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分为《剩山图》与《无用师卷》,长期收藏在两岸的博物馆,"合璧"展出一直是众望所归。在第七届进博会的中国馆,这一幕成为"现实"。艺术家卢雪用镂绘艺术复刻《富春山居图》全卷,以进博会展品方式首度亮相。6.5米的卷轴浓缩千壑万仞与水天一色,名曰"山河重归,盛世中国"。
"只此青绿"的文创展台正比邻"富春山居图",它们与"黑神话:悟空"以及用LED全息屏呈现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一同构成"文化IP走廊"。环绕着这条"走廊",中国馆主通道上的进博展品风格"硬核"。比如,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模型、嫦娥六号模型、"奋斗者"号模型、人形机器人"天工"、智慧城市智能交互屏、低空经济电子互动沙盘、极氪5G智慧工厂模型等创新产品,大国重器与新质生产力描摹出中国馆的深远立意。
昨天(4日),记者探馆了解到,本届中国馆聚焦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个热门领域,凸显新质生产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较往届,新展品的互动性更强,趣味性更足,兼具科技意义和艺术价值,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中国馆的主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谋世界发展繁荣",集中展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下的丰富成果和生动实践,以及港澳台地区融合发展的成绩。
新质生产力勾勒万亿市场
机器人不仅能参加马拉松,还挂上了"工牌"。
天工1.0 LITE,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并实现拟人奔跑的机器人。它将参加北京的半程马拉松赛。不过眼下,它的任务重大——在中国馆成为进博展品。这款"天工"目前已能稳定跑上数公里,这是能让全世界另眼相看的数据。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部负责人魏嘉星告诉记者,"天工"的特点是适应泛化地形,即能在斜坡、草地、沙地上比较稳定地奔跑。目前,创新中心已发布"天工1.1 PRO"和"天工1.2 MAX"。前者拥有完整的手臂功能,具有42个自由度,每秒可进行550万亿次计算。后者负载能力更大、速度更快、续航更长,具有更强的智能交互和任务执行能力。
"就展品而言,我们攻克的技术难点是机器人的姿态控制能力。"企业孵化平台、北京元宇宙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林解释,重心稳定是让机器人实现长距离跑步的关键。不同状况的路面、抬脚等空间动作变化都会影响机器人的重心,需要通过传感器识别机器人的姿态,再用控制单元实时调动其重心,这项技术颇具挑战。
挨着"天工"的,是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所属企业优必选科技也是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的组建成员之一。企业工作人员说,Walker S系列是全球进入最多车厂实训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可执行智能搬运、智能质检等任务,"它可在工厂流水线实现精准安全同步的作业,目前还有车企为机器人挂上了工牌"。
现场,当展商将"上海欢迎你"这几个字放到这款机器人面前时,它能识别并用语言描述,"这没有经过事先的训练,而是属于机器人的理解能力。眼下,我们正在着力发展机器人的推理、分析能力。"王国林说,比如杯子里没水了,机器人能主动帮人去倒水,这个"主动"就被认为是推理能力。他预期,如果这个能力被进一步开发,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以数万亿元计。
低空经济,同样被视为有着万亿元级产业规模。中兴通讯的展商这样描述图景:未来的低空将如同现在的地面交通一样井然,只不过低空的秩序是三维构建,而这需要数字基石。此次中兴展出的5G-A通感网络技术就实现了600米高度感知、单站1.5公里内感知无盲区,以AI智算为基础的感知目标精准识别等创新方案,成就了低空飞行器泛"联"易"管"。展商细数与运营商、第三方合作的应用场景,如在黄浦江,该技术实现水域感知覆盖、实现船只轨迹监测业务,"如此可以监测船只是否快要碰撞,解决大雾天气时如何避开桥墩等水域安全问题"。
"破圈"IP彰显文化自信
在中国馆,传统文化的IP迎来"高光"时刻。
"黑悟空""富春山居图""只此青绿",还有今年成功申遗的"北京中轴线",都是耳熟能详的"破圈"IP。
尽管周边的动线都是彰显硬实力的展陈,但《富春山居图》镂绘版的展商、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项目负责人贺洁说,"感觉很有底气。大国发展既是硬实力的发展,也是软实力的提升"。这是她所在的机构第二次将非遗艺术家作品带入中国馆。镂绘相当于剪纸,艺术家卢雪在特制的宣纸上,用线条的粗细"复刻"纸本水墨画用墨的深浅。最为难得的是,她"复刻"了全卷,寓意"盛世中国"。贺洁说:"进博会是向世界展示的舞台,在选择非遗合作对象时,我们更注重前瞻性和国际审美。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进博会帮助传承人开拓更大的商业空间。"
"只此青绿"文创展台就在隔壁。继舞蹈诗剧、同名电影之后,"只此青绿"亮相进博意味深长。"我认为这是文化领域比较优质的一个转化载体。"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品牌与商务中心副主任陈娟表示一直在发掘IP后续的衍生品,创造更多品牌推广,"它所迸发出来的商业价值以及其对提升大众审美的应有之义,能够并存。希望通过进博会,能让更多人看到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探索"。
在"北京中轴线"艺术与科技展台,上述探索有了具象的画面。展商通过LED全息屏纵向呈现"北京中轴线",古色古香的建筑跃然眼前。展商虞河岳说,这是科技与艺术交融的产品,让人们跳脱出传统的看展模式,用更具空间感和纵深感的方式让建筑可感可知可阅读。
既有上天入海的能力、也有以文化人的自信——向世界展示中国,展商眼中是期待、是振奋。
作者:苏展
文:苏展 图:张伊辰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王嘉旖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