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拥有上海中心城区最长的苏州河岸线,因其21公里的长度恰好与半程马拉松相契合,而被亲切地称为“半马苏河”。“半马苏河”如同一条灵动的纽带,串联起城市的记忆与未来,见证着普陀区的华丽转身与蓬勃发展。

近年来,普陀区始终坚持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引,主动服务“一江一河”建设,充分利用自身天然禀赋,全面加强水陆联动、激发水岸活力、挖掘文化底蕴、提升文旅消费能级,持之以恒推进“半马苏河”民生名片建设。

现如今,“半马苏河”已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界定,更是普陀区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深情回应。

践行人民城市的“半马苏河”共治水岸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首先就要努力营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充分发挥好区域禀赋,把最好的水岸资源留给沿岸市民。普陀区于2018年正式启动了苏州河贯通工程,先后打通了全区共计19个断点。坐落于宜川路街道的中远两湾城,就曾是苏州河岸线贯通前的最后一个断点。

贯通过程中,宜川路街道与居民区从实际需求出发,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最终在共商共议、共建共享中实现了小区岸线的贯通开放。“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家门口的风景’,两湾城的苏河贯通之路,不仅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充分体现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中远两湾城居民区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如今,小区内全长1690米苏州河岸线已成为了居民们最津津乐道的散步打卡地。

崭新的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也在今年2月正式开业,一站式集成党群、政务、生活、文体、医疗等综合功能,进一步拓展了水岸驿站的承载可能。驿站的功能设置同样来源于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建议,1600多份问卷,街道一份份统计、一点点调整,努力寻找居民意见的最大公约数。“没想到建成后,愿望成真了!我们提的意见全部都融进来了,而且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好更全更周到!”

还河于民、为民而建,苏州河普陀段的贯通为人民城市建设奉上了一份示范答卷。而现在,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也仍在“半马苏河”延续。

普陀区坚持做深做实“半马苏河”区域化党建,持续搭建群众参与水岸建设的高质量参与平台,推动沿线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以建言献策、市民巡访、资源开放等方式,参与滨水公共空间治理,探索普陀特色社会治理样板。

举例而言,“苏河议事厅”就是普陀区进一步拓展人民建议征集网络的一个载体。“希望加强管理,规范苏州河沿线不文明行为。”“希望对标国际水平,给水环境治理设定更高目标。”第二期“苏河议事厅”就围绕区域重点河道治理开展了人民建议专项征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社区居民、社区干部、物业、企业代表、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从如何做好雨后泵站放江污染治理,如何规范管理河道钓鱼、游泳等行为,如何保护河道水生态等方面展开讨论,为苏州河管理带来了更多百姓“金点子”。

这些建议征集的背后,普陀区也在积极健全办理、转化、反馈的工作闭环,推动“金点子”真正转化为“金果子”,使水岸建设更符合群众期待、更贴近群众生活、更契合群众需求。

长效的治理还离不开志愿力量的广泛参与。据了解,普陀区构建起了“‘普’写微光聚力苏河”志愿服务品牌,深化“半马苏河”沿河志愿服务特色阵地,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红色志愿服务阵地体系,探索辖区各类综合服务设施基础上的共建共享治理共同体志愿服务平台形成,汇聚打造区域志愿服务联盟。弘扬志愿精神,深入挖掘辖区志愿服务为老为小、红色基因、苏河亮点等特色队伍,着力以党员志愿者作为骨干力量的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凝聚“微光”以绵长坚韧之力助推“半马苏河”共治水岸高质量发展。

建设精益求精的“半马苏河”品质水岸

更加舒适宜人、更加开放共享,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动画卷正在苏州河普陀段上缓缓展开。在此基础上,普陀区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功能配套,统筹道路桥梁、公共设施、城市景观、历史风貌等元素,深化滨水和腹地一体发展,聚力让“半马苏河”成为更加精益求精的品质水岸。

“我们通过《普陀区苏州河岸线管理办法》,积极落实苏州河岸线管理要求,统筹苏州河岸线规划、建设、开放和管理工作,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普陀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打造卓越滨水岸线,普陀区一方面将滨水岸线品质空间的红利向腹地和市政路网延伸,通过建设百合桥有效减少周边居民跨河绕行距离,实现两岸功能互补,共享区位资源;打造小花园湾和长风湾等滨水慢行区域,将驿站、滨水步道、市政慢行空间、绿地公园等资源串珠成链,形成滨水道路绿地三融合的可欣赏、可漫步、可游憩的慢行路网。另一方面,普陀区还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滨水空间,激活苏州河桥下空间,塑造“桥下风光”亦可无限好的景象;构建全龄友好场景,对沿线步道、座椅、公厕等设施进行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体现城市温度;优化标识导引系统,完善驿站、码头、文旅资源等重要节点标识导引指示,补充警示提示标牌,有效改善居民游客在苏州河区域活动的体验感。

