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工入冬

世纪大变局中,化工业遭遇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利润下降的冬天。

优质产能、新质生产力、转型发展、成本优化,成为我国化工业破局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郑丹

世纪大变局之下,化工行业的经历仿佛一部电影――

大量中小企业被卷入破产潮,化工巨头则纷纷采取裁员停产并购等多种方法应对“艰难时世”。中国的化工行业亦遭遇寒流。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有1000多家化工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走向破产,仅今年9月和10月宣布进入破产程序的山东地炼企业已超过4家。

是狼来了?还是化工行业真正面临寒冬?

其实,早在2020年年初,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就发出预测:化工行业可能会“面临一个与从前非常不同的也更加艰难的新十年”。种种迹象表明,化工行业十年的“黄金期”或许已经结束。

经济下行,市场低迷,寒潮来袭

1920年,美国用丙烯生产异丙醇,成为大规模石油化工发展的起始点。百年化学,迎来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2020年年初,麦肯锡的一份分析指出,虽然过去十年间全球化工市场始终表现优异,但支撑起良好业绩表现的许多根本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同年,2019年美国化工公司50强榜单发布,50家企业同比2018年出现销售收入和利润双降。榜单显示,在新冠疫情前,化工行业已经显示出增长放缓的迹象,在经历了十年强劲增长“黄金期”后的美国化工公司业绩开始下滑。

同为世界化工业龙头的德国化工业,在经历了十年的强劲增长后也陷入增长缓慢。今年年初,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德国化工业巨头巴斯夫公布2023财年的销售额达689亿欧元,而上一财年为873亿欧元,同比下降21.1%;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EBITDA)为77亿欧元,同比下降28.7%。此前,巴斯夫已经连续几年出现亏损。

化工业因何从风光无限陷入亏损泥沼?和大环境有关。

回首近5年,全球风云变幻似乎从未如此剧烈。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重创了世界经济、影响了人类的健康,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变化。国际石油和化工市场也被卷入其中。之后,世界经济虽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带动下有所复苏,但仍显动力不足。

经济下行的压力始终挥之不去,市场低迷的大潮不时暗流涌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让一场能源危机席卷欧洲和世界,又重创了全球化工产业链供应链。

这样的局势下,中国的化工行业也未能独善其身。在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副经理吴凌鹤看来,从国际看,新冠疫情留下的“疤痕效应”并未完全退去,消费降级、经济复苏缓慢成为全球各经济体面临的共同问题。

另外,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些行业和企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困难,累及下游产业,如和化工业息息相关的房地产、汽车、涂料等行业。

“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拖累作用依旧存在,商品房销售改善不明显,连带建材、装修材料、家具家电等消费处于低谷,导致化工产品市场持续偏弱、内循环拉动远不及预期。”吴凌鹤表示。

例如,以往靠基建投资拉动化工发展的效应已经减弱。根据国务院要求,今年1月1日起,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全国12个高风险债务省(区)、市缓建或停建基础设施项目,除供水、供暖、供电等基本民生工程外,省级或市一级2024年不得出现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据涂料采购网发布的消息,这直接导致下游防腐、防锈、防火等材料的需求减少。2023年,超过50000多家涂料化工厂关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能过剩,需求疲弱,发展遇瓶颈

放眼全球化工市场,产能过剩几乎成为一个枷锁。

2023年,国际化工企业乐天化学、英力士、三菱化学陆续宣布退出PTA(精对苯二甲酸)业务引发了市场关注。这是在全球PTA过剩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

“目前的产能过剩是前所未有的。除非出现大规模停产,否则市场不会在短期内重新平衡大多数产品。”2024年亚洲石化行业大会上,全球知名大宗商品信息服务商ICIS化工业务分析副总裁亚历克斯·利德贝克表示。

以乙烯为例,标普全球石化产品分析高级主管罗伯特·斯蒂尔表示,以全球乙烯市场为代表,到2026年前,全球石化产品市场将有所恢复,但仍将继续保持产能过剩。数据显示,2023年,由于库存补充和耐用品需求疲软,塑料需求低于预期。2023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全球需求增长接近于零。

我国石化行业按照国家和行业的部署开展去产能行动以来,已经有不少落后和小规模产能被清除或者置换。

“化解石化产能过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看来,产能过剩已成为困扰石化行业和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他指出,当前的产能过剩不仅存在于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等领域,1.4-丁二醇、EVA、POE、己二腈、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66以及与新能源动力电池相关的碳酸锂、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产品的在建、拟建产能都令人惊讶。预测表明,如果任其无序扩能,到2025年全球动力和储能电池的规划产能将是全球需求量的12倍。

在过剩的产能和疲弱的需求双重夹击下,一些化工产品销售价格低于平均水平。

全球领先的聚合物生产商科思创2023年的销售额较2022年下降了20%至144亿欧元;EBITDA同比下降了33.2%至11亿欧元。

卓创资讯分析师马英君表示:“2023年以来,全球石化行业需求依旧低迷,通胀率维持较高水平,美联储持续加息、欧洲经济内生动力不足,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突出。在此市场环境中,多数石化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利润萎缩。”

据综合梳理,2022至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从3.8%降至2.9%‌,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稳定在2.6%。世界银行预测,增长乏力将继续困扰世界经济,未来三年占世界人口80%以上国家的增长率低于疫情前的十年。

经济增长乏力,叠加需求低迷,化工的发展瓶颈待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本高企,价格下降,盈利难上难

2024年4月,日本三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宣布最迟于2026财年关闭千叶市原事业所的苯酚工厂。这是三井化学继宣布关闭千叶乙烯工厂后,不到十天内又一项业务调整举措。两年前,老牌化工巨头三菱化学决定在未来几年内退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业务,引领该国基础化工行业向碳中和方向整合。

