司的好评,并且其所作的小说,还刊登上了当时颇负盛名的杂志上,并且还是紧挨着当时鼎鼎大名的红学家俞平伯的文章旁。一个是大佬,一个是初现才华的文坛无名小卒,这无疑是增强了陈伯达的自信心。
可好久不长,国民党的突然翻脸,使得陈伯达的人生出现了第一个坎节。
那是1927年的春天,身处上海的蒋突然将手中的刀,挥向了诚心与之合作的共产党,随即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倒在了蒋的枪口之下。
而后,各地的国民党军开始应蒋的命令,大规模地抓捕与杀害共产党人。
彼时还在国民党军中担任职务的陈伯达,在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军的残忍行径后,从厦门赶到上海找寻中共组织,并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南昌起义
这年4月下旬,陈伯达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在国民党军眼中属于背叛者,如果仍旧留在上海就很难立足。组织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将他派往武汉,出任宣传部的出版科科长。
7月18日,我党在武昌召开会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
为了给起义多增添几分胜算,我党决定策反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上将张贞,而陈伯达有才学,能言快语,所以组织决定派他和陈文总一起执行该任务。
在前往张贞部队驻防区的路上,陈文总不知因何原因突然“失踪”,面对前方潜在的各种危险,陈伯达毅然决然地决定孤身继续前行。
可当他真的抵达目的地时,却发现张贞已经对蒋表了忠心,这才选择返回武汉。由此可见,陈伯达在面对潜在的危险时,有着一定的坚定意志,不会因为困难阻碍就选择退缩,彼时的他对党组织保持着绝对的信任与忠诚。
9月份,基于陈伯达的自身才华与日常表现,组织选派他前往苏联学习,主攻俄语和马列主义哲学。陈伯达在苏联中山大学的深造,为他后来成为我党理论家和历史学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留苏三年后,陈伯达学成归来,被分配到厦门建办党刊。可好景不长,其共产党员的身份暴露,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抓捕,他只得在组织的要求下离开厦门。
不承想,厄运来了挡都挡不住,1931年4月,陈伯达刚乘船抵达天津,当地的省委机关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并且由于省委书记的叛变,
他与其他同志们不幸被国民党抓捕。陈伯达被关押进监狱,被判处两年半。
即便身处如此境遇,陈伯达也没有选择屈服,对于国民党的审讯始终不曾理会,宁死不透露党的一点情报。
一二九运动
后来,在好友的担保和指使下,陈伯达不得不写了一份愿意脱离共产党的悔过书,这才得以出狱。当然,这份悔过书只是权宜之计,他一出狱就又找上了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跟随共产党的脚步。而这次牢狱之灾对于陈伯达的一生,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1935年12月,北平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运动爆发当日,陈伯达赶到北平和其他同志一起领导全市学生总罢课,并负责起草北平的宣传大纲。这一年是陈伯达一生的转折点,一二九运动更是让他成为了当时国统区著名的马列主义者。
1937年北平沦陷,陈伯达转移到我党的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陈伯达凭着自己的才能先后在各个学院当教员。不过,虽然他为人沉稳干练,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得头头是道。
但因为他那一口闽南方言,实在是让人难以听懂,所以在他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还要带上一个翻译,要不就是一直在黑板上写字。
陈伯达与其说是在讲课,倒不如说是在写课,而这也就给他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扰。后来组织考虑到教书也并未陈伯达所长,于是就将他调到了宣传部,担任出版科科长。
在陈伯达初到延安时,并未引起主席的注意。不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主席发现了具有写作天赋和扎实理论功底的陈伯达。更令主席意外的是,陈伯达和他在对马列主义的认识中,存在着一致的观点。
