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青稞
杨永文
山南属于西藏的藏南地区,有西藏粮仓一说,是青稞的主产地,青稞即是藏区老百姓的主要粮食,平常把它做成饱腹的糌粑食用,也可以用它酿成醇香的青稞美酒。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山南地区行政公署在乃东县的泽当,我们军分区也在此,这里地势非常平坦、土地肥沃,周围远处的山看起来也不高,一条清澈的小河穿流而过。
泽当和我们边防上相比,条件要好很多,毕竟是地区行署所在地,从拉萨到泽当已是柏油公路,百货公司、邮政局、电影院、招待所、饭馆、小商店、理发店、澡堂都有,还有一个农贸市场,因为农产品都是从内地长途运输去的,价格因此有点贵。
从我们部队驻地洛扎县的吉登营部到分区驻地泽当,距离大约400多公里,坐车去,一路翻山越岭,且道路蜿蜒曲折,大部分路段是土石路面,有的路段还很狭窄,只能通行一辆载重几顿重的货车,会车需要找一处稍宽的路段才能互相通过,车跑单边也要用时大概10小时左右。1988年6月底,我去分区教练排学车,我们教练排就在距离分区大院2公里左右的地方。
还记得那是8月的一天上午,裴排长操着地道的豫语通知说:中午饭吃过后,下午大家一起去参加拥军爱民活动,分区运输科安排去帮助当地老百姓收割青稞。2点钟,随着裴排长吹响哨声,接着大声说:集合了,然后我们赶忙从寝室里出来,站坝子里排好队,裴排长站队列前面给我们讲话说:大家去了后,一定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注重劳动纪律,不要在庄稼地里打闹嬉戏,要给老百姓留下一个良好的映像,问大家说:同志们做的到不?大家异口同声说:做的到。
这样,我们4个班28人分乘4辆解放牌大车,直奔目的地而去。车好像是开到去41医院的土石公路边停了下来,然后我们从车厢上下来,裴排长带着我们走了段小路,来到了一栋民房前大声喊:阿佳,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身着五色的民族服装,满面笑容从屋里出来,右手还提着个茶壶,用生硬的汉话说:金珠玛米来啦!好、好,同时点着头,我定眼一看,此人展示了雪域高原上一个农家妇女的纯朴形象,黑黑的脸庞,还有标志性的高原红,黑色头发扎成了长辫,中等身材微胖,右手戴着一个银手镯,笑起来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我想此时她的笑容,除了表示对我们的友好之外,还表露了对丰收的喜悦,阿佳把茶壶放地上说:这里有酥油茶,裴排长说:谢谢!不用,我们需要镰刀,阿佳转身指着墙角说:那里有,看来阿佳已经准备好了,一堆镰刀就放在墙角那里,然后裴排长叫我们每个人去拿一把。
当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我们拿着镰刀走到青稞地里。青稞和泥土的芳香同时扑鼻而来。一阵风吹来,放眼望去,成片的青稞涌起了层层金色的波浪,成熟的青稞有的低垂着脑袋,饱满的颗粒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金色的青稞是农民辛勤耕耘的见证,也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裴排长要求我们以班为单位大家分开割,互相保持安全距离,以免镰刀误伤着人,我是第一次,不知是不会,还是镰刀不快,我左手抓一把青稞杆,右手拿镰刀割,总是感觉割不动,于是我就用镰刀砍,这样导致灰尘飞扬落在身上。干了一会儿,身上也开始出汗了,由于灰尘中伴有细小青稞屑,感觉暴露在外的皮肤痒痒的有点难受,这让我想起了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庄稼地里除了我们割青稞发出的声音外,时不时也有鸟儿从头上飞过,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鸟鸣声仿佛好像是说今年的青稞丰收了,真好!又可能秋收时节也让它们欢歌笑语!有时鸟儿们飞到地里啄食青稞,但还是很斯文,吃几颗又飞走了,我不由心中暗自发笑,心想,这不就是人和鸟儿和谐相处的真实场景。
我们把青稞连杆割下来,然后扎成小捆放地里堆好,大约干了2多小时终于割完了,大家长长的舒了口气,然后把帽子取下来,拍打着身上的灰尘,裴排长说:上车归队。这时正好藏族阿佳也在附近,裴排长过去给她说:割完了,我们走了,阿佳双手合十,对着我们不停的说:突及其、突及其!我们上车离开后,还看见阿佳一直目送着我们远去。
