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中国授勋仪式中,共有上千位开国将军被授予将星军衔。
在日后的从军、从政生涯当中,数中将温玉成擢升得最快。
他先是从大军区副职被调任中央总参,而后又递补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进入“九大”主席团,一夜之间成为军政两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然而,温玉成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仅仅一年时间便销声匿迹。
那么,这短短一年时间,温玉成究竟经历了什么?
1975年,周总理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躺在病床上的他仍然在挂念着温玉成将军的下落,并向前来探望他的李先念坦言:“我对温玉成同志一直感到心里不安。”
周总理为何对温玉成如此放心不下?此时的温玉成又到底在哪里?
14岁投身革命事业
温玉成,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的一个贫苦家庭。
14岁那年,辍学在家务农的温玉成正好赶上毛主席等革命领袖走下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江西南部兴起的革命大浪潮下,一腔热血的温玉成选择了投身革命,加入到了共青团,并在两年后成功入党,正式成为一名革命斗士。
而后的革命岁月中,温玉成从红3军20团的一名宣传员,一步步做到了红5军骑兵团政委的位子,并率领部队参加了长征。
虽然温玉成在一众部队领导中年纪较轻,但无论是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是战后的政治、后勤工作,他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和工作水准。
抗日战争中,温玉成被调到了新四军工作,历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6师18旅旅长,并率部开辟了江高宝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前夕,温玉成以新四军优秀干部的身份被中共中央召集至延安,参加党的七大会议。
解放战争中,中央考虑到温玉成部的丰富作战经验,命其率领100余名指战员干部奔赴东北地区,参与东北地区的解放战斗。
1945年11月,温玉成找到了在东北地区活跃的陈云、林彪二人,并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队伍。
温玉成被赋予了一个团长的头衔,只不过当时东北联军部队战士较少,组织上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供其调配。
温玉成从南方过来时除了带领一帮干部,身边只有一些警卫人员。
如此一来,温玉成麾下的团部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架子。
这一年,他被派到哈尔滨阿城地区剿匪。
然而,温玉成面临的不光是缺兵少将的困境,东北地区的酷寒天气同样让很多人不适应,再加上缺粮少弹的情况,温玉成一开始的处境非常困难。
没办法,他只能一边发动当地群众加入武装,一边集中为数不多的兵力,利用战术上和作战经验上的优势与匪徒纠缠。
所幸,温玉成在阿城地区的工作很快就迎来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在温玉成的号召下从军入伍,温玉成的空架子团也逐渐充实起来。
仅仅过了半年时间,温玉成的麾下已经汇集了5000余人马,并被组织编成东北联军独立2师,温玉成任师长。
后面两年多的解放战争中,温玉成就是率领这支在阿城地区组建起来的队伍,跟随大部队南征北战,一路从东北地区打到了广西,参与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解放战斗。
而温玉成也在多年的东征西讨中,从当年那个组织中最年轻的团级干部,一步步成长为了身经百战的一军首长。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温玉成被授予中将军衔。
辉煌却又短暂的军政生涯
在175位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将军当中,40岁的温玉成显然属于最年轻的那一批,但他却是众人当中擢升最快的那一个。
1968年之前,温玉成一直在广州军区担任参谋长、副司令员的职位,十年之久都未曾有过大的变动。
但是刚刚进入1968年,温玉成的命运便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1月1日这天,温玉成突然间接到了北上的通知,即将出任军委副总参谋长。
其实,温玉成之所以能迎来此次调动,还要从他与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之间的关系说起。
温玉成与黄永胜虽说同为四野军下老战友,当年跟随林彪一起南征北战,可是二人脾气上始终合不来,在广州共事的这些年也产生过不少摩擦。
于是,在副总参谋长一职空下来时,林彪便想起了广州的温玉成。
当年,温玉成奉命带领一个空架子团去阿城剿匪,结果半年时间发展出500多人的队伍,林彪对此事一直记忆犹新,对温玉成的印象也一直很好。
于是,林彪在和叶剑英元帅相商之后,便向毛主席推荐了温玉成。
就这样,温玉成在林彪的推荐下,走马上任副总参一职。
这看似是一次升迁,也是温玉成十年来军旅、政途的一次重大提升,但殊不知这次北上为他后来命运的再次转折埋下了伏笔。
温玉成在北京受到了林彪的接见,二人亲切谈起了当年在东北奋战的岁月。
林彪评价温玉成:“党性强、原则性强,执行命令坚决。”
