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清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12公里外的资阳市仁里村气温稍降,25岁的路宇辰加快了遛狗的步伐,快速回到自己的装置雕塑制作点,开始新一天的创作。

作为年轻的艺术从业者,路宇辰向往自由开阔的工作环境,他选择成为数字游民——脱离了传统的工作场所,利用互联网技术,跨越地理界限,自由选择工作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岁的数字游民路宇辰正在制作咖啡。受访者供图

今年4月,DNβ云起山丘·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在仁里村落成开业,吸引了路宇辰等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游民入驻。蜀乡村静恬淡、怡然自在的气质,为数字游民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数字游民社区的建设,让仁里村村容村貌和宜居程度不断提升,当地的村民也因“新村民”的到来,得到更多就业机会。

秋风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资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拥抱“Z世代”

丘区传统村形象升级

驱车沿成资大道、临空大道、清泉路,即可进入仁里村。道路四通八达、村居温馨明亮、软硬设施完善……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就是个没有产业、留不住人的川中丘区传统农村。

立足村情深挖亮点,仁里村优势浮现——位于临空经济区雁溪湖组团北侧生态涵养区域,属浅丘地貌,风景秀丽;距离天府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背靠自然环境与空港辐射优势,仁里村引进社会资本,积极拥抱‘Z世代’,建起国际数字游民社区。”仁里村党总支副书记付文彬告诉记者,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建设项目,对村里选址地的原有建筑,进行了装修改造和景观提升。

各类办公区、展示区、洽谈区、休闲区应运而生,配套游民公寓、共享厨房、共享餐厅、特色餐厅及咖啡厅等创意消费业态也拔地而起。而其中原本该是农田的地方,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肌理和样貌,秋收完成后的痕迹渐渐淡去,晚秋蔬菜整整齐齐、扎根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瞰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山顶咖啡厅。资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4月12日,该社区一期项目正式营业,首批36名“数字游民”入住。数字游民中,有的是程序员,在咖啡馆的角落里远程编写代码;有的是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在乡村角落记录着不一样的故事;也可能是自由职业者,一边旅行一边为客户提供服务。

“这些从城市来的‘Z世代’,在乡村的帮助下,同时保持高效工作与丰富生活平衡。”国际数字游民社区项目运营方、资阳荣港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秀萍告诉记者,截至目前,社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数字游民超400位,成为资阳城乡融合、农旅融合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内部的办公区域,多位数字游民正在办公。袁宇君 摄

宜居更宜业

村民致富生活更和美

“85岁,种不动地,出去干活别人也不要。幸好村里有了这个社区!”仁里村村民张高明说。已过耄耋,他不懂什么是“数字游民”,只知道村里来了很多“有电脑就能干活”的年轻人。

张高明将3亩土地流转给社区,一年能有2700元收入;社区搞项目建设需要人,他有时也去参与,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3000元劳务费;院坝里吃不完的小菜,就卖给年轻人,贴补自己“零花钱”。

“每月3000元的工资,跟以前在外地打工的收入是差不多的。但是这里离我家很近,每天骑着电瓶车几分钟就到了。”在仁里村集体经济的共享食堂里,今年54岁的村民陈琼英在这里负责打餐收费和食堂卫生等工作。对她来说,能够在家附近找到这样一份工作,很满意。

大学生回村里也有工作。23岁的朱颖是土生土长的仁里村人。今年7月,恋家的她大学毕业,从重庆回到家乡:“我学的财务管理专业,本以为再近也只能在资阳市区找工作。没想到有多家企业随社区建设一同被引进,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财务方面的对口工作。”

像张高明、陈琼英、朱颖这样,因数字游民社区的建设而获利的村民,还有很多。这个曾经的“零产业”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社区食堂,村民入职社区保安、保洁等岗位,人均收入有了显著提升。

这两天,国际数字游民社区二期项目也开启了试运营,仁里艺术酒店、“Saye—乐宠营”宠物疗愈中心和觅野山房餐厅率先开门迎客。付文彬告诉记者,随着新业态的持续入驻,未来还会有更多岗位提供给村民、外来游民。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