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场

此前水印木刻坐“冷板凳”的说法,似乎在数年来持续不断的学术项目中,获得了改观。95后艺术家主动加入这一门类中学习、创作,开始为这一极具中国气质的门类接力。恰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发起人陈琦将水印木刻称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外化”,中国艺术在21世纪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前行。

10月19日至11月10日,“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在亚洲艺术中心(北京)举办,陈琦、李宜霖担任出品人,张新英担任策展人。延续此前三届的惯例,依然以十位艺术家的展览阵容,呈现本年度一个具有共性的主题,同时包含学术研讨,编辑年鉴及文献库等系列学术活动。

三年来发现30位“宝藏”艺术家,这个计划怎么做到的?

说好的十年之期,仅用了两年,水印木刻的当代意义已被重置!

穿越400年,仅仅是中国最好的印刷术?你真的看懂水印木刻了吗?| 艺术栗子

这是四届中唯一一次以95后艺术家为主体的展览,六位Z世代艺术家中还出现了2001年出生的。这种生态观察视角与张新英的工作息息相关。她自2000年开始参与《中国版画》的编辑工作,2011年起担任执行副主编,一直对于中国版画艺术领域保持高度关注,此次参展的艺术家都是近些年涌现的新秀。

水印木刻作为一个带有强大中国艺术精神的门类,数十年来随着版画的式微,以及现当代艺术观念的推进,这一门类经常被形容为“冷板凳”。然而,此次众多30岁上下的艺术家精研此门类,颇有后继有人的态势。在张新英看来,“冷板凳”的说法并不准确,在版画的众多手法中,只有水印木刻被单独提出来要学科化发展,这就是一个有效的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自2019年“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组织实施以来,水印木刻在艺术界出现的频次大幅增加,由此也引发了学科建设、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多方面的延展。至今已经有40位青年艺术家受邀参加该学术项目,展出240余件作品。2024年5月,“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特展”受邀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展,意味着该计划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可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长期研究版画艺术的经历,让张新英对仅在毕业展上昙花一现的艺术家们感到惋惜。其中不乏缺少水印木刻可持续的创作条件,以及展示交流空间的原因。这也是她此次以青年艺术家为主体,呈现水印木刻最新力量的动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他们年龄都在30岁前后,作品日趋成熟,又没有太多包袱,创作中充满锐意进取的实验精神。本次参展的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中国水印木刻,尤其是青年水印木刻群体的艺术追求和思想境界,同时也为近一个世纪的文化‘东西’之关系研究提供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张新英对《艺术栗子》说。

此次参展艺术家仅有一位80后,其余皆为90后。纵然没有脱离个体感受与传统留痕的线索,具体到个人的创作实践中,则有着各自不同的技法与观念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泉

(1983年)

2007年毕业于

云南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6年毕业于

云南大学获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泉《古筑遗痕 Ⅱ》

水印木刻 图心179x105.5cm;图纸202x121.05cm 2014

魏泉专注于将带有传统痕迹的物象,进行当代的视觉重组。在《筑之韵》系列中,她把建筑与历史、文化及生活等多方面相结合,画面中大面积的黑色、红色和蓝色,正是她最常用的色彩系统——黑代表刚正不阿、平静安宁和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红色是吉祥、喜庆和幸福的象征,蓝色是自由、梦幻和希望的寓意。这样的系统给予艺术家归属感,更是连接血缘、亲情和爱的命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晓鑫

(1994年)

2017年毕业于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21年毕业于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晓鑫《琉璃世界·旧石》

水印木刻 图心171x116cm;图纸181x125cm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晓鑫印板过程

同样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跨越代际的刘晓鑫则专注于将物象转为心象——她通过《红楼梦》构建出一个对传统意境表达兴趣颇深的“我”。2021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初入社会的割裂感,让她对画面中偶然出现的裂痕产生浓厚兴趣。2023年开启的《琉璃世界》系列,名字来源于《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画稿的时间有两个多月,究其创作出发点是营造出心灵的归属地,寻觅“自我的神明”。

从艺术家给《艺术栗子》的回复中,不难发现他们对于自身创作从理念到方法的条清理晰。这也正是张新英所观察到的,他们的创作有着明确的创作目的、厚实稳健的知识结构、条理清晰缜密的思维逻辑、游刃有余的娴熟技能,通过相关的知识积累和文化支撑,形成各具特色和个性的创作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珂橙

