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5日讯日前,在济南起步区孙耿街道小杜村周边,600多亩连片的“新生”耕地迎来玉米丰收。“第一次种粮食作物亩产就超过800斤,不比周围原有耕地产量低。”负责这块地的种植专业公司工作人员陈磊说。
第一次种植农作物,这一大片耕地有啥特殊之处?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济南起步区针对辖区大发展大建设实际,启动对搬迁村庄原址的盘活利用工作。今年7月份,首期项目通过验收,成功盘活土地600多亩,为起步区打造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注入农业之绿,也为起步区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带来助力。
“刚来的时候,地上全是砖头瓦块,杂草丛生。”陈磊回忆起这片地一开始的样子,他告诉记者,现在土地平整,灌溉管道铺设至地头,回填50-80公分的种植土后地力也基本达到了农作物种植条件。
济南先投农发集团有限公司刘庆铧介绍,作为项目的承建方,自项目开工,农发集团组织数百台机械车辆等设备,限期完成了52余万方的建筑垃圾清运,高种植熟土回填约14.5万方。项目通过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拆旧区变为适宜集约耕种的粮食产区,“沉睡”的土地开始焕发活力。
过去坚硬的村庄用地如何变成松软的耕地,产生农业效益?
9月底,记者在现场见到,一片空地里已经堆起来几堆有机肥。“这些有机肥主要是牛粪,而且是只吃青储长大的牛产出的,对改善土壤作用很大。”陈磊介绍,对于新整修出来的耕地,提升地力是关键,为此该公司采用了多浇水、增施有机肥等办法。
起步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南向北多条河流流经,一直以来都是济南市主要的农业产区。起步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应运而生,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规划蓝绿空间占比不小于70%,当前正加快打造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农业之绿不可或缺。
此前新闻发布会上,济南起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牛晓羽介绍,坚持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理念,起步区将构建集“田野风光、园林景致、品质城郭、活力市井”于一体的希望之城和幸福之城。其中,“田”指的便是以绿色为本底、以低碳为约束,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突出,耕地景观优美。
经过3年多的建设,如今,在起步区北部的孙耿太平绿色发展基底,万亩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已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林相连、渠相通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实现粮食全过程减损5%、亩产增收约15%的基础上,示范区也成为起步区农业地标性景观。
济南起步区自然资源办公室负责人李玉喜介绍,起步区将继续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加快推进拆迁村庄闲置、低效土地盘活,以新技术新示范探索更多符合起步区实际的乡村振兴模式和发展路径,为起步区田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吴政宏 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