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下降的关键还是具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无法承担过高的抚养成本
文\丁彦皓-可信财商
一、当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是无法使现有人口、家庭、家族更替平衡的,是会对中国社会及家庭结构带来毁灭性冲击的
目前中国社会面临最大的危机就是人口负增长,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关键是自1980年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自建国后那一轮生育高潮后,突然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新生儿断崖式的下降,最终40年让中国社会陷入老龄化与人口负增长
如果当时将独生子女政策改为二胎,中国目前的人口老龄化与新生儿断崖政策必然会得到极大地缓解
基于目前的态势能够发现,当时的独生子女政策过度的关注了尽快限制人口增长,而忽视了40年后的老龄化问题,战术有余,战略不足
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是无法使现有人口、家庭、家族更替平衡的,是会对中国社会及家庭结构带来毁灭性冲击的,事实独生子女政策让中国人口正在形成净减少的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出现负数
图 历年中国净增人口总额
2021年新生儿数量1062万,出生率7.52‰,2022年新生儿数量956万人,出生率为6.77‰,2023年的新生儿数量为902万人,创下1949年以来最低纪录,出生率为6.39‰,2024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只有433万人,全年可能低于900万人
2023年中国新生人口数量跌破1000万大关,与1963年的近3000万峰值相比,减少了整整2000万
二、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经陷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困境
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国际上通常以2.1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即平均每对夫妇大约需要生育2.1个孩子才能让出生和死亡逐渐趋于均衡,低于1.5的生育率被称为“很低生育率”,一旦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并持续一段时间,就有可能跌入“低生育率陷阱”
2023年全球总和生育率为2.3,印度为1.98,法国为1.68,美国为1.62,塞尔维亚为1.5,英国为1.44,德国为1.35,芬兰为1.26,日本为1.22,意大利为1.20
中国总和生育率1970年代之前为6左右,1990年为2左右,2010年为1.5左右,2022年1.05,2023年在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倒数第二,仅比韩国略高
201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5,已进入很低生育率,到2023年,直接断崖式下跌到1,已经进入严重“低生育率陷阱”
2023年印度的总和生育率为1.98,出生率为16.3‰,出生人口数约为2306万至2322万人,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已经不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从趋势看,以后每年印度都会比中国多增加1300万以上新生人口,这一点将会对未来中印竞争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目前中国新生儿生育呈现三大特征,即
1、中国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出现了2016年我国放开二孩政策之后,特别是2021年放开三孩政策之后直接下跌到了1
2、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在除韩国外的倒数第二,比欧洲、美国、日本、印度都要低
三、出生率不足与人口老龄化的“双向奔赴”,必定会让中国人口问题的极端严重性
与此同时,我国逐渐进入中度或重度老龄化社会
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7亿人,占总人口的15.4%
预估未来10年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人,预计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到2050年左右将突破5亿
由此得知,目前中国在人口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即
一方面是严重的低生育率,即整个社会陷入严重的“低生育陷阱”,年轻人变少了
另一方面是陷入严重的中重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变多了
这一并非什么好事的“双向奔赴”,必定会让中国人口问题的极端严重性
四、为什么国家放开生育政策反而出现新生儿断崖式下跌?
最尴尬的是中国新生儿出生率出现断崖式下跌的近五年,正是中国放开三胎生育政策后出现的状态,这就衍生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即为什么国家放开生育政策反而出现新生儿断崖式下跌?