(1990年)

2014年毕业于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8年毕业于

伦敦艺术大学视觉艺术版画系

获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珂橙《静止的被动 ll》

水印木刻 120x80cm 2023

90后的个体感知,至今依然是艺术界比较关注的体验。朱珂橙自小在水印木刻的环境中长大,这反而让她对材料的选择并不强求,而更注重与作品的适配性。肢体互动是她作品中的常见主题,也是她用水印木刻探索的人际连接。这种选择源于个人的性格,对社交的焦虑让她更倾向于用创作来表达,而非言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丽媚

(1991年)

2015年毕业于

广西艺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9年毕业于

广西艺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丽媚《百鹅丰园图》

水印木刻 图心54x116cm;图纸64.5x124cm 2023

卢丽媚的创作则是来自一次偶遇。贵州采风写生偶遇鹅群,她伫立观望时深深着迷于他们优美多变的姿态,从此一发不可收。《e,e,e》系列作品的视觉化展示是夸张的、热烈的,画面涌动着鲜活的生命力。卢丽媚以试验性的创作状态,尝试拓宽色彩在水印木刻中的多重表现维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龄并不是划分创作的核心因素,只是一种便于梳理代际的方法——每个年龄段的艺术家都会有精彩的表达。在这场展览中,占据大多数的95后艺术家颇为引人瞩目。初登艺术界,他们的专业选择,以及之后坚持水印木刻这种媒介的选择,对于这一门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艺术栗子》向他们发出问卷,想从他们的视角重新审视水印木刻“冷板凳”一说。

Q&A

栗子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茂山

(1997年)

2020年毕业于

南京艺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23年毕业于

南京艺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

我自己选择的版画专业,当时对学校版画工作室里的机器感到新奇,以及对版画的间接性感兴趣。刚开始印制《山言》系列作品时,版次之间的套印使得山与山重叠部分出现类似于边缘线的效果。通过套印叠加产生的边缘效果相较于直接印制显得更为厚重、自然,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形式,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这一效果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茂山《山言 · 不息》

水印木刻 图心90x119cm;图纸106x139cm 2021

在数字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数字工具在版画创作中的运用或许是一种趋势。在学习前辈艺术家的基础上,可能会更注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版画创作,作品中融入个体对当下不同文化的认识,以及与成长背景密切相关的社会议题,并寻求跨界合作,丰富个人的创作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就个人创作实践而言,我更多是基于水印木刻的东方文化属性,去思考版画创作中传统与当代的关系问题。在创作手法上主要以过渡、渲染的技法运用,结合一系列错位、再构、叠置、变形的抽象语言。在《山言》系列创作之后,特别关注作品与社会间的联系,加强作品中的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营造画面中精神可居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辰昊

(2001年)

2023年毕业于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23年至今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在读研究生

我在本科分专业时就选择了版画,在之后的创作实践中,我逐渐在水印木刻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版画学习不只是掌握一门技法,其思维逻辑和经验方法对我来说更为宝贵和有效,能让我在之后的艺术道路上持续受益。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水印木刻具有特殊性,一方面来自版画的本体概念发生了变化,今天这个时代的版画已经超越了复制功能和传播属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和媒介存在。另一方面,版画本身的间接性或者说“版”的概念,这是其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特质,其语言和思维逻辑的独特性是版画的生命力所在。

作为Z世代艺术家,我觉得更强调运用版画的观念或者说经验去创作。不限于版画本体的框架内,去探索版画创作还可以走向哪里,怎么与其他艺术形式对话和融合,产生新的方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辰昊《时间箴言 No.1》

水印木刻 90x60cm 2024

目前我的水印木刻都围绕“时间痕迹”的主题展开,大多来自“观看”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的图像符号,来讨论文明长河中不只以一种价值观、一种文化立场判断的事物,或者体现他们在当下流变中新的状态。目前正在尝试从木板本身的属性上进行探索,运用版画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去处理图像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思炎

(1997年)

2020年毕业于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23年毕业于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