因为两人有着共同的兴趣话题,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探讨越来越多,毫不意外地,主席相中了陈伯达这位学究式的大学教师。
之后,陈伯达成为了毛主席的秘书和理论顾问,两人开始了漫长的合作生涯。
虽然陈伯达所担任的职务在之后不断进行变动,但一直都没有脱离做主席秘书的这一重要职责,而主席对他的才能,也给予了很高的认可。
陈伯达一生写过很多文章,而他在抗战时期写的
《评<中国之命运>》
,被后人评价为写得最好的文章,主席对其内容也表示认同。
这篇文章的问世,究其根本离不开蒋发起的宣传攻势。1943年,蒋署名发表了一本以
《中国之命运》
为名的书,里面洋洋洒洒写了几十万字,全部看下来就是在围绕一个中心在那论述,
简言之就是一边宣扬国民党,同时并对共产党进行攻击和污蔑。
最初我党对于此等情况,并不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毕竟清者自清,谁能真的救中国不只是在口头说说而已。
谁承想国民党此次的宣传攻势非常猛,为了让老百姓们都能看到这本书,以此对他们心生好感与支持。国民党不仅用最好的纸张批量印刷该书,还把价格定得非常便宜,让老百姓都能买得起。很快,该书的发行量超过了100万册,我党不得不进行反击。
于是,主席让陈伯达等人分别写作,对蒋的《中国之命运》进行客观的评价。陈伯达收到指示后,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写出了《评〈中国之命运〉》一文,文章内容对《中国之命运》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评。
在看过几人的文章后,
主席选用了陈伯达的,然后将其印刷成了几万本小册子进行发行。并且,这篇文章还被翻译成了英文,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
很快,《评〈中国之命运〉》造成的影响比国民党之前所造的声势还要广泛。国民党见此情况,急忙下令严禁此文,并且还称作者陈伯达为“陈逆伯达”,陈伯达名噪一时。
后来,陈伯达还写出了许多重要文章,为我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就连周总理都曾不吝夸赞称陈伯达是我党最好的理论家,可见陈伯达的文学才能有多高。除了自身才能外,陈伯达还很受主席倚重,很快就进入了高层。而他也成为了主席的秘书中,升职最高的一位。
论年纪,陈伯达于1966年已经年过半百,主席和其他领导人通常都用“老夫子”的称呼戏称陈伯达,可见陈伯达当时在组织中的声望有多高。
这年8月,陈伯达一跃成为中共第五号人物,霎时间风光八面。1969年,陈伯达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周总理之后的
第四号人物
可让谁都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的时间,陈伯达就从风光八面到突然消失。
1970年,在庐山召开的中共会议中,陈伯达发表了一篇700多字的文章,就此在他的革命生涯上涂上了一抹黑。
而他与主席之前,也早已生出分歧。因此,陈伯达决定铤而走险,与毛主席分道扬镳,并且还用手中的权力陷害了一些人。
最终,堕落的陈伯达成为了历史的罪人,迎来了18年的监狱生涯。
当时邓公了解到主席对陈伯达的态度,于是对陈伯达采取了优待政策,给予陈伯达同以前一样的生活待遇。并且,在陈伯达被判决入狱的第二年,就批准他可以保外就医。
陈伯达在获准保外就医后,被组织安置在了一座刚刚建成的新楼里,分配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并且,为了让他身边有人照顾,组织还把他原在河北省工作的儿子陈晓农一家三口调来北京,和他一起生活。
为了继续为党为国奉献力量与弥补过错,晚年的陈伯达每天起床吃完饭后,就开始读书、研究资料,然后写作,专心地为组织做研究工作。在家人和国家的关照下,陈伯达的晚年生活算不上遗憾,而他在晚年也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努力地改过自新,并总结了自己的教训。
1989年9月20日,陈伯达在北京病故。在他的告别仪式上,没有讣告,也没有悼词。但他的遗体却安放在了按惯例,只安放病故高级首长遗体的第一告别室,他的遗像也挂在那里。
陈伯达的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虽然他后来犯了错误,但正如他晚年所写的一幅字,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只要由衷地悔过就还来得及补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