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孤烟
1949年春节刚过,北平市公安局接到命令——立即逮捕张荫梧!
这个命令是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叶剑英下的,可见任务非常重要。说起这个张荫梧,那可是主席在延安的大会上公开点名的几个最顽固的“摩擦专家”之一,大名鼎鼎、罪大恶极。
张荫梧毕业于保定军校,曾是阎锡山帐下的得力干将,因在1928年蒋冯阎桂四大派合力讨伐张作霖的大战中立下战功,进占北平,被南京当局任命为北平市长。抗战开始后,张荫梧望风而逃,却当上了河北民政厅厅长及河北民军总指挥,军衔升至中将,从此一心一意与八路军搞摩擦。
张荫梧与蒋氏在北平会晤
解放战争时期,张荫梧未受重用,只是在保定当了个平汉路护路司令。1948年秋,蒋军在华北的形势已经是崩溃在即,保定在华北军区部队大军逼近之下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张荫梧急忙逃到北平,给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当了参议。这是蒋氏的主意,目的是要用张荫梧去监视他不放心的傅作义。当然,蒋氏也绝不会把张荫梧当作心腹,因此给他的是毫无实权的虚职。
张荫梧对这个毫无权力的参议职位很是不满,曾多次在别人面前耻笑傅作义没多大本事,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应付不了华北的局势,只有换上他才能力挽狂澜。无奈傅作义手握数十万大军,张荫梧野心再大也取代不了。
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邓宝珊一行前往西柏坡
北平和平解放后,张荫梧走投无路,便伪装成“起义将领”,在北平潜伏下来,纠集特务继续进行破坏活动,伺机而动。
早在平津战役之前,张荫梧就已经成立了一个“华北敌后游击策动委员会”,张荫梧自任主任委员,这里面的头目不是落魄政客,就是青红帮大亨。这一组织规模非常大,网罗的蒋军散兵游勇有9万之众。张荫梧打算在北平不保的时候,就拉着队伍去打游击,要和解放军周旋到底。
解放军进驻北平后,傅作义的部队一律出城接受改编。就在此时,所谓的“华北敌后游击策动委员会”也被情报站获悉,深知这是一个危害极大的反动组织。西柏坡方面从大局着想,不想刺激其他起义将领,因此指示北平市公安局通过内线敦促张荫梧交出人员名单,但张氏对此毫不理会,只是装聋作哑。
北平和平解放
正因为如此,北平军管会给市公安局下命令,立即秘密逮捕张荫梧,彻底剿灭他的反动组织。
关于逮捕张荫梧的过程,多年来流传着各种版本,最常见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是诱捕。
北平市公安局的侦察员得知张荫梧住在四存中学校园内(该校由张荫梧创办,他自任校长),公安局执行科科长常真带着一个侦察员前去张的家中。常真自称是叶剑英的秘书,是叶主任派他来邀请“教育家”张先生,当面去谈谈北平教育界的情况。张荫梧以为是叶剑英要请他出山做官,大喜过望,丝毫没有怀疑,便坐上汽车跟着走了。这一去,便自投罗网,乖乖地交代了他们的组织和计划。公安局根据这些交代的内容连夜出击,以查户口为名,将各级主犯一一按图索骥,逮捕归案。
另一种说法比较离奇。
说抓捕张荫梧的任务由总部警卫团执行,他们得到的情报是张藏在其三姨太的家中。警卫团的6名战士前往驻地搜查,结果搜遍了角落也未见任何踪迹。就在他们觉得情报不准而准备班师回营时,却想起来女厕所还没查,返身回来一看,果然有一男一女藏在女厕,正是张荫梧和他的三姨太。而且更夸张的是,张荫梧居然藏在了三姨太的旗袍里。
这两种说法不管哪一种为真,其结果是一样的,张荫梧的秘密组织被一网打尽。这是北平和平解放后公安局破获的第一个大案,不费一枪一弹就取得了重大胜利。不仅成功抓捕了隐藏起来的大批特务,而且收缴了不少藏匿起来的枪支弹药和秘密电台。张荫梧入狱后,不久即发现其患有癌症,后保外就医,死在家中,终年58岁。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张荫梧的家属曾向统战部门提出申诉,有关部门经过认真复查,最后认为1949年逮捕张荫梧是完全正确的。
其实张荫梧在北平并未欠下血债,他的秘密组织也未成气候。之所以说他罪大恶极,主要是指他在抗战初期一手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深县惨案”。但这一历史事件同样扑朔迷离。
按照官方的普遍说法,张荫梧在当河北保安司令时,曾袭击了八路军冀中军区吕正操部的后方机关,
杀害了八路军干部战士400多人。
关于具体的时间,一说为1939年6月,一说为1938年末。但这一说法一直受到怀疑,其中一个重要的依据是在张荫梧被捕后,公安机关曾对他的历史问题进行了三个月的审讯,但从审案卷宗来看,其中并未涉及到“深县惨案”。如果确有此事,不可能不将其作为张荫梧定罪的依据。另外,张荫梧的秘书曾写下大量的材料揭发张在抗日时期的罪行,但其中还是没有写到“深县惨案”。
八路军在反顽战斗中
另外,一次残杀八路军400多人的恶性事件在抗战期间十分罕见,如果真有此事,不可能不在八路军官兵中留下深刻印记。但奇怪的是,在大量的将帅回忆录中,很少有谈及此事的,只有在聂荣臻、吕正操等人的回忆录中有寥寥几句,而且对事件的过程语焉不详。
如此一来,“深县惨案”就成了一个谜。张荫梧在抗战初期,确实干过杀害八路军干部的恶事,那是在1938年12月,他把4位八路军干部残杀于安平县城,这件事张荫梧的秘书在材料中予以揭发。因此,有学者大胆假设,说当初有可能是把安平惨案的发生地地名给搞错了。这样的说法姑妄听之,是否正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