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的宏疆村是个十分特殊的村落,因为这里居住近百户村民都是混血,每个人都有俄罗斯血统,因此这里也被称作“宏疆俄罗斯族特色村”。
对于第一次来到宏疆村的外地人来说,会误以为来到了异国他乡,因为这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是高鼻梁、卷头发的俄罗斯人,而且无论是房屋建筑还是风土人情,都颇有异国风情。
每到节假日,还能看到不少身着俄罗斯传统服饰的大妈载歌载舞,当那熟悉的《喀秋莎》唱起之时,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是中国黑龙江边境的一座村庄。
当然,只要与这些高鼻梁的“外国人”说上几句,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些人都操着一口地地道道的东北方言,而且除了老一辈以外,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甚至从来没有去过河对岸的俄罗斯。
据悉,最早来到宏疆村的俄罗斯人已经有一百年之久,几代人繁衍生息,就成了现如今的宏疆村,而鲜有人知的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又被称作“特务村”,甚至不少人都曾遭受过批斗与迫害。
接下来,让我们借由几位村民的讲述,共同走进这个极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中国东北村庄。
根据村里的老人讲述,最早来到宏疆村的俄罗斯人只有七八个俄罗斯妇女。
之所以会来到宏疆村,是因为村子正好在黑龙江边,江对面就是俄罗斯,虽然现如今中俄边境受到严格管制,无法划船渡江,但是在一百年前,管理远没有这么严格。
至于这些俄罗斯妇女为何要跑到河对岸的中国,原因也十分简单,那就是在沙皇俄国被推翻后,俄罗斯内部长期处于动乱不安的状态,尤其是在一战期间,大量的俄罗斯男性赶赴战场,导致国内普通人生计十分困难,这些俄罗斯妇女无奈之下,就想要来江对岸找活路。
一百年前,当这些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妇女来到中国东北宏疆村时,为了能够活下去,出路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当地人结婚,尽管她们中大多数在俄罗斯早已成家。
村民徐维义讲述道,自己的母亲葛金丽娜便是如此,丽娜此前在俄罗斯有一个丈夫,只不过不幸死于战争,为了糊口,只能渡江来到了宏疆村,刚好遇到了闯关东来到这里的徐维义的父亲,随后就结为夫妇,后来生下了七个孩子。
而这种情况,在宏疆村并不稀奇,据说当初最早从江对岸来到宏疆村的七八个俄罗斯妇女,大多都是如此,有的还是带着孩子来到了中国。
当然,也有在中国成家后不久,又思念故乡返回俄罗斯的,不过这种情况只是少数,尤其是在后来中苏关系交恶后,想要回到河对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宏疆村的俄罗斯人还有是主动嫁过来的,比如村民徐英杰的母亲,就是当年他的父亲去苏联做生意带回来的,这种情况也比较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于二战时期,俄罗斯的男性急剧减少,河对岸寡妇、媳妇有很多,而当时去苏联做买卖的中国人又不少,尤其是边境一带,可以说是自由往来,所以就有不少俄罗斯妇女直接嫁到了中国。
据徐英杰讲述,当时自己的母亲从俄罗斯嫁到宏疆村时,什么都没有,只求有土豆吃,能果腹,不至于挨饿受冻。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形成了宏疆村现如今这样的特殊情况,村子里一共不到三百人,却有七成以上都是中俄混血,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混血村。
虽然这里年轻的一代已经对俄罗斯没有太多感情,更不会讲俄罗斯话,但是或多或少都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因为宏疆村里的老一辈人,还保留着俄罗斯民族的生活习惯,平时喜欢在一起喝酒、跳舞,而且经常跳完舞就哭,不为别的,正是出于对故乡的思念。
除此之外,这里虽然是农村,但是生活习惯却保持着俄罗斯风格,家家户户都铺着木地板,而且收拾得格外整洁。
至于日常饮食,也仍旧以苏联大列巴面包为主,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面包,可见饮食习惯很难轻易改变。
至于穿着方面,由于俄罗斯人身体素质普遍较好,因此大多妇女都喜欢穿裙子,即便是在数九寒冬的东北地区,到了冬天也不穿棉裤。
尤其是村子里现存的几个俄罗斯老太太,即便是已经八九十岁的高龄,仍旧要聚在一起饮酒、跳舞和唱歌。
当然,宏疆村由于其特殊性,因此在六七十年代的特殊时期也遭受到了“特殊对待”,当时,宏疆村是东北地区有名的“特务村”。
村民张玉福回忆,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村子里的风气就变得不一样了,只要是俄罗斯混血,都被划分到“苏修特务”,无论男女老少,称他们给江对岸的俄罗斯人通风报信。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宏疆村的俄罗斯人根本没办法与江对岸联系,只因当时中苏关系并不好,而出生在宏疆村的中俄混血儿,甚至对俄罗斯没有一点概念。
总而言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宏疆村成了“特务村”,许多村民都遭受到了迫害,好在这些俄罗斯人性格开朗,大多数都熬了过来。
现如今,已经时过境迁,“特务村”早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页,当下的宏疆村反而成了“网红村”,更是“美女村”,因为这里的中俄混血女孩,个个都是高鼻梁的大美女。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宏疆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年都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最重要的是,随着中俄关系日益加固,宏疆村的村民想要去俄罗斯寻根,已经十分便利,宏疆村也成为了中俄百年历史关系的见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