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区目前已建成了28座各具特色的苏河驿站,完善岸线公共配套,让市民游客享得到服务、品得到文化、感受得到温度。例如,半马苏河驿站·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景色优美、功能复合,在基础服务之外,居民还可以在这里回望沪西赤色工运的风起云涌、纵览苏河工业文明历史文韵、享受沉浸式书房的阅读体验、亲近水岸贯通的治理成果;而即将建成开放半马苏河法治驿站,则将成为上海市在苏州河沿线众多驿站中唯一一处以“法治”为主题的驿站,提供从法律咨询到法律援助、从纠纷调解到法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站式”供给。

水岸整体品质的提升更在于擦亮绿色生态底色。围绕提升苏州河岸线景观品质、打造绿色活力开放空间,普陀区在苏州河北岸长风段以及长征段开展了大规模的公园绿地建设工作。半马苏河公园就地处普陀区苏州河北岸第一界面,东起大渡河路光复西路,西至祁连山南路,总面积约40公顷,公园全域由长风1号、2号、3号公园、云岭公园和岸线公园(二期)5座功能丰富的公园组成。

据悉,半马苏河公园还将继续向西扩展,岸线公园(一期)正在建设中,项目位于真光路至老真北路段,占地面积9.2公顷,目前正推进整体绿地建设。公园以体育休闲、露营休憩、活动乐园为主题,将布置城市营地、萌宠乐园、滨河台地、疏林草地等特色活动空间。“待全部建设完成后,公园总面积可以达到51公顷,滨河绿道将实现全部贯通,整个半马苏河公园的功能将进一步完善,沿河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带给市民更丰富多元的户外体验。”普陀区绿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普陀区目前还正在开展《半马苏河岸线品质再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研究,预计将从更高层次引领苏州河水岸建设,“半马苏河”将更为可期可盼。

打造宜游宜乐的“半马苏河”活力水岸

河流潺潺,水波浮动,乘坐苏州河游船缓缓出发,一路享受苏河沿岸的旖旎风光,这样休闲沉浸的水岸文旅新体验现已成为了许多市民游客的首选。今年8月,梦清园和西康路的两座新游船码头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普陀区在苏州河沿线已经拥有了5座苏州河游船码头,成为全市游船码头数量最多的区域。

聚焦苏州河游船、码头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普陀区与久事旅游开展了深层次、全方位合作,全面深化“游船+”这篇大文章。结合新码头与新游船启用,普陀区进一步策划设计夜游航线、餐饮航线,在梦清园连续举办水岸市集,引入街头艺人表演,探索推出“游船+音乐”“游船+文创”等特色产品,带来更多游览选择。

水上旅游能级的提升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聚焦“半马苏河”文旅品牌打造,普陀区还成功举办了“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上海国际MCN大会、上海国际电影节“未来影院”、电竞上海全民锦标赛等一系列高品质文旅活动。文旅资源不断出新、文旅融合不断出彩、文旅活动不断出圈。可以说,“半马苏河”正持续展现出世界级滨水区的动人风采。

同样多点开花的还有各类体育赛事。普陀区持续办好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半马苏河”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等众多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并构建了覆盖全年龄段、全圈层受众、全品类项目的“约战普陀”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推动实现“南岸走起来、北岸跑起来、水上划起来”的目标。近日,上海10公里精英赛在苏州河畔激情开跑,为“半马苏河”持续注入生机活力。

宜游宜乐的水岸空间也为市场消费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不少区域商业体抓住了商旅文体共联共促的契机,推动自身品牌与“半马苏河”特色场景共融,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鸿寿坊内景

比如,开业刚满一周年的鸿寿坊,就在今年4至6月期间举办了“半马苏河·光明生活节”。以鸿寿坊为起点和终点的漫步打卡路线、半马苏河·国潮咖啡风尚节、半马苏河·劳动者集、坊间微醺派对……活动广泛联动区内相关部门,由鸿寿坊与6个普陀苏州河畔知名文旅地标和超过130个青年创意特色品牌,打造了独具市民文化特色的社区生活新方式。一年来,鸿寿坊已共计接待客流超过1000万人次,成为市民日常高频到访的“家门口的好去处”,也为滨水腹地的消费场景创新提供了参考。类似的,还有天安千树森林里市集、长风大悦城邻里市集、月星环球港世界港口小镇市集等休闲消费商业新品牌的涌现。

普陀区充分发挥苏州河周边资源优势,聚焦商旅文体展跨界联动,形成了长寿、长风等特色商圈,发挥莫干山路艺术街区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积极作用,打造“半马苏河”国际时尚消费新地标,持续提升市民消费的时尚度、幸福感。

同时,用好“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作用,鼓励苏州河沿岸商业企业、商业街区围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消费促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内容,进行业态调整、商业更新,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提升沿岸商业集群品牌价值和市场辨识度,助力营造浓厚商业氛围,不断提升消费活力。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