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玥林 郫筒街道供图
11月4日,“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正式发布,100份案例入选。郫都区实施的探索党建引领“123N”治理模式助力小区高效能治理上榜。
“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征集活动于2024年6月正式启动,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教育部-浙江省省部共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本届案例征集活动得到各地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广泛响应,活动组织方共收到申报案例724份,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容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体现了近年来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反映了当下社会治理的诸多经验和智慧。
小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100米”,居民感受最深、矛盾问题最集中,其治理水平直接反映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郫都区面临商品房小区物业服务质价不透明、拆迁安置小区管理错位缺位、老旧院落无专业服务、小区治理中各类主体能力不足等小区治理共性问题。郫都区郫筒街道下辖22个社区(村),38.2万常住人口,城市小区共492个,小区(院落)业态复杂、治理难度大。
郫都区选取郫筒街道作为改革试点,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一核心工作法,探索建立一套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共建共治共享组织模式,推动民主协商议事,提升小区自治能力。依托街道级社会化治理平台,郫筒街道搭建小区治理支持平台,成立物业联盟和业委会联盟,分类别针对性解决一批小区治理难题,初步形成党建引领“123N”小区治理模式。
搭建1个治理支持平台
设立一社区一小区专干,郫筒街道通过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引入社会组织、物业管理事务所,建设一个联合小区治理支持平台,开展政策宣讲、个案辅导等培训指导30余次,全覆盖培训206个小区党支部、91家物业企业、51个业委会,对224名社区专职者工作开展两轮小区治理能力测试。
推动2支联盟协同发展
针对业委会履职能力不足、作用发挥不明显以及对业委会成员的职能职责不清晰等问题,郫筒街道通过深入走访调研,了解业委会在小区治理中的作用发挥情况,并了解各业委会对业委会联盟建设的意愿,最后14个业委会在街道的支持与指导下,申报组建业委会联盟让业委会“有娘家”,组织开展政策法规解读、信托制物业服务解析、业委会参访交流20余次,将“精诚名典业委会沙龙”培育成为社区社会组织并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随着物业管理矛盾逐步凸显,如物业服务企业与业委会就物业服务费用收缴、续聘解聘等事情不断发生冲突,街道所协调的物业管理矛盾纠纷数量也逐年增加。在区委社会工作部、郫筒街道的支持与指导下,成立郫筒街道物业服务企业联盟,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街道与行业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共谋行业良性发展,同时加强小区党支部、小区业委会、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减少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稳定,通过引领行业自律,加强行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意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通过建立物业联盟党支部带头擦亮行业底色,首批在10个联盟企业中开展“双晒一述一评”,组建50余人的物业联盟应急响应队伍,在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期间综合评选年度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引导企业良性竞争、行业自律。
强化3类治理提升治理实效
对标创建典型示范,提升一批有治理基础的物业小区。在基础较好、治理经验足的物业小区,针对小区邻里关系淡薄、社区认同缺失、小区公共空间不足等共性问题,通过搭建平台、链接资源、专业支持等方式,引导健全小区院落党支部、开展党群议事、引进培育社会组织,通过“业主自治为根本、物业联治为基础、多元共治为发展”三步走,打造小区治理示范样板。
以“信托制”切入,破解一批问题矛盾突出小区。在商品房小区,引导物业企业转理念、换模式、提服务,通过设立共管账户、参与制定收支预算,重塑居民、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方信任,已在美联墅、时代花城一期等物业矛盾突出的5个小区导入“信托制”,物业缴费率提高至95%以上,居民投诉下降90%。在拆迁安置小区,针对管理错位、居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探索物业管理主体还权归位,放权社区、还权小区,将政府支付给物业企业的物业费以补贴方式进入小区共管账户,推动政府无限兜底到有限补贴的转变。鹃城园小区实现居民0缴费到缴费率达90%以上,小区公共收益每年10万元盈余。此外,以参与式协商治理为抓手,在小区治理问题突出的小区,通过咨询诊断、实务指导等支持,通过社区(村)常态化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收集居民诉求,通过分类整理确定小区公共议题,结合居民诉求和协商议事情况实施小区治理服务项目,促进居民持续参与集体行动。
夯实自治基础,推动治理一批老旧小区。在老旧院落,推行党支部牵头、全体业主参与、自管小组落实的院落治理模式,城建委家属院等4个自管院落通过公证,让小区资金账户“私卡变公卡”,资金更安全、管理更规范。在憩祥园、紫藤居小区,推广家政服务、代办代买、电器维修等40余项便民低偿服务,让小区居民享受家门口的服务。在100户以下的老旧院落,将毗邻成片的南兴小区等19个老旧小区连片导入信托制,由社区开设总账户,院落开设子账户,委托社区社会企业“十八匠社区服务公司”,低于市场价提供维修维护、清掏清扫等定制服务,实现老旧院落有服务、好服务。
实施N个小微项目撬动参与
郫筒街道依托“筒一·微光基金”,聚焦小区需求,以小微空间营造、小区治理、志愿服务等内容为方向,发起“筒一·微光行动”,支持微网格长以单个或多个微网格为单元形成网格营建力量,推动小区党员志愿者、微网格长、自治组织等210个微网格参与,实施小微创投项目210余个,撬动社会资金40余万元,在项目执行期间涌现出了“追光逐梦艺术空间馆”“运动健康绿道微场景运动角”“科幻之光·照亮花城”等30余个“小微场景”,开展志愿服务、运动会、小区营造等活动270余场,共计服务13500余人。“筒一·微光行动”以项目带动居民参与,在夯实微网格长参与小区治理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实现了微网格“有项目、有服务、有营造”,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郫都区郫筒街道立足单位小区、商住小区、安置小区、老旧小区等不同类型小区人员结构、历史沿革等实际差异,建体系,搭平台、优服务,分类施策实现小区精细化治理的做法,对于加强和改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123N”工作法为抓手通过提升小区治理专干和业委会专业知识和应对能力、推动物业公司形成行业自律、小区共同营造,实现小区治理等多元主体能力提升,孵化出郫筒街道小区治理中心、精城名典业委会沙龙等品牌项目,为全市、全省、全国的小区治理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务样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