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我们在前线,可是签字、领功全都被老头子一个人占了。”
1953年7月27日,美国人终于低下了傲慢的脑袋,标志着我国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经过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正值中秋这些英雄人员回到祖国的怀抱。
周总理还亲自设宴为谈判专家们接风洗尘,酒过三巡之后,乔冠华醉醺醺的表达了自己对李克农同志的不满。
平日一直都是和蔼可亲的周总理罕见的发火,指着乔冠华说:“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回去反省。”
身负重任
李克农大将是著名的前“龙潭三杰”之一,在秘密战线上为我党革命事业取得最终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创立。
于是在1951年6月初通过联合国向我国提出进行“停战谈判。”
自古以来,谈判就属于另一场兵不见血的战争,因为双方总会提出各种的要求和条件,充分展示双方的头脑风暴。
当即,毛主席把李克农叫到身边说:“美国人要和咱们进行谈判,所以我点了你的将,要你去坐镇开城,外交部一个班子,乔冠华也去,军队也要人参加。”
听到这样的任务李克农说:“我马上准备出发。”
因为李克农患有很严重的哮喘,思虑再三,还是给毛主席讲明自己的身体情况。
但是,毛主席还是坚持让李克农去,也许,他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他相信李克农能抱病出征。
1951年,李克农率领的谈判班子就到达了安东。
中朝代表团一共分成了三线,军队代表赴一线,在谈判桌子上直面美韩,乔冠华在第二线,根据中央指示做出行动,是幕后的“笔杆子,而李克农坐镇后方,真正的指挥者。”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乔冠华觉得自己的功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他眼里根本没有看到李克农任何付出的行动。
所有人都认为这一次的谈判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结束,没有想到一年又一年还没有看到希望。
尤其是在冬天,李克农的哮喘越来越严重,甚至还复发了心脏病,中央决定派人接替他。
中央派伍修权前来接任说:“你的身体不好,中央让我来替换你。”
李克农坚定的说道:“临阵不换将!”
即便是身体情况不允许,李克农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面,所以他和乔冠华之间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
而且李克农对乔冠华也有意见,他觉得这人“恃才傲物”,不好相处,不过他们两个人并没有将这种“剑拔弩张”的状态摆在明面上。
李克农虽然一直在幕后工作,但他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每天都忙到深夜,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可乔冠华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一直都对李克农心存怨气,终于在接风宴上表达了自己强烈的不满。
乔冠华酒后吐“真言”
谈判签字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中秋晚宴上面几杯酒下肚,乔冠华脑子就有些不清楚,管不住手嘴。
喝醉酒的乔冠华摔了两个酒杯,在场的人都在劝他回去休息,可他醉醺醺的说:“我辛辛苦苦在前线给毛主席的报告,可他倒好,只管坐在幕后,到最后都是他老头子一个人签名。”
老头子就是指的李克农,万幸的是他当时并不在场。
在场的所有人听到乔冠华的醉话,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多说一句话。
任谁也没有想到,乔冠华酒后“吐真言”的事情被周总理知道,当时周总理完全把乔冠华当成外交部接班人来培养的。
听到这样言论的周总理顿时就下令:“把乔冠华给我叫过来,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有多么的不满。”
乔冠华自知理亏,来到周总理面前也是大气不敢出,周总理看见他说:“你当时怎样说“老头子”的说出来让我听听。”
乔冠华面对周总理的指责也是一句话都不说,周总理训斥的说着:“怎么?现在不说了?当时说的不是挺痛快的,我看你完全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老头子”是你能说的。”
错在乔冠华,所以周总理说什么他也不反对,看着满脸通红的乔冠华,周总理对他说:“回去作检查,另外给李克农同志道歉。”
化干戈为玉帛
经过了周总理严厉的批评之后,乔冠华找到了李克农道歉。
当时乔冠华给李克农承认错误的时候,眼泪都出来了,对李克农说:“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说您的。”
李克农听到乔冠华给自己道歉之后,平静的说道:“其实这一件事我很早之前就知道了,只不过你的性子不仅傲慢,甚至眼里没几个人,以后你要吃大亏啊。”
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对乔冠华寄予厚望,才会这样严厉的批评他,希望他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祖国建功立业。
乔冠华听着李克农对自己的劝诫,心里边也是非常的感动,对李克农说:“你的劝诫,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会改掉自己的坏毛病的。”
其实李克农也向周恩来说情,不要处分乔冠华,但是这件事还是在李克农去世之后,乔冠华才知道的。
乔冠华对人说:“李克农对他这么宽宏大量,深受感动,所以他写检讨也是出自真心地。”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李克农和乔冠华两个人不仅在工作上面成为了默契的好搭档就连在生活中也成为了朋友。
也正是有了周总理、李克农等人的谆谆教诲,才会让乔冠华在日后的国际政治上面大放光彩。
1962年李克农逝世之后,乔冠华也大哭一场,因为在他心里边早就把李克农当成自己前行的榜样。
结语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前辈,我们才能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这也是他们留给后辈们一份珍贵无比的财富。
这些革命老前辈为我们做出的贡献,值得一辈子来歌颂。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