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丽江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古城区专场)在丽江宾馆召开。古城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部分中央驻滇、省级驻丽,市级主要新闻单位,市内各新媒体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阿辉首先发布新闻,介绍古城区近年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古城区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丽江现场办公会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坚持发展出题、改革答卷,明确“一城五区”发展定位,始终以改革办法破解难题,用改革手段激活动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向改革要动力,拼出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古城区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丽江市“三个定位”和区委“1456”工作思路,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牢“拼经济出真招抓落实”鲜明导向,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改革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新产业,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全区经济平稳有序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83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229.1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收入增长4.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4%、6.7%。

向改革要活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古城区坚持产业发展先行,抢抓机遇、破解瓶颈,构建“1167”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产业聚集区,“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十个一”行动,全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游客接待数量从2013年的1237.87万人次增加至2023年的4350.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64.94亿元增加至971.0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改革要潜力,推动城乡品质持续升级

古城区坚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大丽高速、鹤关高速、华丽高速、丽香高速、丽香铁路建成通车,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古宁高速、大丽攀铁路、拉大高速加快建设,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898.9公里,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向改革要民生,绘制民生幸福安乐图景

古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动真碰硬推进教育、医疗等领域综合改革,全区民生领域投入占财政支出达77.8%,民生福祉增进可感可及。教育发展更有质量。实施推门听课、集团化办学、绩效改革、一校多址等一批教育改革措施,组建成立古城区福慧学校教育集团,引入新纪元、润泽、文林等高质量民办教育集团,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15.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5%,古城区一中晋升云南省一级二等高中。

向改革要效能,实现基层治理质效双升

坚持向改革要出路、向创新要未来,积极探索适宜古城区的基层治理改革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予强大动能。建立健全全区统一基础网格体系,打造一支以922名专职网格员为主,编外网格员、志愿服务队伍、社区工作者等为辅的基层治理队伍,依托“基层治理网格化指挥平台”实现“智慧化+网格化”深度融合,形成基层治理流程全闭环管理。目前基层治理网格化指挥平台相继推出了“码上办、码上报、码上巡、码上住”以及惠企直通车等功能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阶段,古城区将按照《中共古城区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古城实践的实施意见》明确的“1+6+1”改革体系133项改革任务,逐一完善改革体制机制、逐一明确改革具体措施、逐一明确责任领导,坚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改革,践行“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工作“三部曲”,以改革之力,聚发展之势,谋民生之福,赴时代之约,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古城新篇章,努力建设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全省基层治理示范区。

记者提问

问:党的二十大以来,古城区在以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古城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志宏:党的二十大以来,古城区委持续完善“四个一批”改革高效落实机制,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一是探索创新,一批改革机制健全完善。二是主动作为,一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三是提炼总结,一批改革故事出圈出彩。四是绵绵用力,一批改革成果转化运用。

问:古城区作为丽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是什么?

古城区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洪建忠:民营经济强,县域经济就强,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古城区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古城效率、古城服务、古城诚信”的营商环境品牌,重点开展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提升办事效率。二是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三是完善营商环境法治体系。

问:近年来,古城区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基层治理效能显著增强,请问古城区如何在基层治理的发展中不断构建出符合古城实际的“基层善治”新实践?

古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许磊:古城区结合人口密集、需求多元的具体实际,从问题检视和服务保障的“小切口”破题,积极探索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的古城基层治理新实践。古城区2021年建设基层治理网格化、2022年实施“八大行动”、2023年优化提升网格、2024年在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古城区基层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古城区“智慧+网格”的基层治理工作主线,坚持“一网管全区、一码管全局、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工作思路,以一年一台阶的步骤方式,进一步在“四大链条”的牵引下,深入实施“夯实基层先锋工程”“优化治理网格工程”等“八大工程”。发展构建了古城区“四链条、八工程”的基层治理模式。

一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二是创优旅游解纷品牌,三是探索法治宣传新方式,四是夯实基层平安“基石”。古城区也先后荣获全国2022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智慧+网格”获评2022年全国深化改革典型案例。2021-2023年连续三年获评云南省基层社会治理试点。

问: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古城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古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峰:古城区农业人口9.1万人,截止目前脱贫人口526户1798人,监测对象147户484人。古城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多数集中在发展条件受限的地方。促进这类人员增收,古城区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是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二是抓实防返贫监测帮扶,三是抓实产业,四是抓实就业增收,五是抓实政策性转移收入及时兑付,六是抓实金融帮扶,七是抓实消费帮扶,八是抓实内生动力提升。

问: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变化。古城区如何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建立权责统一的执法机制,从源头上破解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机制性瓶颈,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规范高效运行?