其实,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发达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却显得更为严重主要基于三点,即
1、 具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面临生存的极端压力,工作不稳定,收入较低,房价、医疗与教育成本过高等现实决定不敢生,生了养不起的现实尴尬
2、 社会观点的大幅改观,让太多人从心理上对生育不重视,甚至漠视
建国后出现人口生育高峰的关键是社会稳定,生产力提高,社会总体能够保证基本的温饱,生计能够兜底的现实让社会敢生
那时候中国还处于农业文明时代,多生孩子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孩子只要生下来,低成本的随便长大就能够成为基于体力付出的生产力,自然社会的生育意愿较强
尤其自建国初期至1980年推行计划生育之前,农耕经济的现实决定女性整体未进入职场,生育就成了其基本的社会责任
但是自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写入宪法、强制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人们的生育观念进行了从强烈要生到不愿意生的演变
由于受西方家庭观、生育观、教育观、文化价值观入侵及影响,4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社会形态和人们生活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儿孙满堂等观念也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家庭少子化、小型化,甚至无子化成为趋势和习惯,异地工作、留守儿童等状态冲击太多家庭,尤其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的错误观念以及其它的不符合社会运行基本逻辑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鼓励社会生育的前提是一定要让生育成为一种能够获得稳定收入的职业,不但确保生孩子能够让女性获得社会的平均收入,而且还要为新生儿的医疗、教育兜底
社会收入整体提高后,整个社会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日益精致,相互攀比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过度担忧导致太多的年轻人潜意识认为生不起与养不起,尤其在自媒体时代,个别家庭的困境被无限放大后,更加剧了年轻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不愿生与不敢生
其实,年轻人不愿生与不敢生的关键是对未来生计的不确定性过度担忧,社会未能够对其实施兜底
鼓励社会生育的前提是一定要让生育成为一种能够获得稳定收入的职业,不但确保生孩子能够让女性获得社会的平均收入,而且还要为新生儿的医疗、教育兜底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问题,关系到种族繁衍、文明存续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如果中国不能解决人口问题,不化解人口危机,我们将会在当今世界的竞争中丧失竞争力
人口问题不能只看眼前和短期,不能只看自己一个国家,而应该放在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国家的高度去认识,人口问题的时间线要从百年千年的纵深去看
总和生育率必须在2.1以上才能维持人口和家庭的更替平衡,当总和生育率低至1或低于1时,不仅无法维持国家人口现状,更大的冲击和伤害是家庭解体,家族消失,中国人家国情怀的传统文化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与此同时整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全国平均五个人养一个老人到平均一个人养一个老人,整个国家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和科技创新动能,严重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整个社会毫无朝气,暮气沉沉
如此整个国家和民族将无法赢得残酷的大国竞争,将整体性失去生气与活力,将陷入全面衰落,最终不战而败
六、生育与婚姻不是绝对的统一,应该具有多元的选择标准,应该尊重社会对婚姻的选择、存续以及女性接受教育与进入职场的权利,这不是遏制生育的关键
现实问题是中国年轻人结婚少了、结婚晚了、离婚多了,“婚都不想结,还生什么孩子”,正成为一批年轻人的选择,结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是互为因果的
11月1日,民政部发布《2024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离婚登记196.7万对,同比分别减少94.3万对、0.6万对
参考近十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对数全年占比在72%-79%,可以估算出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在601万对-659万对之间,即使最高值也是近40年来的新低
据统计,“晚婚”现象突出,初婚人数减少,25-29岁代替20-24岁人群成为结婚主力,40岁以上高年龄层段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
虽然未婚同居率提升,非婚生育增加、但占比较低
受教育时间增加、教育年限延长推迟就业平均年龄,进而推迟结婚平均年龄。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水平随经济发展大幅提高
据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1990年的22.0岁上升到2020年的28.0岁;男性同期从24.1岁上升到29.4岁
