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小小的血常规检查

竟能发现体内隐藏的巴贝虫吗?

近日,来自江西的李先生(化名)

被误诊为“红斑狼疮”

幸好医生细致检查

发现了这种罕见寄生虫…

血红蛋白从160g/L降到80g/L?

半年前,李先生突然出现双下肢莫名浮肿,经当地医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并接受了相应治疗。然而,病情并未如预期般好转。

半个月前的一天,李先生在散步时突感不适,家属回忆道:“他突然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甚至出现了血尿和下肢肌肉酸痛等症状。”鉴于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家人决定带他前往瑞金医院寻求进一步诊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郭平在进行形态学检查

入院后,李先生接受了常规检查,并被收治于皮肤科病区。检验科副主任技师郭平在审核血常规报告时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一位正值壮年的男性,怎么会出现中度贫血?且血常规散点图上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这一发现引起了郭平的高度警觉。

郭平立即调阅了李先生的病史,发现他的血红蛋白水平自半年前发病以来持续快速下降,此次仅为81g/L,较之前下降了近一半。郭平回忆道:“这种血红蛋白急剧下降的情况非常反常,因此我决定进行更为细致的血液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微镜下的“田鼠巴贝虫”,箭头所指的是巴贝虫感染形成的“马耳他十字”

为了寻找原因,郭平迅速制作了外周血涂片,并进行细致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显微镜下,郭平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每个细胞,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震惊地发现:红细胞内竟然存在多种形态的寄生虫“有的像戒指,有的像逗号,还有的呈小杆状。”更令人意外的是,郭平还观察到了典型的“马耳他十字”形态,这是巴贝虫特有的形态特征。他回忆道:“当时看到虫体时,我就感觉特别像巴贝虫。随后,我又花了大约一到两个小时仔细寻找,终于找到可以确认巴贝虫感染的典型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耳他十字,由四个“V”形箭头相接而成的十字形图案

揪出幕后真凶,制定治疗方案

郭平立即向皮肤科医生团队报告了这一发现,医生们展开了讨论,决定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明确感染的具体病原。次日,测序结果证实了郭平的判断:李先生感染的是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郭平说道:“巴贝虫感染较为罕见,感染多集中在春末、夏季及初秋。南方以田鼠巴贝虫为主,北方以猎户巴贝虫为主。”

明确病因后,医生们为李先生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他立即开始接受抗巴贝虫的规范治疗,同时继续原发病的管理。郭平回忆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的症状明显好转,血红蛋白水平逐渐回升。”

郭平补充道:“对于这种罕见的寄生虫感染,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如果没能发现这个形态,李先生很可能会一直被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不少异常标本,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仔细观察,确保没有漏掉任何潜在的病因。”郭平强调道。

巴贝虫:隐藏在血液中的“迷你杀手”

巴贝虫是一种微小的寄生虫,个头仅有1~5微米,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寄生在红细胞内,显微镜下呈现多种形态:有的像戒指,有的像逗号,还有的呈小杆状。当四个巴贝虫在红细胞内呈十字形排列时,就形成了典型的“马耳他十字”形态。

这种寄生虫的感染通常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但输血、器官移植以及母婴传播也可能导致感染。郭平强调:“巴贝虫感染不易被及时诊断,很多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感染的,李先生自己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情况下感染上了这个虫子。”

巴贝虫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已知的种类超过100种。在我国,已有300多例人感染巴贝虫的病例,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多个省份和地区。尽管在南方巴贝虫感染的情况并不常见,但仍有可能被忽视。

医生呼吁大家,尽管寄生虫感染较为罕见,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仍需保持警觉,特别是在出现体征异常时。通过及时体检,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早发现

早治疗

切勿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撰文:郭平 王剑飚

编辑:张子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