古城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许磊:古城区把“一支队伍管执法”作为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通过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资源下倾,全面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为着力破解“看得见、管不着”的执法瓶颈,古城区聚焦职责怎么定、事权如何划、效果如何巩固三个重点,通过清单化准入、模式化管理、制度化保障,扎实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基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下一步,古城区将继续探索完善“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践行“执法为民服务”的理念,创新“执法+服务”的工作模式,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效能提升等方面发挥作用,让基层执法更加高效便民,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问:古城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是如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的?

古城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志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1456”战略发展目标,以古城区“1+6+1”改革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以助推“一城五区”6个目标定位顺利实现为核心、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保障)为切入点,扎实抓好古城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点燃“改革引擎”,为推动各方面工作全面起势、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改革保障。一是坚持每年落实一批改革“硬任务”。二是坚持每年推出一批自主“微改革”。三是坚持每年优化一批改革“新机制”。四是坚持每年讲好一批改革“好故事”。

问:请问古城区文旅部门,结合丽江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目标,古城区有什么谋划和具体措施?

古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璋:古城区作为丽江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和信息中心,经过“十五”期间的打牢基础和“十一五”到“十四五”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古城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2023年,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5.3%。2023年,古城区接待游客4350.48万人次,同比增长29.33%;实现旅游收入971.08亿元,同比增长111.34%。2024年1-9月古城区共接待国内游客3916.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59%,旅游总花费794.64亿元,同比增长1.43%。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刻领会市委、区委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古城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引领,确保各项规划落到实处。二是着力构建“一城、两环、三带、四景、多点、N线”的全域旅游新体系。三是大力发展“旅游+”,培育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四是强化品牌推介,打造具有丽江辨识度的文旅品牌。同时还将在创新景区、业态、旅游行业管理,做强做大旅游市场主体,规范旅游行业,推进智慧旅游,提高旅游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下功夫,全面稳步推行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问:按照市委、区委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文旅转型升级的要求,文旅部门在业态布局方面是否有新的计划和具体措施?

古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璋:按照古城区委、区政府明确“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改革任务,我们将重点围绕“培育旅居业态”和“打造旅拍品牌”两个发力点来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专业升级,努力培育具有古城辨识度的新业态品牌。

快推进旅居古城建设,把握新时期旅居发展新机遇,充分挖掘古城区优势资源,适应旅居消费新需求,加快培育旅居古城新业态,扩大旅居古城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全区旅居业态培新、产品培优、模式创新、服务创优、品牌提升,将旅居古城纳入“十五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和各类规划,做好规划衔接,统筹推动实施。

目前,古城区的旅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我们将致力于提升旅拍品质,打造独属古城的旅拍品牌,适应游客的游览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游览体验,在山水中领略文化,在游览中体验民俗,在娱乐中感受本真,在镜头里记录永恒。

问:古城区是如何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成效如何?

古城区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洪建忠:一是持续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三是着力发展多元化经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事办实、办细、办好。相信在各部门的努力下,企业和群众办事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古城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监督,我们将以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企业来古城投资经商,让各方投资者能够放心投资、安心创业,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推动古城区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的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那我们古城区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呢?

古城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峰:古城区在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方向与目标。古城区结合各乡镇原有的基础和资源禀赋,秉持“一家一景点,一路一片景,一村一幅画”理念,探索更加符合实际的模式。2023 年,古城区出台了《古城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方案》。

二是持续创新特色项目。截至目前,2024年完成绿化面积81622平方米,完成植树14417株,建设美丽庭院605个,古城区成功申报省级绿美乡镇2个,省级绿美村庄4个,累计投资2212.88万元,建设美丽庭院1576户,因地制宜投入200万元包装“绿美庭院礼包”。

三是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一是有序推进24个村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等微景观建设,“小三格、大三格”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2115户。实施入户道路“最后一百米”工程33.5公里。二是持续修订村规民约,推行“红黑榜”“积分制”“清单制”乡村治理模式,建实垃圾污水收费处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门前三包”“田园五包”等制度,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是壮大高原特色产业。古城区将持续壮大“一乡一产”,实施“一乡一产”土专家培育工程,投入2000万元做实金江水果、七河中药材、金安黑山羊等主导产业,打造1个产值达亿元、3个产值达5000万元规模的特色产业,让乡村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全面推动“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让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采写/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