3月24日,刚刚抵达北京不久的温玉成再次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北京卫戍区司令员,这无异于将守卫京畿的重任托付给了温玉成,由此可以看出中央对于温玉成的信任。
这突如其来的任命让温玉成有些始料未及,就在三个月前他还只是广州军区的副司令员,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副总长、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温玉成一下了往上迈了几个台阶。
但是这样的擢升还没有结束,后来温玉成又进入中央军委办事组、递补成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当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时,温玉成已经是主席团成员,进入中共中央核心领导班子。
彼时,距离温玉成进京仅仅一年时间。
毫无疑问,温玉成的擢升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这也让他成为了当时军政两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只不过“福祸所依,命运无常。”温玉成在北京的这段经历,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按照以往的惯例,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主席团成员,在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后都会理所当然地进入政治局,成为正式委员,然而温玉成却意外落选了,这让他的心里生出了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温玉成就接到了林彪的单独召见。
“温玉成同志,经过军委研究决定,你已经不适合在北京的工作,现在将你调任至成都军区,担任副司令员一职。”
林彪正襟危坐,一副例行公事般的口吻说道。
闻言,温玉成如坠冰窖,瞪大了眼睛,久久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哪里没有做好,更不知道自己未来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见温玉成迟迟没有出声,林彪问道:“这是军委的决定,你有什么想法吗?”
听了这话温玉成猛然警醒,立刻回答道:“我忠于党组织,听从组织的决定。”
1970年6月4日,温玉成携家人、秘书一干人等悄然离开北京,就此销声匿迹。
周总理临终挂念
1975年,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周总理走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
临终之际,在国务院担任领导工作的李先念、陈锡联前来探望总理。
李、陈二人看到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周总理,不由得红了眼眶。
总理看清来人,紧紧地拉着李先念的手:
“临走之前我还有一件事放不下,对于温玉成同志的事,我心里一直难安。”
李先念自然清楚总理想表达的是什么,他打断总理:
“您先保重身体,其他的事情您别操心了。”
可周总理微微摇了摇头,小声问道:
“温玉成现在在哪里呢?”
对此,李先念、陈锡联二人同样不知情,只能表示回去尽快查清楚。
其实,周总理之所以心里放不下温玉成,主要是因为当年对温玉成的罢黜命令,是从总理办公室发出的。
当然,这并不是周总理的意思。
温玉成被调离北京之后,到了成都军区。
不过这还没有结束,1971年10月28日,温玉成副司令的职位也被罢免。
对温玉成的两次罢黜命令,都是通过总理办公室下达的,这虽说不关周总理的事,但总理直到临终之际仍然心心念念温玉成。
于是,周总理在见到李先念二人之后,想要向其询问温玉成的下落。
而此时的温玉成已经被看押在四川邓家花园五年时间。
直到1976年,温玉成才被释放出来。
回归正常生活后,温玉成搬回了军区首长大院居住。
但此时的温玉成始终郁郁寡欢,因为他无法放下这几年被关押的经历。
直到1980年秋天,黄克诚大将再次出山,将温玉成请到了北京。
经过组织审查,恢复了温玉成大军区副职待遇,为其正了名。
后来有一次,温玉成夫妇前去拜访陈锡联将军。
陈锡联说起了周总理临终前对温玉成的挂念,闻言温玉成顿时红了眼眶,直到这一刻他才彻底打开心结。
温玉成回归工作岗位不久后就到了退休的年纪,根据他的意愿,组织将他安置在了南京一座花草掩映的小楼中。
温玉成和夫人从此远离尘嚣,每天侍弄花花草草,闲暇时写一写回忆录,日子过得自在轻松。
可惜这样的时间并未持续太久,1989年夏天温玉成突感肝部不适,到北京检查发现患上了肝癌。
因为病情已经到了晚期,温玉成不愿在北京的医院接受治疗,而是坚决要求回到南京,希望平静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同年10月29日,温玉成将军在南京病逝,享年74岁。
按照温玉成的临终遗言,他的骨灰被安葬在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这里是他革命开始的地方,与他的家乡兴国也仅有一山之隔,也算得上是落叶归根。
结语
温玉成将军,14岁走上军旅,从此戎马一生。
从最年轻的中将到军政两界熠熠生辉的新星,再到被罢黜、接触军务,他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
不过无论身处何种危险处境,温玉成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坚守。
人生的后半段他曾遭遇波折,但好在守得云开见月明,最后他还是迎来了自己的光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