大一分流时我有些迷茫,凑巧的是当时正值毕业展。浏览一遍后,版画作品丰富的表现形式让我充满新奇感,于是十分果断地选择了版画。版画和绘画不同,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会有新的想法,也许最后的结果和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版画具有不同于绘画的印痕,这是独属于版画的魅力。作为创作者的我们则是利用这个特性去阐述自身的艺术语言,从而使版画的媒介特性与艺术语言同时获得意义。和自身的特点、长处融合,不拘泥于固有的程式,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版画语言形式。每个时代中的每个艺术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也会有自身独到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思炎《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秆做吹箫》

水印木刻 26x19cm 2023

在《温州俚语图鉴》这组作品中,采用木刻水印的方法以及古代笺谱的表现形式,同时结合个人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不同于传统木刻水印的作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达,向观者传达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在版画印制的过程中,会比较注意色彩的浓郁,旨在将古老的事物给人一种鲜活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玲

(1997年)

2020年毕业于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水彩系

获学士学位

2023年毕业于

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

获硕士学位

学习版画其实是偶然。本科学习的是水彩专业,考研目标院校水彩分数不够,只能走调剂。跨专业学习版画,开始非常不顺利,版画的技术、语言表达方式、思考方式等于我而言都非常困难。研一期间几度想退学重考或转专业,后来在更深入的学习中,开始习惯、喜欢版画的表达方式,之后更主动选择水印木刻。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版画像一位深沉的、内敛的、含蓄的故人。就拿对版来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做版画时我会打起十二分精神。这样的敬慎渗透到版画的每一个步骤,所以版画作品更为严谨、考究,其美感也更为细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一般说到前辈艺术家会想到传统,说到新时代艺术家会想到创新。但区分二者的不是时代,而是艺术家本人的思考。以本次展览为例,展厅里面的作品更为宏大、厚重,于文化传承而言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外面这一部分在变化中体现作者的主观情感,更加关注自我的表达。随着时间、阅历、思考等方面的影响,二者有一天甚至是会转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玲《独白·一》

水印木刻 图心58x58cm;图纸63x63cm 2022

我的创作以自画像为主,在创作中进行自我发掘。我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会以日记的方式与自己聊天,让A与B两种人格争论,最后再做抉择。创作《独白》系列时,当时的想法是类似于一条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我将水彩的湿画法同水印印刷相结合,在版画的严谨中尽量找到一些“可控的意外”,这让印制的效果也多一些趣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艺

(1999年)

2022年毕业于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目前就读于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硕士

相对于其他专业,版画有着独有的若即若离感,松紧有度,十分吸引人。在了解版画后,才会知道它更吸引人的是能拓宽人的思维方式。我认为这一点十分重要。

版画是表达人们内在情绪的最单纯、最概括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必须通过媒介转换来完成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门技术性要求极强的画种。可以说版画艺术形式及其版种、技法的出现与发展,始终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同时蕴含着较深厚的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艺《纯洁》

水印木刻 65x80cm 2024

个人的创作偏向于内省,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追忆。作为出生并成长于乡土中的人而言,我关注与现实相接壤的场景,并通过对场景图像的抽象化,使其抽离实在的现实,游离、迷茫的情绪充斥在画面上。在处理手法上,我使用了制造划痕、破坏版面的一些具体方式,并且很多画面不进行分版,即画即印,随性感较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怡宁

(2000年)

2023年毕业于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同年保送至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硕士学位

在我大二选系时,版画专业已经不“冷”了,甚至十分抢手,版画系的名额每年都是第一个被选完。插图专业一直是我的兴趣点,第五工作室的方向是书籍与插图艺术,选择版画系,选择第五工作室是必然的。

一张版画的完成需要经过绘稿、上稿、制版、印刷等步骤,它区别于其他直接性绘画,我认为其特殊点在于间接性。版画间接性带来的步骤感和制作性,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长的理性——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2024年度展

2024.10.19-11.10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怡宁《木谱合璧》

水印木刻 38x16x1.8cm 手作书(经折式册页)、单宣 2023

与前辈艺术家肯定是不同的,时代、创作环境都在变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如何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部分,让作品保持像前辈艺术家一样的“纯粹”,这是我要去思考和尝试的。

《木谱合璧》是一本收录木刻版画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并将其转化为演奏方式的乐谱书。整本书以声音可视化图像为线索,通过这个作品想表达对传统书籍范式的隐喻,研究核心为“物的性情”。整个作品大概做了两年时间,每天八个小时。现在回看,那段时间一直“保持状态”的体验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张火火、罗自立

图片|亚洲艺术中心、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