尤其是女性自我独立的实现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在高等教育群体中逐渐接近男性,高学历女性往往偏好不低于自身条件的男性,加大婚姻市场匹配难度,单身女性规模快速上升
确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婚姻、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教育的选择也会发生悄然变化,这绝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是,社会的思维也要改变,生育与婚姻不是绝对的统一,应该具有多元的选择标准,应该尊重社会对婚姻的选择、存续以及女性接受教育与进入职场的权利,这不是遏制生育的关键
不是说不结婚就不能生育,担心离婚就不能生育,在未来的社会,生育与婚姻是相关,不是绝对统一的
七、鼓励尚且有生育能力的群体大力生育,尽全力提高生育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高科技产业的高附加值弥补生育不足与老龄化的现实冲击是缓解当前人口下滑的最佳应对之策
事实真正能够推动生育的就两条,即
1、社会要为生育兜底,即让生育成为职业,不但让女性在生育期间获得社会的平均收入,为基本的生计兜底,而且还要为新生儿的教育与医疗兜底
2、重塑社会观念,鼓励社会生育,遏制与打压倡导“丁克”、夸大生育压力以及男女对立的价值观,宣传中国传统生育观、家庭观、文化价值观
生过孩子的人都知道,一旦能够保证家庭丰富的物质条件,生孩子是一件极其幸福,且极具成就的事,孩子给一个家庭会带来无穷的欢声笑语和凝聚力
但是前提是要保证充沛的物质条件,全家不为生计发愁
但是通常都是没有生过孩子的人在宣扬“不婚不育”的理念,且对其信以为真
目前中国确实面临“独生子女”政策所带来的人口断崖式下滑与老龄化问题,必然会对中国社会造成致命的冲击,挽回,且缓解之策就两招,即
1、 鼓励尚且有生育能力的群体大力生育,尤其要鼓励生二胎与三胎,尽全力提高生育率
2、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高科技产业的高附加值弥补生育不足与老龄化的现实冲击
虽然目前印度出生率远胜于中国,但是印度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远不及中国,这是中国目前相对印度最大的优势
一个社会既要人多,更要整体受教育水平高,使其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虽然目前中国面临出生率大幅下滑与老龄化问题,但是如果全力发展高科技,然后整体为社会生育生计兜底,鼓励生育,总体这一问题对社会的冲击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最终解决还是要加大新生儿的出生率,这是唯一出路
八、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是上海与浙江共建的一个经济特区,潜在发展空间无限,目前是最佳的投资点与布局时机
其实,决定产业迁移路径的关键要素主要有两条,即
1、市场演变路径
2、国家的政策导向
但是国家的政策更多是围着市场演变的基本路径制定的,具有一致性,尤其投资获利的关键是要对国家的产业政策深信不疑,对国家的产业政策持质疑态度或漠视,必然投资很难取得大成就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简称科技城),位于上海西南部枫泾镇与浙江东北部平湖市的交界处,地跨上海与浙江两地,目前正处于一期启动期
科技城由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授权的张江枫泾科技园、张江平湖科技园共建
图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区位图
上海与浙江共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关键是上海可供给的土地有限,但又想寻求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不愿让其高房价将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与年轻人赶至其他地区
最后不得已让浙江出地,上海出产业,共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其实目前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有九大特征,即
1、潜力无限,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大战略与浙江、上海共建等系列优势加持
2、张江高附加值产业的密集涌入,具有高附加值产业加持的优势
3、紧邻上海,但又处于杭州、宁波、苏州、绍兴等城市的最中心,尤其未来五条杭州湾跨海大桥都将落脚该科技城,是个交流的必经枢纽,具有城市协同效应
4、房价极低,目前仅为1.3万左右,与上海平均接盘力7万有5.7万的差距
5、目前正处于行情的上升初期,且国家将首付款定为15%,利率2.85%,在最佳的时间低利率撬高杠杆
6、能够立即赚钱,嘉兴发布21条楼市新政,吸纳全国的资本流入,但却卡死了土地供给,目的就是推高房价,高价卖地,使其进入政策与市场共同鼓励的“双击”时期,房价已经开始大涨
7、极具套利空间,周边同级别楼盘房价为1.9万,而该楼盘仅1.3万,且还送车位,买到手就能让首付款赚2.5倍
8、贴近投资超100亿的乐高乐园,左边地铁,右边学校,送车位
9、政府已经出台明确的规划,未来发展的蓝图已定,但是周边目前仅是稻田,未有拆迁成本与开发时间的可控
10、凡是在本文作者丁彦皓推荐的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楼盘购房,可在已打折的基础上总价再减10000元
11、购房请关注“可信财商”或“丁彦皓聊投资”自媒体矩阵,私信获取优惠券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房地产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投资学)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