过了没多久,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裴排长说:之前帮老百姓收割青稞辛苦了,下午带大家去参观雍布拉康,所有人听到后都十分惊喜、拍手叫好。雍布拉康是西藏第一座宫殿,建于公元前2世纪,由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建造,最初作为宫殿使用,后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此居住,后将其改为黄教寺院。它就位于山南地区乃东县扎西次日山上,距离我们教练排大约10公里。
因为寺庙是僧人修行和传播宗教文化的地方,在2点钟我们准备出发上车前,裴排长特别交待说:到了里面不要高声喧哗,保持安静,更不能动手触摸,要尊重人文习俗,大家纷纷表示说放心不会,这样4辆解放牌大车拉着我们就直往雍布拉康而去,沿途公路两边的行道树多数都是柳树,微风起,垂落的柳枝随风摆动,犹如少女飘逸的长发,看着风景大家心情舒畅,不知不觉一会儿就已经快到了,车停在公路边,我们从车厢上下来,裴排长带着我们走在公路一侧方庄稼地的小路上,朝着寺庙方向而去。
走了一会儿,寺庙就映入了眼帘,远处望见,蓝天白云下寺庙非常醒目,红黄白相间的外墙是藏区寺庙的标配,寺庙规模不大,但建筑风格独特,前部为多层建筑,后部为方形高层碉堡望楼,雍布拉康建筑在山顶上,山上没长一颗树,只有斑秃的植被。我们在平地走了一段路后就开始爬山,因为是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徒手爬山也有些吃力,感觉双腿有点沉重,走着,有时一阵山风迎面吹来,被风的力量阻挡着真是觉得寸步难行,同时连呼吸都有一点困难,这时山上五彩的经幡也随风飞舞,还发出噗噗的声音,我们走了差不多30分钟才到达寺庙门前。
正好,庙堂里有个男僧人,穿着藏传佛教的红色僧服,露了一只胳膊在外,中等身高偏胖,剃个光头,大约60多岁,慈眉善目,正在处理着寺庙里的日常事务,很淡定,他看见我们后依然神态自若 ,裴排长站门前轻声说:我们想进来参观一下,老僧人双手合十走到门口来示意可以,然后我们就挨个进入,走进门,首先吸引眼球的是整齐摆放在桌台上,那几十盏点燃的油灯,好似繁星一般照亮着庙堂。寺庙里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像,大家都悄悄的观看,后来我们还上楼参观,又见到一个僧人,这些僧人默默无闻的守护着寺庙,他们是佛家的吉祥三宝之一。
在寺庙里看见墙上画有很多壁画,画中主要描述的是西藏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画工细腻,人物栩栩如生,采用的是当地天然的矿物质颜料,另外还有金粉银粉,壁画作品看起来熠熠生辉、富丽堂皇,而且颜色经久不衰。这些壁画中,有描述大唐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一千多年前,为了国家的统一,边疆的稳定,文成公主千里迢迢从古都长安城进藏和亲,嫁与藏王松赞干布,她到西藏后,带着从长安来的随从人员,在雪域高原上传播中原文化,传授纺织技术,为了提高青稞产量培育新品种,藏区人民把她当作神一样存在、感恩不尽!文成公主的故事已千年传颂,定会万古流芳。
在返回的路上我在想,其实我们和文成公主有些相同之处,我们驻守边防,帮助藏族同胞收割青稞,也是为了民族的大团结,国家的安定,对吧!
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雪域高原上,藏族同胞收种青稞,一定会不再那么辛苦,水稻专家袁隆平提出的禾下乘凉已成现实,也许有那么一天也能青稞下乘凉、且产量倍增,与它有关的故事也会增添新的内容,相信更加精彩。
(注:山南地区现为山南市,乃东县现为乃东区)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永文:汉族,四川泸州人,生于1968年6月,高中文化,1986年10月—1990年4月在原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边防第五营服役,1990年1月入党。曾任新兵连文书、营部通信员、驾驶员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