上述不仅是日本化工企业的转型之策,也是为了应对化工行业经营困境采取的手段。据媒体报道,2023年,日本多家化工企业表示由于原料和燃料成本高企、全球经济放缓以及俄乌冲突导致的国际形势恶化,化工企业经营陷入困难。

2022年,欧洲化工企业身受能源危机下成本飙升之苦,众多企业倒闭。

飙涨的天然气价格,让欧美一些企业不得不考虑将工厂迁往能源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或者削减产量。2023年三季度,巴斯夫在欧洲支付的天然气费用比2019~2021年的平均费用高出了约40%;2024年4月,埃克森美孚宣布将关闭在法国格拉雄翁工厂的蒸汽裂解炉及相关设施,欧洲运营成本高昂以及能源价格较高是两个主要原因。

综合分析认为,销量下降、价格下降和生产成本高企,让化工企业的盈利压力陡增。

2023年,全球化工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以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为代表的多家大型化工企业的利润降幅超过50%。今年第二季度,巴斯夫净利润和销售额大幅下降:销售额161亿欧元,同比下降12亿欧元、降幅6.9%,归因于所有业务领域的产品价格下跌。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对会员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约40%的公司将在2023和2024年减少在德国的投资;与2023年的销售疲软相比,化学品生产商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有所改善,但高昂的成本让他们对利润持悲观态度。

视线转向我国。

石化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石化行业虽然扭转了2023年收入、利润、进出口总额全面下滑的局面,但行业亏损面高达29.8%,一些行业如农药亏损约30%、氯碱亏损约40%,有的骨干企业化工业务板块也出现亏损。

在2020~2023年的四年中,我国石化全行业在2020、2022和2023这3个年份同比利润下滑;与此同时,化工行业只有2022和2023两年利润同比下降。化工行业的盈利状况虽然并非年年垫底,但2022和2023年国内化工行业利润同比降幅大于全行业利润降幅,显示化工行业经历了一场不小的寒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由于国际油价、天然气价和绝大多数石化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石化全行业陷入“增产增销不增利”的状况。卓创资讯红桃3数据显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伴随WTI国际油价下降39%,国内部分化工品价格呈现下降:纯苯下降36%、二甲苯下降15%、PTA下降22%、聚乙烯下降9%、PP粒19%、苯乙烯下降30%、PX下降27%。

“2022年以前油价整体偏低,石化行业盈利尚可。2022年下半年以来,高油价、房地产需求转弱,石化扩能加速,行业利润下滑。近两年,原油价格阶段性冲高,化工品市场受供需拖累跟涨幅度有限,行业利润持续萎缩。”马英君分析指出。

9月18日,预期中的美联储降息槌声落定。业内认为,四年多以来,美联储首次降息50个基点,力度之大远超市场预期。马英君认为,降息周期下,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概率较大。

裁员停产,关闭工厂,或可育新机

冷风袭来,今年全球化工企业的产能关闭潮愈发汹涌。

1月26日,美国陶氏化学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2000人,占员工总数5%,且计划关闭部分生产设施,同时对欧洲等地的资产配置进行进一步评估。

2月27日,三菱化学公告将停止广岛工厂ACH工艺MMA及丙烯腈生产,但会继续在其他工厂生产相关产品。

3月19日,因欧洲乙醇需求下滑及进口压力,英力士烯烃与聚合物英国公司决定于2025年第一季度关闭苏格兰的乙醇工厂。

4月22日,全球第二大颜料化工企业辉柏赫向德国布伦瑞克的主管破产法院提交了资产启动常规破产程序的申请。

5月23日消息,阿克苏诺贝尔为优化工业网络,计划关闭位于荷兰、爱尔兰和赞比亚的生产基地,并将生产转移,此决定是其工业效率计划的一部分。

10月17日,全球涂料巨头美国PPG工业宣布出售美国和加拿大的建筑涂料业务,计划在美国和欧洲裁员1800人,并关闭多家工厂。

马英君表示,全球化工企业的上述行动主要是为了优化业务结构、降低成本、满足资金需求的战略调整和通过节能降碳谋求可持续发展。

例如,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一些化工公司通过出售或剥离一些不再符合公司战略或盈利能力较低的业务,可将资源集中在更具核心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领域,优化业务结构,提高整体盈利能力。通过关闭工厂、业务出售等可降低运营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等,提高公司的效率和竞争力,以应对市场需求疲软或成本上升。关闭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或并购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企业,可帮助公司更好地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国外化工企业的退出,对我国化工企业而言意味着生存环境更加艰巨的挑战,也意味着“你退我进”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2日,全球前三大有机颜料企业、德国染料巨头辉柏赫申请破产。在业内看来,随着海外巨头申请破产,高性能有机颜料供给或将缩减。虽然短期会否涨价尚待观察,但从长远来看,国内高性能有机颜料厂商的行业地位以及竞争能力均有望得以显著提升。

和关停潮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化工产业发展和化工品消费的热土,正在承接欧洲和世界化工企业的青睐。

今年6月,巴斯夫计划在其核心一体化基地德国路德维希港关闭11家生产工厂,进一步缩减其在德国的生产规模。有消息称相关生产线将迁往中国。截至2023年,巴斯夫在大中华区投资超过100亿欧元,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约140亿欧元。

沙特阿美超1000亿人民币、科思创近300亿人民币、瓦克化学78亿元人民币……最新数据显示,跨国化工企业的在华投资在持续加码。

做减法,也做加法。跨国化工企业的各种做法或许表明,及时调整策略并灵活应对变化,有助于企业在行业发展的寒冬期盈育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