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接见徐州地委书记时,忽然问他:“四”下面加个“南”是什么字?地委书记思索后的回答,让毛主席听完很满意地笑了。
这位徐州地委书记叫胡宏,胡宏在听到毛主席的这一问题后,根本没有思考太多时间,便回答毛主席到:“这个字念“罱”,发音同揽,是一种在南方农村挖农田里的水草或是淤泥的东西。”
毛主席听了后很是高兴,他夸奖道:“你这个同志见识真的不一般啊,这个字都没有被编写进字典,而你却认识它,那就说明你真的去南方的农田里干了农活,有这样子的领导干部是当地人民的福气啊!”
见主席这样夸赞他,胡宏连忙表示这些都是自己自己经历的多,而且干一行爱一行,能为人民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也是他的毕生追求。
而这一场景则永远的被人们记了下来,成为一段美好记忆。
胡宏出生于重庆的一家富豪人家,如果从他的出身出发,还真不好发现他未来竟然有这么大的成就。
青年胡宏不愿意做一位少爷,于是他打算去做真正有利人民的事情。
彼时他已经是复旦大学毕业生,他又进入上海持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求学,在那里,他并没有和其他富二代同学一样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反而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1937年,日本人攻打上海,胡宏主动请缨,与其他大学生们以救援队的方式参加这场战争。
淞沪会战结束后,胡宏奇迹般的活了下来,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他愈发了解到了战斗的狰狞之处。
但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必须有人要站出来反抗,中华民族的火种才能在这场浩劫之中保留下来。
于是胡宏打算从军,他远离家乡,告别亲人,辗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在顺利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胡宏从一位根据地区委书记做起,历经敌人的大大小小的扫荡,胡宏总能在最后时刻挽救当地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
解放战争时,他随军从淮阴县前往山东,在山东大力发展根据地的土改以及支前工作,为解放军筹集了大量的钱粮并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信赖。
直到1953年,国家开始考虑在江苏省设立徐州市,考虑到当地人员混杂却是全国的战略要地,上级经研究决定派胡宏这位从抗日战争以来三次北上、三次南下,并拥有极其丰富的行政经验的同志担任徐州地委书记。
胡宏则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命令,他大力团结当地的五百万人民群众,揪出其中的反革命分子后立即组织恢复生产,他疏通河渠、重修道路,经过很短的时间,就把徐州的各种力量团结成一股绳,大跨步的发展当地经济民生。
1956年和1957年,毛泽东同志两次视察徐州,主席看出胡宏是一个为人民做好事的好领导,毛主席感到非常高兴。
在这两次接见过程中,胡宏面对毛主席的询问,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不仅对答如流,还把徐州当地的各方面情况极有条理的当面汇报,主席也在此情况下给胡宏出了本文开头的那个考题。
以至于毛主席在后来再见到胡宏的直属上级,还专门提到过胡宏的名字,一个国家主席竟然能记得认识两面的地委书记,可见毛主席对胡宏的印象是有多么的好。
不过,毛主席也没有因为对胡宏的印象好而主动提拔他,毛主席很尊重当地领导的意见,乐于看到胡宏在经历各种磨练后慢慢成长。
改革开放后,胡宏再次得到重用,被派往福建主持改革工作,胡宏在任期间多次考察香港并给福建拉来大量投资,这为福建的改革开放开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2007年,胡宏因病去世,国家以极高的规格为胡宏举行葬礼,胡宏虽然离世,但却仍然或者人民心中,尤其是江苏、福建两省以及徐州当地农民百姓,都记得这位老书记的好,跟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一提到他都尊敬的喊一声“胡政委”。
信源:
富平县人民检察院官方《1956年,毛主席接见徐州地委书记时突然问:“四”加“南”读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