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改变了全世界对战争的理解。

虽然二战结束后,美军到处打仗,但无论韩战,黎巴嫩、越战,还是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1986年空袭利比亚,都还是属于机械化作战。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信息化作战,已经实现机械化的伊拉克军队呈现出被碾压的一边倒状态,这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刺激太大了,特别是东大,当时连机械化都没有实现。

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海湾战争的指挥者叫诺曼·施瓦茨科普夫(Norman Schwarzkopf;1934年8月22日—2012年12月27日),是位德裔美国陆军上将,中央司令部司令,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总司令。

海湾战争胜利后,他赢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荣誉,

但是,当记者问他:“美军下一场战争该怎么打?”‍

施瓦茨科普夫是这样回‍答的,下一场战争,由下一场战争指挥官去决定该怎么打!

海湾战争次年1991年8月,诺曼·施瓦茨科普夫选择了退役,此时他才57岁。

作为上将级别的高官,这个年龄在世界主要军队中绝对不算高龄,何况他刚刚打赢了一场划时代的战争,他完全可以再干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他就是选择了退休,除了不恋权这个特点外,也源自于施瓦茨科普夫对信息化战争的独特理解,那就是年轻一些的军官对信息化的理解更深刻。

但是,这个年轻肯定有限度,美军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假设提拔一个35岁的上将去打仗,肯定是难以服众的,会出现指挥不动下级的情况。

所以体制内确实要提倡年轻化,但不能过度年轻化,因为体制内必须讲资历,没有资历难以服众,但又必须提倡年轻化,因为推动年轻化才能实现高层及时换血。